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0:48:58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嬴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 挼(ruo,阳平声)揉搓,摩挲。
1、上片中词人用哪两个字代表自己早年和晚年两个时期的生活与感情?为什么?
2、词人在整首词中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突出了什么?
3、结尾两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1、醉、挼。一个“醉”字,写出了词人早年悠闲快乐的生活以及酷爱冰清玉洁的梅花的心情。一个“挼”字,写出了词人的满腔愁绪以及社会与她家庭的巨变。
2、上片以人喻梅,下片以梅喻人,有乐景也有哀景,前后映衬,突出了亡国失家的肺腑之痛。
3、结尾两句,语意双关。既写出了人的苍老,又暗示了国家的风雨飘摇;既写梅花的芳颜难再重睹,也是对逝去的梅花般繁盛岁月、对以梅花标格的自身的沉痛诀别。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甚妙,请简述“寒”字妙在何处?
参考答案:
“寒”字在此诗中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一个“寒”字烘托出一片离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分)
本题解析:
【标签】诗歌鉴赏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蘸”字,运用拟人手法,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感?遇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陈子昂(公元661—702)梓州射洪(四川射洪县)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官至右拾遗,直言敢谏;三十六七岁随建安王东征契丹,建议不被采纳,反受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辞官还乡,被射洪县令陷害,死于狱中。②兰若:均为香草名。③芊蔚:花叶茂盛状。
小题1:整体感知这首诗,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4分)
小题2: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首诗描写空绝春夏之间的兰若在秋风起时便枯萎调零的命运(2分),借以抒发自己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年华流逝而芳意无成的苦闷(2分)。
小题2:托物言志(2分)。前四句从形、色两方面赞兰若风采的秀美,突出其幽雅独特,后四句写兰若摇落,芳意无成,感叹其芳华零落,从而抒发自己对年华流逝,理想破灭的感慨(2分)。或答比兴(2分)。前四句着力赞美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四句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兰若凋零写自己年华流逝、理想破灭(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与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从表面的内容和诗人实质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结合作答。本诗情景交融,貌似写景,实则抒情。诗歌前半写在春夏的茂盛、灿烂,后半写秋风起时的枯萎凋零。诗人以兰若自喻,兰若的命运即诗人自己的命运。
小题2:本题考查古诗表达技巧。先答是什么表现手法,然后作分析。本诗托物抒情,以物喻人。个人感觉托物言志不够准确。另外,比兴手法也可以作为主要表现手法回答,前四句盛赞兰若“幽独空林色”,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答题。(7分)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
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
(1)本诗的题目为“题春晚”,请分析诗句是怎样紧扣诗题的。(3分)
(2)为什么说本诗的意境是“静而不寂”?(4分)
参考答案:⑴首句“花落”写暮春之晚(1分),“昏鸦数点”写乌鸦绕林,距离较远,模糊不清,是傍晚的景色(1分)。樵渔归家也是写日之晚(1分)。⑵村野薄暮时分和谐、静谧并不显得清冷、空寂。因为“花”在“落”(1分),“鸦”在“飞”(1分),“人”在“归”(1分),三个动词化寂为动,富有生机。(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