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11-11 00:10: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司空曙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乌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暮春 飞花
(2)思念故乡之情(意对即可)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诗歌鉴赏(共2题,每题4分,共8分)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小题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4分)
小题2: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突然由宽阔转入狭窄,联系尾联,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一“坼”一“浮”,将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2分)“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的眼前。(2分)
小题2: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2分)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主要从炼意、炼境、炼手法、炼结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此题主要是炼境,分析这两个词语在意境创设方面的作用,主要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雄浑壮阔的图景。
小题2:这是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要结合作者的经历和诗中的关键词语分析,再结合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颈联中提到“玄猿”和“白雁”,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玄猿”——他乡日暮,一声声黑猿的啼鸣,凄清哀怨,诗人漂泊异地,思乡情浓,难免泪下沾襟。“白雁”——?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乡愁撩人啊!
2.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飘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诗人一边诅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干戈”,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题限选4题)(8分)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2)___________,枉用相存。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3)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参考答案:(1)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2)越陌度阡?契阔谈?
(3)沧海月明珠有泪?只是当时已惘然?(4)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5)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第三句中的“凉”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凉”字照应题中的“秋”字,既写天凉,也写心境之幽寂。诗人由室内的月影,过渡到室外的月影。再运用顶针手法,写由望床上之月到望天上之月,融情于景,造成了缠绵的情调。写月光,不从正面写,而是写梧桐叶间若隐若现的月影,桐与月交织成一个纡徐婉曲的深邃意境。(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