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22:26:20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黑龙江日报》2006年2月9日报道,在黑龙江省人代会上,人大代表翟玉和提交了《构建和谐社会应大力弘扬孝道,以解决好农民老有所养问题》的建议。
根据翟玉和进行的中国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在受访的10401名调查对象中,与儿女分居的比例是45.3%,三餐不保的占5%,93%的老人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69%无替换衣服,8%的老人有一台老旧电视机,种养业、农活85%自己干,家务活97%自己做。
翟玉和说:“调查中有一种现象很令人担忧,那就是这些老人中52%的儿女对父母感情的‘麻木’。有的与父母同住在一个院落,但一年也说不上一句话,有的儿女非过年不登门,登门时少的只给父母5元钱,而且一年就这么一次。”据参与调查的人员崔学发介绍,在农村调查中看到的普遍情况是,吃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小、矮、偏、旧房里住的是老人,在地里干活和照看孙辈的也多是老人。这些老人不是村里的“五保户”,也不是民政部门的救济对象,但由于儿女的不尽孝,使他们成了“三不管”。
翟玉和说:“孝道的失传,会使本应由万千个家庭负担的农民养老问题变得更加沉重。”
请以“尽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个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有孝心是尽孝的前提,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心是爱心的直接表现之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责任和义务。尽孝不仅在于物质方面的,更在于精神方面的。老人对孩子的要求其实很低,有歌曲《常回家看看》为证。每个人都有变老的一天,我们今天怎样对待老人,我们的子女明天就会怎样对待变老的我们。尽孝不要找借口,如“工作忙没时间”、“家庭穷困”,更不要子女之间互相扯皮,推脱责任和义务。难道人类连动物的“鸦反哺,羊跪乳”都不如吗?老人是弱势群体,甚至比孩子更需要关爱。
弘扬孝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当然,对那种完全事事由父母包办的“孝道”,我们也是反对的。
尽孝不仅仅在于给些钱,更在于细节的体贴行动。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健壮的树只有往上、往下都发展,才能获取足够的资源和力量,在灾害中存活下来,硕果累累。有一种竹子——毛竹,它在前5年以一种常人看不见的方式在生长——向下扎根,将自己的根牢牢扎在地底下。每公顷的竹林,竹子根系总长竞可达24000多公里。到了第六年的雨季,能瞬间成长,以平均每天1.8米的速度向上生长,15天内竟可以疯长到27米之高。5年时间的深扎根,是为了在时机到来之时,创造高速生长的神话。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人生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又岂能贪图捷径,岂能满心浮躁,岂能看重表面浮华。想成功就要能承受向下扎根时的平淡、寂寞与煎熬。倘若我们把人生中的每一个困难都当成是“往下扎根”的挑战和机遇,那么又有什么风暴不能挺过去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饥饿的狮子发现兔子正在睡觉,便想乘机吃掉它。这时,狮子又看见有只鹿走过,便丢下兔子去追赶鹿。兔子听到声响,马上就跳起来逃跑了。狮子使劲地追鹿,却没有追到,于是又回头来找兔子,却发现兔子早已逃之夭夭。
狮子在心中问自己:“难道我不应该去追那只鹿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陶潜尝为彭泽令,后愤然辞官。据前人所载,权贵督邮曾察彭泽,令潜整衣冠而待。潜一语惊人:“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遂解绶辞官,归隐山林,纵情山水,乐于农耕,后世有佳名。潜为人骨鲠,高风亮节,是以后人誉之。其皆出于取名有道也!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请以“君子爱名,取之有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抄袭。
参考答案: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成名,无需敛财万贯,无需巴结权贵,一如柳永 ,浅斟低唱之下留下千古绝唱,了却浮名;又如陶渊明 ,作诗赏菊,不为五斗米折君子一世英名。
君子爱名,当以志取之。越王卧薪尝胆,终于灭吴复国;诸葛亮六出祁山,以图北定中原;秦穆公历兵粟马,成就万世威名。苏子曰: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人之才,亦有坚忍不破之志。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一事无成。名之于君子,当以超人之志开惊世之才,再以坚忍之志成就功名。古有唐王李世民励精图治,贞观之治造福于天下,成帝王之伟业,今有周恩来胸怀天下,廉洁奉公不徇己私,位高而不虚妄、权重而不霸道,固然心里有“志”。
君子爱名,以节取之。何谓节?是出淤死而不染的高洁,是濯清涟而不妖的坚贞。楚有屈原,为达“美政”理想,九死而犹未悔,进尽忠言,无奈于楚怀王 昏庸“悔遁而有他”,又遭郑袖奸人的陷害,流放外地,最终为保君子之正身,汩罗投江,引无数人怀念。犹如颜回,身居简巷、衣不遮体,不改真志向,孔子也不觉惊叹“贤哉,回也。”古人有云“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既然无法达到美政结果。何不以“节”、取“名”?忠于理想,不流于俗世,不羁绊于小利,君子之名也一定会为后世传诵。
小人以虚妄名,以谄取名,更成不了君子。从古到今,不乏取名无道之辈,其虽留下姓名,却是遗臭万年,更无君子之说。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他高洁的品性,不落世俗的志节,宠辱不惊的超然。名始于君子,只是身外之物;身为君子,不巧取豪夺,以“道”取名,是真君子。而好的名声也不用他们费尽心机地去钻营,只是水到渠成而已。
君子爱名,当以志取之,以以节取之;不汲汲于名利,则名望自然成矣!
【点评】“围绕中心,东‘拉’西‘扯’,处处点题”,统观全篇,本文不失为一篇较为好的考场作文。
文章家云:作文就是将一个中心进行分解。作者紧扣“君子爱名,取之有道”这一中心论点,将“道”分解成“志”、“节”等分论点,然后生发开去,从而使全文主题鲜明,层次清晰。正反对比、语言简练,也是本文优点所在。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注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爱明”和“有道”。都住这两方面来行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巨型小黄鸭是由荷兰艺术家霍夫曼2007年创作的,它的足迹遍及荷兰、美国、巴西、日本、澳洲等地。作为和平的象征,它爱环游世界,散播快乐与爱;所到之处均引来“粉丝”们的热烈追捧。5月2日,一只巨型黄色橡皮鸭出现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湾,它的出现令香港一时间沸腾了,无数人前去围观并合影,众多明星也纷纷捧场。美薇一家也不例外。
爷爷说:看到大黄鸭我就想起了我的童年,没有玩具只有一只可爱的小鸭子陪着我!
妈妈说:真是太感谢霍夫曼和制作的那三名工人师傅了,是他们用智慧、血汗带给了我们快乐!
爸爸说:看到大黄鸭我就想起了那1992年因风暴而落水漂流了三年数万公里的鸭子,它们给人类带来了勇气和信心!
弟弟说:我长大后也要像大黄鸭一样走遍世界!
美薇说:大黄鸭让我看到了人们的笑脸!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写作例文】
美好的心灵
罗丹曾说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很美,若你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便能发现美的所在。”生命是一杯无色的酒,美好的心灵就是它饱满的杯;生命是一艘破浪的船,美好的心灵就是它领航的帆;生命是一片无限的海,美好的心灵就是它澎湃的浪;生命是一幢美丽的房,美好的心灵就是它光明的窗。
天气转凉了,金色的秋天来了,天高气爽。早晨,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在白茫茫的雾里,似乎披上了一件透明的轻纱。我早早的出来晨跑,当我在回来的路上看见了怎么一件事——在路过学校的时候,我看见一位老奶奶在那洗衣服。有一个男生刚好路过那,就把手伸进水里然后泼起来,一不小心就溅到那个老奶奶的衣服上,老奶奶看了看小男孩似乎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那男孩好像不知道溅到了老奶奶身上,还在继续泼。老奶奶用轻轻的口气说:“你没有看见你泼到我的衣服了吗?”“你算什么,泼就泼你想怎么样!”男孩气势汹汹的对老奶奶说,老奶奶看他很凶就没有在去在意他,只是走远了点,我看到这一幕真想上教育”他,教他尊老爱幼的道理!可是我并没有去,因为我怕他也来骂我……
可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刚刚走了一俩步,就听见了一位小朋友在骂那个小男孩。我心想:就连一位小朋友也会懂的尊老爱幼的道理,去帮助老人,那身为比他们高年级的大女孩,大哥哥也不如一个小小的孩子吗?
美好的心灵,洒向人间就是爱像清风,拂去了人们心头的印却不带走什么;像阳光,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却不需要什么像细雨,无声地渗入干旱的土地,却不谋求什么。为了世界更加美好,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让我们都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吧……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看,小黄鸭给美薇一家带来的主观感受是不一样的,但不一样的感受之中又有相通的东西。不论是爷爷难忘的童年还是弟弟美好的未来,不论是爸爸谈的信心、勇气还是妈妈谈的智慧、血汗,抑或美薇看到大家的笑脸,都是人类身上最美好最宝贵的精神,都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可以确定一个主题“美好的东西能使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同时,小黄鸭带给人的难忘、美好、信心、勇气、智慧、勤劳还有笑脸,都是人类所追求的纯真、善良、美好,所以又可确定“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这一主题。小黄鸭带给人的这些感受也传递着一种积极美好、乐观向上的精神,所以又可确定“美好的事物能给人传递一种正能量”,这也符合我们时代的主题。从一个侧面去写是片面的,审题时应重视小黄鸭给大家带来的共同感受是什么,它传递着什么?但如果从一点出发引到真善美、正能量,以小见大,这是切题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