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6 16:57: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翻译下面文言语段划线句子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屣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香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炊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宾。宗室至酒,髡尝在侧。


参考答案:见译文


本题解析:
齐威王非常高兴,在后宫设置酒肴,召见淳于髡,赐他酒喝。问他说:“先生能够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说:“我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能把这个道理说给我听听吗?”淳于髡说:“大王当面赏酒给我,执法官站在旁边,御史站在背后,我心惊胆战,低头伏地地喝,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假如父母有尊贵的客人来家,我卷起袖子,躬着身子,奉酒敬客,客人不时赏我残酒,屡次举杯敬酒应酬,喝不到两斗就醉了。假如朋友间交游,好久不曾见面,忽然间相见了,高兴地讲述以往情事,倾吐衷肠,大约喝五六斗就醉了。至于乡里之间的聚会,男女杂坐,彼此敬酒,没有时间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壶一类的游戏,呼朋唤友,相邀成对,握手言欢不受处罚,眉目传情不遭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环,背后有丢掉的发簪,在这种时候,我最开心,可以喝上八斗酒,也不过两三分醉意。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残余的酒并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混杂在一起,杯盘杂乱不堪,堂屋里的□烛已经熄灭,主人单留住我,而把别的客人送走,绫罗短袄的衣襟已经解开,略略闻到阵阵香味,这时我心里最为高兴,能喝下一石酒。所以说,酒喝得过多就容易出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发生悲痛之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这番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不可走向极端,到了极端就会衰败。淳于髡以此来婉转地劝说齐威王。威王说:“好。”于是,威王就停止了彻夜欢饮之事,并任用淳于髡为接待诸侯宾客的宾礼官。齐王宗室设置酒宴,淳于髡常常作陪。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失其所与,不知? 秦王还柱而走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卒起不意
C.张良出,要项伯?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天运》)
解释:颦(?)?美(?)?走(?)
译文:
?
?
?


参考答案:
西施经常心口疼痛,皱着眉头从村里走过,同村一个丑妇人看见(西施的样子),觉得很美,便捂着心口,皱眉蹙额,走到街上。村里富人看见她的这副怪样,都紧闭大门不愿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她看到西拖捧心皱眉的样子很美,但却不知道为什么美啊。


本题解析:
见译文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焉用亡郑以邻——陪:增加
B.持千金之资物——币:礼品
C.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合
D.张良西向——侍:陪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子刘子自传
刘禹锡
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是时年少,名浮于实,士人荣之。及丁先尚书①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捧檄入告,太夫人曰:“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因白丞相以请,曰:“诺。”居数月而罢徐泗,而河路犹艰难,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
贞元二十一年春,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时有寒俊王叔文以善弈棋得通籍博望②,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积久,众未知之。至是起苏州掾,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翊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赐紫,贵振一时。予前已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居月余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等。初,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唯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言然。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其所施为,人不以为非。
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诏下内禅,自为太上皇。后谥曰顺宗。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官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③。于是叔文首贬渝州,后命终死。宰相贬崖州,予出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自连历夔、和二郡,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明年,追入充集贤殿学士,转苏州刺史,赐金紫,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为铭曰:
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寝于北牖,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魂无不之,庸讵知兮!
(选自《刘梦得文集》有删改)
注:①先尚书:指刘禹锡的父亲。②通籍博望:可出入太子(唐顺宗)的宫苑。③建桓立顺,功归贵臣:东汉顺帝为宦官所拥立。后梁冀进毒弑质帝迎立桓帝。贵臣指宦官。这两句暗示了顺宗之死为宦官所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间岁:隔了一年
B.上大奇之奇:以……为奇
C.能以口辩移人移:调动
D.时上素被疾被:遭受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刘禹锡“重屯累厄”(多灾多难)的一组是(3分)
①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②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
③如是者积久,众未知之?④予出为连州
⑤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⑥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禹锡为父守丧期满后,宰相杜佑因为与他熟识,请他出任掌书记,但他告知母亲后,由于母亲的反对,又请求调任其它地方。
B.王叔文出身寒微,才华出众,因擅长下棋得以与太子亲近,进而与太子讨论国家
大事。太子即位后他得到重用。顺宗去世后因宦官掌权,他最先被贬谪。
C.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和作者关系亲近,作者经常去拜访他们,称赞王叔文有才能,他们也同意作者的看法。
D.刘禹锡在71岁时,感到生命将尽,便为自己写铭文一篇,感慨自己一生命运多舛,但心怀坦然。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年少,名浮于实,士人荣之。(5分)
译文:?
(2)既得用,其所施为,人不以为非。(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1)(5分)我当时年轻,名声超过实际,读书人以我为荣。
(2)(5分)王叔文得到重用后,所采取的革新措施,人们都不认为是错的。


本题解析:
小题1:移:打动,改变。
小题2:①得到任用,调任官职。②遭遇父丧,生不如死,得了久治不愈的病,是人生中厄运。③王叔文与皇上交往密切。④刘禹锡被贬到连州,是人生中厄运。⑤刘禹锡贬官后,又得到重用。⑥刘禹锡遭受疾病的折磨,是人生中的厄运。所以是②④⑥。
小题3:应该是这三个人和我朝夕相处,称赞王叔文有才能。
小题4:注意得分点:(1)“是时年少”省略句,省略主语;是时:当时;“名浮于实”名声超过实际;荣:意动用法。
(2)既:已经;“所施为”所字结构,所采取的革新措施;以为:认为;非:错误。
筛选文中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点评: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
附参考译文:
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当初,我成人以后,参加进士考试,幸而一次得中。隔了一年,又以文才经吏部取士科考试合格,被授予太子校书的官职。我当时年轻,名声超过实际,读书人以我为荣。等到遭遇父亲的丧事,我迫于礼教而不敢轻死,因而得了久治不愈的病。我守丧期满后,丞相、扬州节度使杜佑兼管徐州和泗州,他素来了解我,就请我去出任书记。我捧着任命的文书入告母亲,母亲说:“我不喜欢江淮一带地方,你应该从开始就谋划这件事。”于是我就禀告丞相,来请求照顾。丞相说:“可以。”我过了几个月离开了徐州、泗州,由于河路还难走,就改做扬州掌书记。过了两年,道路畅通(没有忧虑),先前的约定才得以实行,我就调补为渭南县主簿。
贞元二十一年春,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当时有出身寒微、才华出众的王叔文,因为擅长下棋,得以进出太子的宫苑。因有机会与太子李诵谈论到时事,李诵对他的才能非常称奇。他们这样交往很久了,众人都不知道。到这时(太子李诵即位)王叔文由苏州府属官,破格提拔为起居舍人,充任翰林学士。第二天,王叔文以翰林学士及起居舍人兼任度支、盐铁副使。不久,皇帝赐他紫服,地位尊贵震动了当时的人们。我先前已经由杜丞相奏请委派为崇陵使判官,任职一个多月,到这时改任屯田员外郎,兼管度支、盐铁等方面的公事。起初,王叔文是北海人,自称是王猛的后人,有远祖的风范。只有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认为他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三位都和我交情深厚,朝夕相处,称赞王叔文的才能。叔文确实善于谈论治国的道理,能以言辞打动别人。王叔文得到重用后,所采取的革新措施,人们都不认为是错的。
当时皇帝一直遭遇疾病,到这时病情更加严重,颁下诏书让位给太子,自己做太上皇,死后谥号是顺宗。太子继承了皇帝的位置,这时太上皇久病卧床,宰相、大臣和百官都不得召对。宫廷里面事情诡秘,像东汉桓帝和顺帝那样,拥立新君的功劳完全归于宦官。于是,王叔文首先被贬到渝州,后来又诏命赐死。宰相被贬到崖州。我被贬为连州刺史,走到荆南,又被贬为朗州司马。过了九年,召回朝廷,又被任命为连州刺史,从连州历任夔州、和州刺史,后来被任命为主客郎中,分司东都。第二年追回入朝,充任集贤殿学士,调任苏州刺史,被赐给金印、紫绶。以后遭遇足疾,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年龄已经七十一岁了。在这患病的时候,自己写了一篇铭文说:
没有早亡也不卑贱,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灾多难,是命运的不顺啊。上天赋予我才能,却不让我来施展啊。即使有人诽谤,我却心无忧虑啊。安卧在北窗之下,我到了生命的尽头啊。安葬的地方靠近祖坟,还像活着一样啊。灵魂无处不到,这怎能知道啊!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