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1 00:10:57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司空曙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乌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暮春 飞花
(2)思念故乡之情(意对即可)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诗歌鉴赏(共2题,每题4分,共8分)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小题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4分)
小题2: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突然由宽阔转入狭窄,联系尾联,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一“坼”一“浮”,将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2分)“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的眼前。(2分)
小题2: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2分)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主要从炼意、炼境、炼手法、炼结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此题主要是炼境,分析这两个词语在意境创设方面的作用,主要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雄浑壮阔的图景。
小题2:这是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要结合作者的经历和诗中的关键词语分析,再结合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颈联中提到“玄猿”和“白雁”,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玄猿”——他乡日暮,一声声黑猿的啼鸣,凄清哀怨,诗人漂泊异地,思乡情浓,难免泪下沾襟。“白雁”——?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乡愁撩人啊!
2.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飘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诗人一边诅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干戈”,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题限选4题)(8分)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2)___________,枉用相存。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3)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参考答案:(1)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2)越陌度阡?契阔谈?
(3)沧海月明珠有泪?只是当时已惘然?(4)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5)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第三句中的“凉”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凉”字照应题中的“秋”字,既写天凉,也写心境之幽寂。诗人由室内的月影,过渡到室外的月影。再运用顶针手法,写由望床上之月到望天上之月,融情于景,造成了缠绵的情调。写月光,不从正面写,而是写梧桐叶间若隐若现的月影,桐与月交织成一个纡徐婉曲的深邃意境。(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