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4:56:28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自然界中,色深艳丽的花儿往往香味很淡,而越是色浅朴素的花儿香味却越浓。这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思考和启示?
请以“花至朴处自芬芳”为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花至朴处自芬芳
那山谷中的野百合,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却仍风唳起舞,幽香遍谷;那墙角中的数枝梅,虽然没有百合的争奇斗艳,却仍绽放枝头,独步天下。淡极始知花更艳,花至朴处自芬芳。即使你默默无闻,只要你怀有淡然,便可吐露自己的芬芳。
他是一朵淡然处世的花,芳香四溢……
徐霞客,历经三十四年写出了千古巨作《徐霞客游记》,他走访祖国的名川大山,他的足迹遍布各地,但是他却只是这样来评价自己:“我只是一介平民,拄着拐杖,穿着草鞋,我不求流芳百世,我只求在有生之前能够访遍祖国的名川大山,若能做到,我此生亦足矣。”徐霞客并不贪图功名利禄,他只想能完成自己的目标,他只想能与自然亲密接触,记录下自然的点点滴滴。
她是一朵淡泊名利的菊花,芳香四溢……
居里夫人,用她的心血研究出为人类做贡献的东西,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被盛名惯坏,她仍然全心贯注于她的研究,用她的话来说 “研究是我的全部,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居里夫人还把自己获得的奖牌给她的孩子玩,她说要让孩子们从小就要明白名利都是无用的。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内心是那么的朴实,那么的淡然,直到她在内心开出了一朵朴实但却芳香四溢的菊花,享受内心的朴实,内心的宁静,内心的芬芳。
他们是一朵内心朴实的花,芳香四溢……
梭罗说:“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梭罗用他朴实的内心开出了一朵芬芳的花。或许,你不是特别夺目,但是你也可以绽放一朵朴实的花。林徽因说:“真正的宁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俢篱种菊。”林徽因用她朴实的内心开出了一朵芬芳的花。或许,你不是特别耀眼,但是你也可以绽放一朵朴实的花。
在现实生活中,越是内心朴实的人越是拥有生命的闪光点,他们用一颗朴实的内心开出了一朵至朴的花,将芳香赠与他人。或许你不是那朵色彩最深最艳丽的花,但是你却可以成为一朵色浅朴素的花,那样香味会更浓,因为——花至朴处自芬芳!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花至朴处自芬芳,做一朵至朴的花吧,让你的庭院,窗里窗外,溢满香……
本题解析:材料中关键的一句“越是色浅朴素的花儿香味却越浓”与文题“花至朴处自芬芳”相对应,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同时又是命题作文,而又体现出话题作文的某些特点。面对这样的题目,认真研读材料,准确把握其寓意,无疑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那么,这个材料该怎样立意呢?
材料中“色深香味淡”与“色浅香味浓”形成一种对比,表面上是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其实蕴含着哲理。而题目“花至朴处自芬芳”则清楚的体现了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色浅香味浓”应该理解为:人应该注重加强内在气质修养,不去刻意张扬,不刻意追求名利,最终总会赢得公众的赞美。这种立意也具有较强的时代针对性,体现了命题者的良好意图。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性作文。
参考答案:
那句话,触动我的心灵
夜幕四合,我低着头,匆匆走在补习的路上。步履匆忙,转个弯就看到了老师家的楼梯。楼梯口前有一片空地,足球在孩子们的脚上弹起又落下。我皱了皱眉头。生怕走过去时足球刚好砸过来。于是我的脚步加快了。
避过了“危险地带”,在离转角三四米处时,突然一个响亮的童声响起:“你好!”你好?我疑惑地偏过头,脚步依然向前走着,只是不自觉地放慢了速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抱着足球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明亮有神,有夜色中竟如湖水般清澈。有意思的是,他竟然对我着,微微弯起的嘴角似是害羞。原来那句“你好”是对我说的!刹那间心灵深处的某根弦像被触动了一下,所有的抑郁烦恼全都弹到了九霄云外。风儿轻轻地荡漾在我微笑的脸上,我开心地笑了,也说声“你好!”看着他微笑着跑开了,我转进了楼梯。
行走在楼道上的我竟然兴奋得如同孩子得到了糖果一般,心里美滋滋的。走到三楼转弯时,抬头看到一位老伯伯站在走廊上。这位老伯伯我是见过几次,第天这个时间段,老伯总会站在那里。但前几次的见面我都只是低着头匆匆走过。听见我的脚步声,老伯伯转过脸来,我抬起头正好对上他的眼睛,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我怔了一下,突然一声响亮的“您好”脱口而出。声音在空荡荡的楼道里显得异常响亮,连我自己被吓了一跳。我边走边瞄了老伯一眼,没反应!天啊!我怎么那么大胆啊?那老伯会不会把我当神经病人啊……我的心“怦怦”直跳,但转念一想,不管了,反正都说出去了。
好奇怪,那天整个晚上我的心情都很愉快,夏日里特有的沉闷竟然全都消失不见了。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老师家补习,我的心情异常愉快,甚至有点希望那个小男孩还会出现在那里。但楼梯口空无一人,我却看到了那位老伯伯。好尴尬!一楼、二楼、三楼,正当我准备用飞的速度穿过楼道时,耳边传来老伯伯亲切的声音:“你好啊,小朋友!是来补习么?”我愣在那里,盯着老伯伯和蔼的面容好久。那字字仿佛穿过胸膛,一遍又一遍触动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带给我温暖和感动,弹奏着和谐的歌曲。老伯伯看着我微微地笑了,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是啊,老伯伯,您好!”
一句“你好”包含着尊重、关心,传递着人性的真善美,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我是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温暖,并把这份温暖传递给其他人。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按照要求必须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补充什么内容,可以采用“追果溯因”的方法来帮助打开思路,探索“前因”和“后果”。先看对“前因”的探索。①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人、物还是事?触动我的客观原因是什么?②我的心灵被触动的主观因素是什么?再看对“后果”的探索。①心灵被触动的结果,使的奋发、感动,还是有所感悟?受到启迪?②我对触动我的人或事持怎样的态度?颂扬还是贬斥(倾向于颂扬)?如此向前往后追索,思维很快就展开来了。然后采用“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构思方式,即选择典型的人或事来反映“触动我的心灵”的思想情感,思考如何将触动心灵的情感融注于具体形象的人、事、物之中。这样的“触动”我的人或事就鲜明了,“触动”的过程就具体了。
可以说题目本身涵盖很广,从所给材料的提示语来看,可以写人,也可以写事,父母师长、山川树木、虫鱼鸟兽、社会现象及热点焦点(如两会、冬奥会)等皆是选材范围。如可写“不羁的雄鹰,触动了我的心灵”传递出对坚忍不拔的精神的肃然起敬。“母爱,触动我的心灵”,表现母爱的伟大。“乡情,触动我的心灵”,抒发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老师,触动我的心灵”,讴歌恩师对我的谆谆教诲。“赛场搏击,触动我的心灵”,赞颂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文体上,本题限定是记叙性文章,可以写一般的记叙文,也可以写小小说,散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要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请以“寂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例文一
不复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我浅浅的吟唱,凭栏眺望,江山仍是原来的江山,巍巍山河易主赵匡胤,沦落我这个失意后主独自把酒品晚秋。
看这个楼阁空空如也,我一人如何是好,想当年宫女如花满春殿,亭台楼榭抒情怀,如今都成一江春水,向东流。
很少能像这样一个人独享寂寞,以前夜夜笙箫,时时歌舞升平是多么的奢糜,我原是个浪荡之人,偏爱琴棋书画,才子佳人。少年时,常临水作赋,与文人们共享山水的诗情画意,偶见父皇高高在上,与殿下臣子一起商议国家大事,或是在屏风后窥见父皇双眉紧蹙,一脸忧患让我不知如何是好。
我本性飘逸洒脱,虽贵为皇子但从不乐意了理会繁琐沉重的政事,更愿意哥哥弟弟们接过父皇的重托,主持南唐,而我便可以继续我的文人生活。?
可偏偏我又卷入政治,真是造化弄人,父皇要我做皇帝,可是谁又明白我的心呢?一看到大臣们在殿堂之上说些国家大事我就厌恶不已,我不是个好皇帝,还是赵匡胤理解我,他知道我不愿意要这个坐如针毡的皇位,他帮我解脱了。
我在这废宫里听不见世人唾骂我这个狗皇帝,不用理会外面的纷纷扰扰,这一个的夜我与星月做伴,咏一曲《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蓦地,我意识到自己本是一位帝王,对于我的国家,我的臣民,我有责任,可国家却在我的手中葬送。
原本以为这深宫可以排解我不为人理解的寂寞,可以尽抒我胸中才气,可是这国将不国时我心中满是忧愤,我弃臣民而去,世人也将我唾弃,心中的寂寞腾风而起,充溢全身。
我大闹,吵闹声惊动了赵匡胤,他让我伏软,像以前一样遗弃天下,臣服于他。我以前作天子时已向他屈服过,如今已不是一朝之君,但仍是一位傲骨文人,我不屑赵匡胤用铮铮铁骑的野蛮方法踏平天下,我不再屈服于他。
于是,我饮下一杯毒酒,做了一回有气节的文人,只是不知后人能否了解这一切。
解剖:作者把我们带入到历史的一幕中去。凭的是什么?是对南唐后主词的熟悉。作者借助于李煜的词巧妙地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历史人物李煜站在我们面前,通过他的内心独白(这本身就是一种寂寞),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窥视他内心的痛苦和孤寂的灵魂。语言富有感情,充分的表现了后主的忧愤孤寂;引用或化用后主的词也恰倒好处。这些都显示了作者有很好的文学素养。
例文二
寂?寞
夜深了,四周像死去一般沉寂。我站在窗前仰望天空,只有冷月相对。我想象着嫦娥正在广寒宫里垂泪,不知不觉地,一种来自月宫的力量侵入我体内,我想这大概就是寂寞吧。
然而,好奇的我又在追问:寂寞,是什么?我冥思苦想,最后似乎得到了答案。
寂寞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悲苦;寂寞是“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悔恨,寂寞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无奈。
寂寞是“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忠贞,寂寞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寂寞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
古来文人多寂寞,而寂寞也成了文人写作的重要素材。“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李清照丧夫之后的寂寞;“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在离别之后预感到的寂寞;诗仙李白因不得志而感到寂寞无助,写下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感慨;“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道尽了范仲淹思乡难归之情;而后主李煜在亡国后才深深感悟到“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寂寞是个刁钻古怪的东西,即使你想尽办法逃避它,比如说使自己身处喧闹的都市之中,自己身边围满了亲朋好友,自己一刻不停的忙碌,寂寞也总能够趁你不备偷袭你。试问这世上谁没有感受过寂寞呢?其实,不光是人会感到寂寞,这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可能寂寞。
屹立在峭壁的黄山迎客松因不畏寂寞而举世闻名,独立寒冬的梅花因寂寞而受到世人的称赞,黑暗中的零星灯火因寂寞而显得格外珍贵,独自翱翔的雄鹰也正因为不惧寂寞才称得上勇猛。
一阵清风吹来,打断了我的思绪。其实寂寞岂是用语言文字能够描述清楚的?它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礼物,它让我们的人生回味无穷,它给我们的心灵一片宁静,它教会我们要懂得珍惜。
解剖:文章以“寂寞,是什么”贯穿全文,通过我的追寻,使得寂寞的含义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丰富。先是探寻古人对寂寞的种种理解和表现,然后以一句“其实,不光是人会感到寂寞,这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可能寂寞”过渡到自然界,从而拓展寂寞的外延和内涵。文章紧扣话题,引用丰富,句式整齐,条理清楚,是一篇词采俱佳的文章。
本题解析:
写作提示: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其实具有丰富的内涵。寂寞不等于孤单,不等于冷清,不等于空虚。寂寞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指感情、思想、主张、愿望以及所作所为等得不到别人理解、赞同、响应甚至是反对、批评、抵制等,寂寞是内心的孤独。不理解这一点,就会把寂寞和热闹相对,以为寂寞就是孤单,就是一个人或人不多,从而难以开拓文章的主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人看到邻居家做豆腐非常成功,远近闻名,便也想跟着做。于是向邻居求助,邻居给了他做豆腐的工具,而在求教核心技术和配方时,遭到了拒绝。他顿悟,核心技术邻居是不可能给别人的,邻居的豆腐这么有名可靠,我用邻居的豆腐做豆腐汤不是挺好吗?于是,他潜心钻研,广泛考察,终于研制出具有独特风味的豆腐汤。一开张便受到了大家的认可,生意越来越好。而邻居家也为自己的豆腐多了一个大主顾感到高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走自己的路
意大利着名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确,我们的人生应该由我们自己主宰。行走在自己选择的人生路上,这其中别有一番独特的滋味。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人生的未来之路上,我们要不断地求索路途中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走自己的路,守住心灵的契约。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永远仰望,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那高尚的道德律。”当方舟子无畏打假之路,毅然前行;当那位官二代傲慢喊出“我爸是李刚”时,这一正一反的强烈对比,让我们不知是为之骄傲还是为之悲愤。要知道,道德在我们心中是永存的,它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可以弥补才能的缺陷,但任何事物都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我们要带着这份契约,一直向前。
走自己的路,坚定美好的理想。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在大学里学习,但他并不满足于大学的知识,于是,他为了心中的理想,决定行走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他开始从事电脑的研究与开发,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他都没有后悔过,也不曾想要放弃,因为这是他一直坚定的理想,正是由于这种坚持,才让他积累了那么多的财富与声誉,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大师。可见,理想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要付之于实际行动中,这样才能在人生路上不留有遗憾。
走自己的路,更不能输在起点,而要努力,勤奋的学习。古时的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习到深夜,不停地在书中做笔记,摘录,因为他的坚持,因为他的勤奋苦读,才让他后来成为了西汉着名的学者,并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这些成就不是上天可怜他的,而是恩赐给他的。这样的人,岂会落后于他人?
勇敢的走自己的路,带着一份契约,坚定一种理想,为之努力,为之拼搏,让自己的人生不再碌碌无为,这样才能自信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时应先仔细阅读材料,准确把握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根据此则材料,可从如下角度立意:①合作创造双赢。双赢是当代崇尚的共同价值,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日益无法立足。互利双赢符合人类共同生存的价值理念,更加有利于价值的实现和延伸,更有利于价值的最大化。卖豆腐者和卖豆腐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因特尔和联想电脑的关系一样,合作共赢,互相依托,谁也离不开谁,双方都获得了各自的发展空间。②开拓自己的路。走别人走过的走着的路,是很难像别人一样成功的,因为别人有核心技术,有先发优势。这虽非绝对真理,但在一定行业内、一定区域内是成立的。就像阿里搞来往、网易搞易信,想接近或达到微信的水平,基本是不可能的。他们应该理智下来,坚定走自己的路。否则只能是以卵击石,徒劳无益。③模仿与创新。卖豆腐汤者无法模仿,选择了创新,结果获得了成功。实际上想通过模仿成功者获得成功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常常只能模仿别人的皮毛,难以模仿成功者的“核心技术”。这个“核心技术”不一定只指技术,还可以指其他东西,比如品牌、生态等。如阿里和网易想模仿微信,即使能模仿微信的技术,却也模仿不来微信的生态。再比如中国汽车业,模仿有余,自创不足,就是一些骨干汽车企业犹豫迟疑,自主创新的勇气和毅力不足,囿于模仿带来的满足,令人遗憾。④正确借助外力,创造自己价值。卖豆腐汤者的成功离不开邻居的优质豆腐,借力发展,更容易成功。这里的借力也仅只是借力,而不是凭借,外力只是自己成功的一个有力因素,而不是全部。自己也必须是价值的创造者。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各位朋友:
我们是环球享乐公司的代表,我们的宗旨是让您快乐地度过这一生,而不知道什么是烦恼。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证您每天都在享乐、时时都在享乐。您所需要支付的报酬仅仅是您一生的时间。如果您有兴趣,欢迎和我们联系。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是怎样看待“享受”的呢?请以“享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例文:享受的拥有权
山上长满了参天大树,郁郁葱葱,远看,就像是一座深绿色的屏风,许许多多的动物住在这里,祖祖辈辈,舒适地享受着大自然带给它们的美好生活。
山中有一处温泉,长年地冒着热气,而且泉水还时时散发着清香。动物们每到晚上就会来这一边泡着泉水,一边聊天,很是悠闲。
一次,狐狸一不小心掉进了猎人的陷阱。为了活命,它对猎人说:“我们做个交易吧,你放了我,我带你去温泉,这样你可以天天舒舒服服地洗个澡,而且泉水还有强身健体的效果。”猎人同意了,于是,狐狸得到了自由,猎人知道了温泉水的所在。
从那以后,猎人经常带朋友一起去泡温泉,渐渐地,泡温泉水的人多了,几乎每时每刻泉中都有人。动物们不能再享受泉水了,它们有些抱怨,但都没有怪狐狸,因为生命是宝贵的,它们都很相亲相爱。
一个商人发现了温泉,他窥到了商机。于是他投资在山上建了洗浴城,让人们来山上泡温泉。他建筑的材料不是钢材、水泥、而是山中的树木,商人说:“何必浪费呢?”
接着,越来越多的生意人在山上开酒店、建旅馆,也都效仿前面生意人的做法,酒家老板甚至直接用动物做菜,专做野味生意,一本万利。
不久,山上就变成了一个度假村,前来度假的人都说这是个好地方,于是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享受村”。
人类在山上过得滋润极了,但动物们可就惨了。原来只是没有温泉可泡,现在可是连住处都没有了,还要提防人类的捕杀。
最后动物们忍无可忍,集体写了一封信,让狐狸送给人类。为了将功赎罪,狐狸去了。
结果,狐狸再也没有回来,它成了一件狐皮大衣,穿在一位贵妇的身上,贵妇摸着柔顺的皮毛,满意地说道:“真是享受啊!”
本题解析: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要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