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23:50:21
1、阅读题
阶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众思,广众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高爵重赏,朝廷不吝以报功,豪杰之士趋期立事,今其时矣。”士之至者,阶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播州冉氏兄弟琎、璞,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前后阃帅辟召,坚不肯起,闻阶贤,相谓曰:“是可与语矣。”遂诣府上谒,阶素闻冉氏兄弟,敕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冉安之若素有,居数月,无所言。阶将谢之,乃为设宴,阶亲主之。酒酣,坐客方纷纷竞言所长,琎兄弟饮食而已。阶以微言挑之,卒默然。阶曰:“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明日更辟别馆以处之,且日使人窥其所为。兄弟终日不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起则漫去,如是又旬日,请见阶,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以少裨益,非敢同众人也。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阶不觉跃起,执其手曰:“此阶志也,但末得其所耳。”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阶大喜曰:“阶固疑先生非浅士,先生之谋,阶不敢掠以归己。”遂不谋于众,密以其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诏以琎为承事郎,权发遣合州,璞为承务郎,权通判州事……
卒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天生凡十余城,皆因山为垒,碁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粮为必守计。且诛溃将以肃军令。又移金戎于大获,以护蜀口。移沔戎于青居,兴戎先驻合州旧城,移守钓鱼,共备内水。移利戎于云顶,以备外水。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又属嘉定俞兴开屯田于成都,蜀以富实。?(节选自《元史·余阶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阶大更敝政,遴选守宰?更:改革B.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所以用蜀:用来治蜀的方法
C.与分庭抗礼?分庭抗礼:平等的礼节? D.前后阃帅辟召,坚不肯起起:起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豪杰之士趋期立事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B.阶将谢之,乃为设宴,阶亲主之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C.阶以微言挑之,卒默然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贤于十万师远矣?则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3.对下列句子间的语义关系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集众思,广众益? ②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③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④阶素闻冉氏兄弟,敕入即出见之?⑤居数月,无所言? ⑥又移金戎于大获,以护蜀口。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⑥/④/⑤
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余阶素闻冉氏兄弟贤能,于是亲自到他们的住处拜访,设宴款待,终于赢得冉氏兄弟的信任,答应出山帮余阶。
B.冉氏兄弟初到余府,韬光养晦,不发一言,不献一计,对此,余阶则愈觉得他们在“观我待士之礼”,便更别馆处之。
C.余阶治蜀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革除弊政、设置招贤馆、选拔任用有才华的人,采纳冉氏兄弟建议,筑城屯田,使蜀富实。
D.贤能之士必有过人之处。冉氏兄弟不语则已,一语惊人,与余阶不谋而合,犹如刘备三顾茅庐而得“隆中对”。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①。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仍频,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明史·蒋瑶列传》有删节)
注:①疋,同“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责:索取
B.微瑶,民且重困微:微小
C.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称:称赞
D.帝幸承天,瑶扈从幸:宠爱
小题2: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蒋瑶“端亮清介”的一组是(?) (3分)
①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②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
③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④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
⑤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⑥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蒋瑶认为如果其他局都像内府军器局这样让宦官挤占太多名额,军队的财物就会被大量损耗掉,建议皇帝裁剪人手。
B.明武宗南巡到扬州,宠臣们索求的东西无所不至。蒋瑶坚持抵制,才使当地百姓免遭受严重损失,因此人们很感激他。
C.宫殿建成后,皇帝设宴宴请大臣,看见蒋瑶被安排坐在宫殿外面,就让皇亲们移到大殿右面来给蒋瑶让地方。
D.京城频繁大兴土木,蒋瑶建议招募平民充当劳役,并请示停止那些并不紧急的工程,既增补了人力,又节约了开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3分)
?
(2)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3分)
?
(3)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4分)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四则,完成小题。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
A.君子义以为质
B.士不可以不弘毅
C.仁以为己任
D.何以文为
小题2: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 )
A.士不可不弘毅?(意志坚定)?B.何以文为?(文采)
C驷不及舌?(四匹马拉的车)? D.恭而安?(安详)
小题3:下列各项不属于“君子之风”的一项是(?)
A.以仁为己任,不怕任重道远。
B.既有纯真的品质,又能够做到文质彬彬。
C.不惧怕死亡,死而后已。
D.具有谦恭温让安详的神态。
4、阅读题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羼。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附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本文有删节)
[注]①锻炼:打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蓄:收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皆以儿戏害其国——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不知东方之既白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待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 “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①,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②:‘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 《膝文公上》
【注】①契(xiè):传说中商的始祖,曾任舜的司徒,掌管教化。②放勋:尧的称号。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当时人们的通病是只在意吃饱、穿暖、居住安逸却不在意教育。
B.孟子认为百姓应当要懂得伦理道德,否则就和禽兽没有区别了。
C.慰劳百姓,纠正百姓,帮助百姓,使百姓自得其所,随后赈济百姓给百姓恩惠是圣人的职责。
D.圣人不去耕作是因为他们有比耕作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教育百姓,使他们有别于禽兽。
小题2:阅读下面文段,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其中体现的儒家思想的理解。(3分)
子适卫,冉有仆③。子曰:“庶④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
【注】③仆:驾车。④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