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20:36:27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问题。(7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小题1:简要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3分)
小题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牡丹
陈与义①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②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注】①陈与义(1090~1138),洛阳人。本诗作于绍兴六年(1136年),距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当时诗人寓居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②伊洛,即洛阳境内的伊水和洛水。
(1)本诗点明诗人身世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与本诗后两句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本诗寄寓作者怎样的情怀,试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眼儿媚
【宋】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数叶芭蕉。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忘忧。②杜甫《佳人》诗中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
小题1:本词上片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3分)
小题2:结处三句 ,“萱草”“修竹”“芭蕉”,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试简要分析。(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日偶成
(宋)程灏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1)这首诗在情调上与中国古典诗词一般写秋日的诗作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的内容具体说明。(3分)
(2)这首诗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最喜欢这首诗。请结合诗句内容,指出这首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基本精神。(5分)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执手相看泪眼,?。
(2)??,?,卷起千堆雪。
(3)?,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遥岑远目,??,??。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6)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
(7)?,瑞脑销金兽。
(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