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6:57:04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担任
B.则将焉用彼相矣?相:辅助
C.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安定
D.和无寡,安无倾?倾:倾覆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3、填空题 下词有多种解释,根据句子的内容选一种恰当的解释,填入括号。
负:背、载、担负、倚仗、辜负、违背、对不起、背叛、败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秦贪,负(?)其强。
(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廉颇闻之,肉坦负(?)荆……
(6)胜负(?)未定。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1)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鸡,子知之乎?夫鹓鸪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鸱过之,仰而视之曰:‘吓!’(2)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相:_________
(2)往:_________
(3)或:_________
(4)过:_________
2.正确翻译画线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确定文中两组比拟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
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
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
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
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小题1: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纳正确的是(3分)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②南取百越之地?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以愚黔首?⑤以弱天下之民?⑥天下云合而响应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⑥/②③⑤/④
C.①④/②⑤/③⑥
D.①②④/③⑥/⑤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为桂林、象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B.焚百家之言聚之咸阳
C.振长策而御宇内天下云合而响应
D.践华为城斩木为兵
小题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委命(于)下吏
B.于是(始皇)废先王之道
C.(才能)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D.(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小题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表明始皇继承前几代的基础,然后文段采用了排比句式极言始皇之强,形象地表达了始皇威震四海的局面。
B.“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说明始皇对内实行愚民政策,“收天下之兵……金人十二”写其弱民政策,为文末结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埋下了伏笔。
C.选段中把秦朝兴盛期的天下无敌和灭亡时的不堪一击相对照,极力形容始皇一朝的强盛,行文如奔腾的江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浩浩荡荡。
D.“天下已定”总结上文,“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自以为”讽刺始皇的妄想,表明在贾谊看来“愚民”、“弱民”和镇压政策非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