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七)

时间:2019-03-16 00:48: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意对即可)
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游 月 陂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小题1:第三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第三联运用了融情于景、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3分)诗人用淙淙的泉声突显月夜的宁静,在“水心云影闲相照”的景象描绘中融入自己内心平静安闲的情绪。(2分)
小题2:诗人通过对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这些意象的描写,(2分)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静等)的意境。(2分)全诗通过景物描写和“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的直接抒情,表现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计得失的淡泊情怀。(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从抒情方式的角度看,此联主要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从表现手法看是衬托,用“泉声”衬托林中的幽静,答题时答出手法后一定要答出效果,效果表现为创设什么意境,表现什么情感。
小题2: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题目,意境从诗中的“静”字可以看出,情感应是一种显示的情感,答题时先对意象尽享描述,然后概括意境特征,最后点明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①怀远:怀念远方亲人。②情人:有怀远之情的人。遥夜:长夜。③怜:爱惜。披衣:意为走出户外。露滋:表示夜已深。④尾联语出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①这首诗的颔联以“怨”为中心,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的分析。
②这首诗的尾联构思奇妙,请就其构思特点及其作用做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
①表现月圆人未圆时,诗人翻腾的心绪、深厚的感情、诚挚的态度。
②在非现实的境界中去寻找相会合的时机,以表现出诗人迷离怅惘的心情,同时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含有余不尽之意。


本题解析:
(1)“月有阴晴圆缺”,在诗词中多用来比喻人的相聚与分离,而反衬法在诗词的创作中也时常被用到,这两点知识加在一起来回答这一问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剩下的依照诗的主旨稍作发挥即可。
(2)梦是非现实的境界,尾联中的“还寝梦佳期”中的“梦”是答题关键。抓住关键后只要展开合理的联想,并联系结尾的形式,便可推断出答案中的那些话。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1、2题。
[正富]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___________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____________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流水 白云
2.(1)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2)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