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时间:2017-11-10 22:04: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炫富,在当今社会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让人称奇的是炫富的不少是80后甚至是90后。近日一组炫富的照片在网上掀起波澜。照片中深圳16岁少年生活堪比王子,不仅有美女、侍从、超级跑车,还有私人飞机及游艇。一个网名叫“叨叨”的武汉某中学初三学生,不断在腾讯微博上晒兰博基尼、法拉利等跑车及各种名牌包,网友评价,他炫耀的资本简直让郭美美“羞愧地低下头”。前些天,网络爆出10岁的小女孩晒巨额压岁钱炫富事件,令不少网友大跌眼镜。这小女孩因为自称用压岁钱给偶像罗志祥买下了一台车,还大晒巨额压岁钱的照片,被网友戏称为“压岁妹妹”。
不少人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也有人质疑:这些人除了钱,还缺点什么呢?还有人思考:家长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呢?
读了上述文字,不知你有何感悟。请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炫富有道
刘超去酒店看望一位来本地出差的朋友,两人在一楼大堂见面,坐下后聊得正欢,突然被一阵喧哗声打断。
他转头一看,只见从大门外拥进十几个兴高采烈的中年男女,进来后就在他们旁边的沙发上坐下,彼此大声寒暄问好。
从他们的对话中,刘超很快听出,这是一帮来参加同学聚会的大学同学,好像人还没到齐,所以要在大堂等。从他们的衣着来看,大概都混得不错,个个意气风发,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
刘超也参加过所谓的同学聚会,但只参加过一次就厌烦了。因为在有些同学那里,同学聚会就是他们炫富、摆阔的平台。
果然,这些人坐下后,就没一刻安静,开始成就展示,你赞他的豪车,他夸你的名表,她赞你的名包,你夸她的钻戒。甚至还有按捺不住的,甚是高调地邀请大家有时间去他的海边别墅度假。
一时间,这些人你吹捧我,我恭维你,声音越来越高,嗓门越来越大,唯恐天下人不知。
刘超和朋友无法继续聊天,相对苦笑,正想另找个安静处叙旧,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轰鸣声,一架飞机低空掠过。
刘超灵机一动,冲朋友使个眼色,站起来大声说:“宋老板,赵老板的私人飞机到了,咱们要不要去接一下他?”
朋友心领神会,傲慢地哼了一声,说:“不去!就在这等,这小子来得这么晚。一定让他赔罪!”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旁边那堆人,半天都没人再开口说话,要多安静有多安静。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应先仔细阅读材料,明白材料所蕴涵的道理。材料讲的关于炫富的问题,可从以下角度立意:(1)人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能一味向“钱”看。(2)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资财富,还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3)摒弃虚荣,充实自己。(4)摒弃享乐思想,自主奋斗。(5)摒弃奢侈浪费,提倡艰苦朴素。(6)靠父母不如靠自己,自己创造的才是真正的财富。(7)不能只养不教,溺爱等于祸害。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校园见闻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校园”限定取材范围,“见闻”点明取材途径,凡是在校园里看到的或听到的,都在选材之列。一篇作文要写几件事?题目不作限制,所以可写一事,也可写二三事。不写完整的事件,写场面,写典型细节,剪辑画面,拍摄特写镜头,都可以。只要是“见闻”,就可以写。但不管写什么,都要有鲜明的主题,能反映校园崭新的时代风貌。只写当今的校园当然可以,如果能够“见”新颜,“闻”旧貌,通过对,比来表现校园今昔巨变,岂不更好!
思路之一:先交代时间——新生注册那一天;接着描写场面——校园分外热闹,母亲父亲送子女来校的,姐姐哥哥陪弟妹注册的,熙熙攘攘;再写两个父母的对话——对子女不放心;最后写自己的沉思——不做抱大的一代。
思路之二:宣传栏是学校文明的窗口,今天宣传栏前又站满了同学,我走近一看,原来是X X
X同学拾到五千元钱交还失主,失主送来了表扬信。我听到同学的议论,这位同学原先还偷过东西呢。我想,精神文明建设使同学们的思想面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
思路之三:今天的校园喜气洋洋,新盖的科技大楼竣工剪彩,省教委颁发的“文明学校”金匾挂在大门口,还有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奖的喜讯传来……我一边看一边想:改革开放,旧貌换新颜!
[写法]
开篇可用拍摄特写镜头的写法,把“我”见到的场景一下子推向读者。比如思路之一,可先写新生注册父母包办的场面,思路之二可先写宣传栏前同学们争相观看的远景,思路之三可先写科技大楼竣工剪彩的情形,这样开头自然活泼不落俗套,有的还可以构成悬念。
主体部分要让“我”作为线索人物穿针引线于把所见所闻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思路之二,宣传栏前的热闹吸引“我”前往观看,于是看到拾金不昧的表扬信,了解到把五千元钱交还失主的过程,于是听到同学们谈论拾金不昧者的过去,知道他曾做过小偷,这一“见”一“闻”形成强烈的对照,“我”自然而然顿生感慨,收束全文乃水到渠成的事。如果没有“我”作为线索,这些校园见闻便难以形成一个整体。
这篇作文也可以采用“总—分—总”结构,用一根思想的红线贯穿全文。比如思路之三。可总写校园新貌,再分写剪彩、挂匾、获奖,并夹以画龙点睛的议论,最后以议论抒情收束全文。这样用歌颂教育硕果的红线,穿校园见闻的珍珠,不失为另一种较好的写法。
常见的失误有:选材不典型,主题挖掘不深;不能在一个鲜明的主题下选择、组织材料,缺乏必要的过渡,神散形也散。
[同类文题]
1、校园新风(此题要求反映校园的新风气,应围绕某一种新风气选材。)2、校园新事(要抓住“新”字,从现实生活取材,忌以旧充新。写一事反映学校新风尚即可)3.校园中的文明之花(选材限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而且是在校园的范围内,宜夹叙夹议,亦可适当抒情。)
4、校园处处有雷锋(选择材料要考虑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特色,而且不止一时一事,才能扣住“处处”来写。)
5。发生在我们学校里的小故事(此题的中心词“故事”,暗示作文要有一定的情节;修饰语“小”,可见不必追求大题材;地点在“我们学校”,千万别写他校的事。)
6.校园喜事(此题要抓住“喜”字选材,思路之三的事都属“喜”之列。) 7.校园趣事(此题要抓住“趣”字—,要选择有趣味的事情来写。)
8、校园怪事(此题要抓住“怪”字,但不是写稀奇古怪之事,而是写令人感到奇怪而具有积极意义的事。)
9、校园风波(“风波”是纠纷的意思,发生在校园里的德、智、体方面的纠纷都可以写。)
10、校园又有新热点(此题要联系中学生活的实际,寻找新的热点话题来写,表现中学生追求。)
11.熄灯以后(此题只限定时间,谁发生什么事可自由选择,是写中学生活的一个侧面。)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在沙漠干旱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仙人掌把叶子蜷缩成针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大漠中安营扎寨。沙漠大黄则向四面伸展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凹凸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开出娇艳的花朵。
  它们的生产方式,引发了人们许多思考:有人说,在恶劣的环境中,仙人掌和沙漠大黄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有人说,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还有人说,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 一个推销员在街头推销气球。生意稍差时,他就会放出一个气球。当气球在空中飘浮时,就有一群新顾客聚拢过来,这时他的生意又会好一阵子。他每次放的气球都变换颜色,起初是白的,然后是红的,接着是黄的。过了一会儿,一个黑人小男孩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望着他,并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先生,如果你放的是黑色气球,会不会上升?”气球推销员看了一下这个小孩,就以一种同情、智慧和理解的口吻说:“孩子,那是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的。”
? 恭喜这个孩子,他碰到了一位肯给他的人生指引方向的推销员。“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同样,也是我们内在的东西使我们进步,关键在于你自己,你有权决定你的命运!
?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文体规范,内容充实。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桥面已不止一次听到桥墩的抱怨了。
“出头露面,风光无限,那是站在他人肩上。”“飞南走北,连接两岸,那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桥墩没完没了,且话越来越难听。而桥面总是默然不应。
经过几十年的碾压、风霜雨雪的侵袭,桥面有的地方露出了钢筋,有多处还穿了孔。桥墩也明显地感到桥面在不停地颤抖。过了不久,桥面又出现了多处裂痕。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