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22:26:20
1、写作题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木人和泥人是一对刚结识不久的朋友。这天,他俩在河边玩耍,为了给对方一丝清凉,木人调皮地向泥人身上泼水,泥人吓得连滚带爬的逃走,没命地喊:“杀人了,救命哪!”木人生气地冲着泥人的背影抱怨道:“这人真怪,不过是跟你开个玩笑,泼一点水在身上算得了什么?怎么就喊杀人、救命哪?”
第二天晚上,两人又在河边见面了。天气有点冷,它们便走到篝火前,泥人担心对方受凉,抱起木人就往火边放,木人吓得魂飞魄散,失声喊道:“杀人了,救命哪!”泥人赶紧把木人抱离篝火,不解地说:“你这人也太难处了,怕你冷,抱你烤火,真不识好人心!”
木人和泥人就这样不欢而散了,此后俩人见了就远远地躲着对方,它们心里给对方永远留下这样一个印象:这人太难相处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例文:合适的关爱
木人与泥人最终不欢而散,究其根本,是他们不懂得用合适的方法去关心对方。
木人关心泥人却不懂得泥人怕水,泥人关心木人却不懂得木人怕火,于是他们善意的行为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
有时候,我们不仅不能将自己的所憎恶的事物推卸给别人,其实我们所钟情的事物也不能强加给别人。
己欲,有时候,亦勿施于人。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兴趣和爱好,我们应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才能播撒善良的种子,在它润泽的土地上生长出繁盛的枝桠。
还记得孔子批评子贡赎回奴隶却不求朝廷赏赐的故事吗?先生劈头盖脸批评子贡,子贡只顾满足自己内在良心的发芽,而不顾俗人的从善的愿望和心理,只是一味从自己善良的心地出发,却致使更多的奴隶不能赎回,得不到救助。是的,有时候我们播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己之欲,有时候,施于人,反而是一种伤害!
先生对子贡的批评正是先生的通达,他置身于人情人性多元的上,不欣赏子贡慷慨投掷自己的善心和高尚,任其成为伤害一般人的武器。所以在我们关心他人的时候,不妨多想想,用一种更合理的方式来帮助别人,使自己的善良的举措真正成为抚慰他人身心的良方。为何会有宁可饿死而的廉者?当今社会就存在一种暴力慈善,对于弱势群体,很多慈善者把弱势群体的隐私剥裂开来,昭示天下自己的爱心与高尚,而毫不顾惜弱势者内心的痛楚,这不啻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如此,给他们的是高高的施舍,而不是真心实意平等的给予,又如何期待他们用一颗懂得的心来感恩呢?
真正的善与爱,不仅应该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还要俯下身子来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弘一法师的过午不食,每起坐时必先摇晃其藤椅,以便让匿藏在藤椅里的小生物逃生,体现了其将爱的播撒不仅在同类身上,更把爱顾及万物生灵之上。戴安娜王妃着手套与艾滋病儿童握手,而德雷莎修女却赤着脚穿梭于贫民窟、流感区,流着泪亲吻每一个濒临死亡孩子的脸庞,前者体现的只是她的风华绝代,一种带着距离的疏远;而后者,却是一种人性的最朴素的动人之光。
倘若真心关爱他人,请将他人放在心尖上,用一种如同流水一般轻柔而又是对方最需要的方式去爱护他。
倘若诚意与人为伍,请将他人放在心坎上,留意他人的点点滴滴,让对方感受到平等真诚与善意。
倘若平等,蹲下来,轻轻的,在对方真正需要的时候,递上你无限爱意的双手。
本题解析:【立意角度】根据寓言故事的基本精神,这道作文题的立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①认识,相处的前提。生活中谁都遇到过好心相助却不被领情的事,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对方,我们还没有走进对方的心灵的纹路,所以,我们为对方设计的种种“好”的方案,总是被冷冷的拒绝,甚至“好心”办了“坏事”。其实,认识,是帮助的前提,也是相处的前提,没有深入的认识,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②换位,思考的良方。我们思考问题,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甚至用自己的思想、方案去约束限制别人,用自己看问题的眼光,却指责别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帮助别人,往往把自己那一套强加给别人,当别人不接受时,自己还很不理解,其实,只要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换一个位置来思考,就不会有这样的傻事出现。
③沟通,相处的法宝。当别人好心的帮助,却不适合我们自身的实际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如木人、泥人那样喊过“杀人啦,救命啊!”,然后再抱怨“这人太难相处”吗?显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会得罪朋友,甚至把自己孤立起来。不如坦诚地与朋友沟通,在感谢朋友的同时,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朋友,这样,朋友就会改变他原来不恰当的做法,实现彼此之间的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友情。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60分)
话题作文:
面临毕业的我们,对老师给予的思想上的引导,生活上的指导,学习上的辅导,不可能无动于衷,会觉得感情的潮水在奔涌,积淀在心中的话儿要向老师诉说;十五六岁,脱去孩童的稚气,临近青春的成熟,父母亲友为自己的成长做过多少奉献,即使是一句话的鼓励或指正,一分钱的支持和帮助,也会有来自心灵的感激之语;初涉人世,遭遇危险或困苦,得人慷慨相助,你将从内心感叹社会的温暖,人间的美好;目睹落后和假恶丑,你会是非分明,态度坚决,倾吐出追求进步,呼唤真善美的心声……请以“说句心里话”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我的心愿
我静坐窗前,望着窗外沙尘飞扬、狂风肆虐,望着公路上飞驰的汽车仍然耀武扬威地喷着尾气,望着远处工厂的烟囱冒出一缕缕如同魔鬼一样张牙舞爪的黑烟……我的心在痛,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荒凉的沙地,耳边也似乎响起了鸟儿惨痛的鸣叫,人哪,你难道要一错再错吗?
我不否定人类的伟大。他们一步步地创建这个世界,让它如此丰富多彩。然而他们在满足自己的同时,却深深地伤害了视人类为朋友的动物群体,更残暴地戳穿了曾为人类遮风沙、挡寒雨的绿色屏障。人类的所作所为注定要受到惩罚。终于,狂风邀请沙粒来到了人类的栖息之地,它们面对罪恶的人类,使劲地发泄着内心的仇恨和哀怨。大街小巷,飞沙走石,惨不忍睹,到处都显现出大自然征服人类的痕迹:一座房屋终于招架不住突如其来的打击,无奈地坍倒了;一家大商店狼狈地在关闭的店门上挂了“因天气状况,暂停营业”的牌子;一位农人怜惜地望着被连根拔除的麦苗,眼泪滚落下来;一位白须老人望着满天的混沌感慨万千:“这都是报应啊!是人一手栽下的祸根……”
可怜的人类,面对大自然的示威和挑战,你的聪明呢?你的才智呢?你往日的傲慢呢?你不是声称自己是自然的主宰吗?你不是有能力改变世界一切的一切吗?
哦,人类,觉醒吧,现在还来得及。
都市频道的《萝卜 白菜》栏目中,一位年轻的“绿色使者”飘然而至,她与同伴周游至西藏,沿途清理垃圾和塑料袋,她已经真正意识到了人类的危急:长江源头的居民竟缺水告急!她轻轻地唱起《变脸》,告诫人们:大自然终究有一天会“变脸”的……
我心潮澎湃,一刹那间竟在心底升起一团再也挥之不去的火焰——我要做一名“绿色使者”,我要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歉意向大自然说声:对不起!我要号召人类为人与自然的共存而奋斗不息。
——这将是我永不变更的心愿。
让绿色重新铺满大地——这又将是全人类的心愿!
评析:
当代的青少年,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们不愧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新一代。本文作者怀着深重的忧患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视野推向大自然,结合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而遭到大自然报复的具体事例,聊起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话题,表明了“保护环境,势在必行。人人应该从自我做起”的态度,并在文章结束处倾吐出“让绿色重新铺满大地”的心声。
例文2谢谢您,妈妈
妈妈,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名词,世间因为有妈妈而变得温馨和可爱,曾几何时,我读懂了她,真正地。
我是一只小小的船,妈妈是一个温暖的大海港。当我停泊在她的怀抱时,我满目阳光,满心温暖。我享受着她无限的爱抚,那朵朵浪花便是我被爱的记录。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影子总是那么清晰;妈妈对我的付出,永远那么多。时常望着妈妈那操劳的身影,我多么想说一句:“妈妈,谢谢您。”
妈妈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每个春秋,她总是在属于她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然而家境不好,又加上我这个家中主要的消费者——读书人,妈妈种地挣下的钱远远不够家里开销。妈妈只好找了个编铁丝网的临时工作,每个月挣400元。妈妈很满足,起早贪黑忙个不停。可遍铁丝网很辛苦,每天工作长达9个小时。每晚妈妈一回家就得休息,她太累了。在灯光下,我看见妈妈那疲惫的神情,她那丝丝白发在闪光,额头的皱纹更多、更深了。当我望着妈妈被铁丝划破的胳膊时,当我拿着妈妈的血汗钱交书费时,我多想说句:“妈妈,谢谢您。”
妈妈,我是沐浴在您爱的阳光中长大的。我受挫折时,您给我鼓励;我进步时,您及时地表扬。
谢谢您,亲爱的妈妈。
您那额头的皱纹和增添的白发是您爱我的见证。奶奶对我的爱是博大细腻的,可贵的,丰富的,神圣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谢谢您,亲爱的妈妈。
评析:
母亲对我们的爱是伟大而又平凡的:它是唠唠叨叨的话语,是离别之前的叮嘱,是病床前的守护,是亲手缝制的寒衣,更是省吃俭用后的无私供给……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我们得以长大成人!然而,母亲却不再年轻,岁月为她带来了白发,使她脊背弯曲,人生旅途使她步履蹒跚,风霜雨雪在她脸上刻下深深的印记……当我们不经意地感觉到了这一切时,必将引起心灵的震颤,从而倾吐出感谢的心声。本文作者就是这样饱含深情地叙写了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倾吐出了“感谢您,亲爱的妈妈”的心里话。文章叙事具体生动,倾吐心声自然天成。
本题解析:
这个作文题从语法角度看,是一个动宾短语。动词“说”,即诉说、倾吐的意思;重心在宾语部分的“心里话”。“心里话”就是发自内心的话。作文时,要有“心里话”可说,怎样说出“心里话”,就得动动脑筋了。具体说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要有说“心里话”的载体。生活是思维反映的对象,人们常说的有感而发,就是说的对生活抒发感慨。如果没有通过对具体的人、事、物的叙写,而去空喊“我热爱……”“我怨恨……”“我感激……”等话,那只能称作是假大空的口号,绝不是“心里话”。为此,写作该题须选择一个能说心里话的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一段生活,可以是一段见闻,可以是一个情境,甚至可以是一次表扬,一次批评,一次肯定,一句深情的叮咛……如此挥洒笔墨,全力写好倾吐出来的载体,以便于心里话自然而顺畅地倾吐出来。
其二,要有说出“心里话”的契机。对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是因为社会生活的锻炼、学校老师的教育以及父母的辛勤哺育。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认识的增多,思想的成熟,会对惠及于自己的某些人或事产生一种由衷的感激之情。这些感激之情不可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出来,它需要某种暂离或暂别的特定时刻,某种特定情境的触及和碰撞,从而突然迸发出来。人是有思想感情的,谁个没有“心里话”,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寻找到引出心里话的特定情境和契机。
其三,要筹划好说“心里话”的形式。要使“心里话”说得尽情尽理,说得淋漓尽致,必须筹划好说“心里话”的形式。其形式至少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具体叙写一件事,一段相处经历,一段成长岁月……并从叙写的某部分文字中,恰倒好处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倾吐出自己的心声。我们姑且将这种形式称作“局部倾吐法”;另一种是将自己的态度、情感蕴蓄于全部文字中,让自己的“心里话”洋溢于整篇的字里行间。这是用心语编织成的深情华章,是作者心声的共振共鸣。我们姑且将这种形式称作“整体倾吐法”。如果在作文时,先不筹划好说“心里话”的具体形式,盲目写作,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题求新求实快速破题的要领
对“说句心里话”这个文题,我们已在审题、立意等方面作了大致的阐释,但要做到求新求实快速破题,还必须掌握以下要领:
1、本题求新的难点和重点应放在致力于提炼“心里话”的新意蕴方面。即使所倾吐的“心里话”只是一句很平常的话,但由于生发“心里话”的生活内容是新的,感情是新近触发的,也能使“心里话”具有新的意蕴。在“局部倾吐法”式文章中,因“心里话”渗透其间,故须在文章的各方面求新,以使整篇文章透射新的气息。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只要能提炼出有新意的“新意”即可。打开本题求新的门径是掘深掘透,矢志掘出全新意蕴的“心里话”。
2、本题求实的难点和重点应放在以“实”为标准的选材立意上。一是选材要“实”,用以倾吐心声的材料必须是现实生活,是亲身体验过的生活。虚构的生活是不会有实在的感受的,无实在感受的生活无法说出“心里话”。二是立意(即“心里话”的内涵)要“实”。说的“心里话”要让人感觉说得实在,是大实话,不是虚假之言,是生活的实话实说。打开求实的门径是以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从实事实情实境中提取出大实话。
3、本题破题的难点在于尽快确定诉说“心里话”的对象和哪类“心里话”。作为学生,生活范围多超不出学校和家庭。如果选择学校生活,诉说的对象就是老师、同学;如果选定家庭生活,诉说的对象只能是父母及亲属。诉说对象确定后,还要选择说哪类“心里话”。是选择“感激”“怀念”一类,还是选择“怨恨”“厌恶”一类,必须快速选定。此后,最好还要考虑一下怎样倾吐心里话。至此,已万事俱备,便可以饱蘸笔墨,投入写作了。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本色,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原本的颜色。天空的本色是什么?是广阔。任鸟儿飞翔,畅游于其中。河流的本色是什么?是流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河流汇于大海,融入蓝色的“大家庭”。那么,人的本色是什么?
请以“本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这个命题选材立意有较为广阔的空间,题中的导入语很好地诠释了“本色”的内涵——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成就自己的事业……吃透题目的意思,就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入题的最佳角度。写记叙文,表现某个人在其一方面的“本色”;也可以发表议论,谈自己对“本色”的内涵、意义的理解,提倡一种正确的人生观。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戏。他们快乐无比,叫声连天。
几天过去,老人实在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地接受了。
第二天他们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们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剑桥大学在维修几百年前建的一幢老房子时发现,其橡木房梁已经严重损坏,不能再用。如今到哪里去找,如此粗大的橡木房梁,这可难坏了维修人员。过了几天有人发现,在学校附近有一片橡树林,完全可以用来维修老房子。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该房子的设计师在建房时就想到了以后的维修问题,特意种下了这片橡树林。几百年后,橡树林果然派上了用场。这不禁使人感慨万千:该设计师真有远见,剑桥大学真有福气!
请以“远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