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3-16 01:14: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下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
2这次第,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3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参考答案:1、又岂在朝朝暮暮 2、怎一个愁字了得 3、铁马秋风大散关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小题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现“春生”? 尾联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小题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2分,答出两点得1分)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表现了诗人天涯沦落之恨)。诗句表面上是写诗人希望春如果到了故乡,见到家乡的人寻找我,就告诉他们我正沦落江州受罪呢,而言外之意却是如果能向“春”那样自由自在地“周游”,游到哪里就为哪里带来美景,该有多好。(2分)
小题1:(4分)①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天到处漫延;让和风传递消息,让啼鸟介绍情况;春绿了青草,美了繁花。②反衬手法:以春的美景反衬天涯沦落之恨,是传统的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诗人被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也尽在这亦真亦幻的想像与描写之中,可谓含蓄蕴藉,哀而不伤。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小题1:另外还可谈构思独具匠心:前三联赞春,尾联转为抒恨,初读意外,细思便觉反衬之妙。意思对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题。(8分)
昭君怨 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4分)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跳”就是“跳动、跳跃”之意。雨点在荷叶上快速跳跃(1分),一方面有力衬托了雨势之急(1分);另一方面也是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把雨打荷叶的情景描写得绘声绘色,生动别致。(1分)
【小题2】开始诗人梦中泛舟西湖花底,看满湖烟水,闻阵阵幽香,因而沉醉其中(1分);忽然急雨袭,敲打船篷,致使诗人午梦惊醒(1分);诗人醒眼前却呈现出“荷叶跳珠”、“水银流泻”这样美妙的景致,欣喜之情又油然而生(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炼字题需要解释字义,并还原语境,分析手法,指出其运用的效果。弄清“动词赏析”方法,联系诗歌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仔细揣摩、推敲,准确理解作者“运用动词”的精妙。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此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要从行为动作心理以及景物的烘托入手。“午梦”“香满”,“梦惊”“泛清波”,找出关键词,心理变化的轨迹就找到了。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完成小题。(11分)
相见欢①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
小题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5分)
小题2: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共5分)
小题1: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后面用拟人的方法,请托“悲风”把泪吹过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前后各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关键点:景物,“秋色”“夕阳流水”2分;特点,“冷落萧条”2分;感情1分。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写作特色,关键点:前为“直抒胸臆”1分,感情2分;后为“拟人”,或者答“含蓄深沉”1分,感情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