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11-10 22:12: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美国)塞缪尔·厄尔曼《青春》
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围绕“青春”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以“花落香自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例文
花落香自在(原创)
陕西师大?王皎
她,是我父母心中的花,是我心中的蒲公英。然而仅仅刚满月的时候,这朵蒲公英便迷失方向,飘向茫茫的天涯……几千个日日夜夜,留在我伤心记忆里的,便是对她无尽的思念,思念这朵蒲公英的芬芳,思念这朵蒲公英的余香,馨香馥郁,回肠荡气。
她是我的同胞妹妹,小我四岁。刚满月时被盼孙心切爷爷奶奶送人了。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他们的生命中、生活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爱就实现的越成功。然而你,我的妹妹,那朵小小的蒲公英,你是不是确实从父母身边、从我身边分离的太早!十八年前,那朵蒲公英飘走了,那一年,我四岁。我甚至还没来得及瞅一眼这新生的蒲公英的嫩芽儿。那时的我懵懂无知,却知道这残酷事实的存在。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只能在思念里忏悔。于是我在我的心里为你盖了一所房子,虽然孤独寂寞,但那里四季如春,那里蝴蝶纷飞,那里芳香四溢。
今年暑假和妈妈有了一次声泪俱下的谈话,谈论的就是你,那朵蒲公英飘走留下的芬芳。妈妈说,你一出生就很聪明,从睡觉到吃奶,各个细节都表现得很逗人;妈妈说,你比我聪明多了,眼睛很有灵气;肢体语言很有韵味;就连哭声都那么令人怜爱……我在妈妈泣不成声的描述里想象你的一切:你应该参加了2013年的高考,而且一定是最棒的!你一定比我优秀多了。是考进了“211”还是“985”?会不会去了国外?我相信你呀,你会开的雍荣华贵,热烈奔放!
痛定思痛,我真切的知道:你甜蜜的笑容永远不会绽放在我的眼前,你温暖的心胸永远不会对我敞开,你生活的故事永远不会对我诉说。我还知道的铁一般的事实是:你是确定的断然不可否认的存在!十八年前,十八年后你都始终存在!存在于世界的某个不为我所知的角落,只是远离了我的生活。离家的蒲公英啊,愿你在你的世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蒲公英飘走了,但那浓郁的馨香却无时不氤氲在我的梦里,我的生活里,我无时无刻的都会感觉到。我的世界永远弥漫着这朵被迫离家的蒲公英的芬芳。
【点评】本文语言基本功很扎实,优美凝练,玑珠满篇;另外就是感情浓郁,动人,富有表现力。通篇文章紧扣中心紧扣题目,整体谋篇紧凑,主题非常突出,材料的处理详略有致、疏密有趣,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本题解析:1、花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花的美丽,另一个是花的香味。这句话就是,花瓣掉了,但是花香还依然存在。
2、虽然花瓣掉了,但是花的香还是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3、花是一个具体的实物,而花香是一种精神。看你如何理解,然后列举两个实例说明你的观点。
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有很大的相似,可以根据我提供的这句中提炼论点,论据可以从古今中外做出伟大贡献而激励后人努力拼搏的事例作论据!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茫茫人世间,滚滚红尘中,人们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诱惑。名誉的诱惑。地位的诱惑,金钱的诱惑,美色的诱惑,锦衣的诱惑,佳肴的诱惑……不一而足。而且,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文明程度的日渐提高,诱惑将越来越多,诱惑力将越来越大,其影响将渗透到人们生存的全过程。
请以“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抒发感情,可以发表见解,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编写故事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个字。


参考答案:唐僧收徒
大雷音寺附属学校雷音学院又开始了新一届的招生。新任院长唐僧为了能选拔出最高级别的修成正果者,设置了重重障碍。经过十几天的激烈角逐,几千名考生只剩下了30名。可是这30名考生水平不分高下,个个精通佛法,什么《金刚经》《般若经》、大乘、小乘、禅宗、密宗无一不通无一不晓,而且素质全面,连其他宗教的什么《圣经》《易经》《古兰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也不在话下。他们信誓旦旦表示要代表佛祖普渡众生,代表众生素敬佛祖,代表学院弘扬佛法。可是按规定,每届只能招5名学生进学院学习,最后入住大雄宝殿。这下可难住了唐僧,无奈之下,他只好请来了孙悟空等徒弟三人协助他进行最后的选拔。
考核那天,30名考生齐坐封神台,唐僧师徒也在对面正襟危坐。时辰已到,第一个出场的主考官乃沙和尚。他一开口,中气十足:“各位考生,你们看过《西游记》应当知道,我师父在车迟国曾与虎力大仙比过静坐。当时,妖怪变了虫子咬我师父,可我师父依然风雨不动安如山,可见其定力超群。因此,今天考核内容是静坐。”话音刚落,30考生已开始闭目参禅,一动不动。孙悟空见势,嘿嘿一笑,拔下几根毫毛,变出几十只蟑螂直飞那些考生,那些人依旧一动不动。于是孙悟空又拔几根毫毛,变出数千只虱子,叮在那些人脸上,可他们依然是纹丝不动,仿佛钉在地上一样,孙悟空见状,再次拔下一大把毫毛,变出数万只臭虫,飞驰而去。一时间,这些考生的脸上、手上全部爬满了臭虫。30名考生也真非等闲之辈,不闻不问,似乎真的达到了四大皆空的境界。孙悟空刚要继续拔毛,猪八戒忙道:“猴哥,没想到你聪明一世,却此时还没俺老猪明白。他们这些人脸皮厚着呢,你就是把身上的毛拔光了,他们也不会动一下。”沙悟净也恍然大悟。
此时,唐僧正双手合掌,闭目静坐,微笑不语。
突然,八戒喜上眉梢,趴在悟空耳边讲了几句,悟空也立刻喜笑颜开:“看来你这呆子也挺聪明的。”于是,悟空单手在空中一划,顿时,众人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画面,画面上有一顶顶官帽,分别标着:“副处,正科,正局,副厅”等级别,煞是好看。果然,30位考生中有七八位终于忍不住站起身来,喜滋滋地去捧着一顶顶官帽,不亦乐乎。这时唐僧开口了:“汝等为何不再静坐,难道不想修成正果?”其中一人回答:“修什么正果,我只要权力就行了,有了权力,自然也就能成正果了。”其余凡人拼命点头赞成。唐僧也不再多说,那几个人捧着官帽离开了学院。
—F面该瞧瞧我老猪的本领了。”猪八戒腆着个大肚子来到台上,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绝世美女。但见她,皮肤白嫩,身材惹火,衣着暴露,走起路来,一扭一扭,风情万种,还时不时地搞一个回眸一笑。顿时,那剩下的二十几位考生中又有十多位眼冒绿光,口水直流,争先恐后地向美女扑去,吓得“美女”花容失色,满台乱窜。那十几人穷追不舍,悟净拦住了他们:“你们难道也不想修成正果了?”“嘿嘿”,其中一人一边抹口水,一边说:“常言说得好,‘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有一美女做伴,死也值了,还要什么正果,你给我让开!”另一人也道:“君不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谅你一和尚也不懂,让开!”眼见那美女将要被众人给淹没,忽然关女纤腰一转,一个大猪头赫然展现在眼前。猪头张口一笑,满嘴大黄牙,那几个人被这么一吓,全晕了过去,孙悟空等人笑得死去活来,叫人将这几个“风流鬼”抬了下去。猪八戒嚷嚷道:“竟敢打我老猪的主意……”
“我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了。”沙悟净念动咒语,哗地一声,地上出现了一大堆金元宝,闪闪发光。剩下的几个人再也坐不住了,拥向金元宝,拼命往怀里揣。有人一边揣一边说:“权力美女有什么用,有了钱,我要什么有什么。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我的命根子,我来啦……”
望着已是空空如也的封神台,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面面相觑,发觉一人也没招到,不知如何是好。
唐僧早已坐久,站起身来,叹了口气,说道:“佛祖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茫茫人世,滚滚红尘,若想抵挡住形形色色的诱惑,难矣!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点评
本文形象生动地通过唐僧几个徒弟对“考生”的考验,演绎了“诱惑”对人性的吸引力。人物刻画形象,符合小说中的人物身份性格。“诱惑”这一话题从社会层面上反映了学生的素质与思想,适应于检测高三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


本题解析:
诱惑,在当今社会中实在太多了,学生们要时时面对诱惑,采取何种方式来对待,可能会难以决断,学会用正确的态度、手段来对待诱惑,无疑是学生思想水平提高的标志。要解决问题,不能回避问题,这是命题者的初衷。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一个德国人卢安克来到中国,在广西的大山里生活了几十年,他过着拉牛耕田、挥锄种菜的简单生活,把免费教育教育孩子、跟孩子们打闹在一起作为自己的人生乐趣。《中国新闻周刊》推出“2010影响人物”,卢安克的名字赫然在列。当记者问他“当时为何而来时”,他说:“我记不起来了。如果想改变中国的现状,然后带着这个目的来做我做的事情,那我不用做了。我不是这样,我不想改变,我没有这个压力。当然会发生改变,但这不是我的目的。”
一位姓马的年轻人,本来在城里生活得很好,却愿意回到家乡去种树。多种些树就能挡一点风沙,可他自己,生活很苦。在记者询问他这样做的的意义时,他说:“你为什么总问我为什么呢?真的没有为什么。真的不是为了理想,也不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更不是想让生命历程变得丰富多彩。如果说我努力去做了,有一天实现了这些,那也是后来的事。而之前我什么都不去想,我只是去做。”
对上述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头牛滑落枯井,怎么也拉不上来,主人索性埋掉它,于是向枯井填土。土落牛身,牛没有木然受之,而是迅速作出反应,把身上的一层层“浮土”抖掉,重新站在浮土之上。如此循环往复,枯井填满,牛也就走出了地狱之门。
  漫漫人生旅途,何人身上没有“浮土”?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对待它。?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