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6:59:27
1、写作题 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禾苗干涸了,需要灌溉,
水浇多了,禾苗却被淋坏;
车胎瘪了,需要充气,
气太足了,轮胎迅速炸开;
人生短暂,需要关爱,
关爱过分,却无异于戕害……
以“关爱的尺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尽量使内容丰富。文体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读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情趣;读书是一种劳动,更是一种享受。
请你以“我与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我与书
我小小的房间中有个不大的书橱,不大的书橱里却塞着上百本的书。
父亲是个爱极了书的人,打小就喜欢买书看,家里的书越积越多,加之后来我又买了许多,便只好买个橱来摆书了。
我喜欢看书,这也是有缘故的。小的时候,晚上睡觉前最爱让父亲给我讲故事,父亲信口便能说出许多,因此心中极为崇拜父亲。长大后,睡前爱听故事的毛病也改不了,父亲便从从前买的书中寻出一大摞,一本一本、一回一回的说给我听。那时候,我便觉着,书是这么一件神奇的东西。
后来,我便寻思着自己看书。可家中的书大都是文言的,看起来费劲又难懂,于是便想着自己买书来看。起初不知什么书好,便就什么书都买,浪费了不少的钱。可父亲是个极爱惜书的人,从未丢掉过买来的书,以至于家里现在还用着八三年出版的词典,且崭新如初。
父亲见我这么糟蹋书,买来了也不看,心疼得紧,便带我去就近的图书馆办了张借书证,让我到那儿找书看。
我在图书馆里借了不下两年的书,才找着了真正对自己胃口的。图书馆的书几乎被我看了个遍,这便再也待不下去了,转战到书城,乐呵乐呵地买书去了。
父亲最爱鲁迅的书,言传身教之下,我便也爱看鲁迅的书。事实上,起初也并非爱看,只是盲目的崇拜罢了。小时候根本看不懂鲁迅的文章,只是觉着父亲说的、做的总是对的。上了初中之后,无意中看了几篇鲁迅的文章,竟不自觉地迷上了。母亲总说这是遗传,我却觉得,这是命中注定。鲁迅的文字,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浮夸的比喻,字里行间都是最真实的生活。这也是我一直追寻的,最“简单”的故事。
曾经袁枚提出过“书非借不能读也”,我却认该是“书非买不能读”。在我的心目中,书是有灵性的,是有归属感的。我总认为,有了主人的书是无法归属于自己的,故而每每读借来的书,心中总存有些芥蒂。这是我读书的怪癖,好书非要自己拥有不可。
父亲总说我对书的理念很不同,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书籍于我而 言并非只是获取知识的工具,更是传递给我乐趣的特殊的朋友。
这便是我与书的故事、与书结友的故事。
本题解析:这是道命题作文题。构思时应对题目有所补充,比如“我与书的故事”“我与书的关系”“我与书的交往”“我与书的情缘”“我与书结友”等等,或者“我对书的认识”“我对书的感情”等等,然后再据之选择文体。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强烈地震,这是日本有史以来震级最高的地震。地震之后,人们通过广播、视频,见证了灾难的惨烈,更见证了日本人在大灾难面前表现出的秩序和冷静。由于灾难不断,日本人对未知世界有着深深的敬畏,有着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而这种敬畏之心和悲观色彩,是日本文化中的一种普遍的国民心态,这种心态对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有着深切的情感,外化成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一切都必须精益求精,都必须尽到最大的责任。这种民族精神让他们在大灾难面前也能保持尊严,保持从容与理性。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评分建议:将学生作文分为四类:一类卷:50 ~ 60分;二类卷:43 ~ 49分;三类卷:36 ~42分;四类卷:35分
以下。以4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语文成绩好些的学校平均分控制在45分上下,语文成绩一般的学校,平均分控制在42分上下;语文成绩弱些的学校平均分控制在40分上下。错别字,一字扣一分;标点符号不规范,扣1-3分。
评分参照标准:
?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
础
等
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
字迹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请以“生活其实可以更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标题作文包括全标题、半标题和材料加标题三种形式,本次考试作文命题采用的是一个全标题式的作文。标题作文的审题,总体地说,应审清标题的内涵和外延、题型与体裁,注意题眼、主词、谓语、修饰语,掌握象征义、比喻义等。
这是一个句子式的标题,而且还是一个观点,即“生活其实可以更美”。中心词语是“生活美”,文章应该表现出这样的中心来。关键词语是“本来”、“可以”、“更”。“其实”,表示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义);“可以”就是表示“可能”或“能够”;“更”是“更加”、“再”的意思,表示程度上更进一层。“其实可以更……”就是“实际上能够更……”的意思。也就是说某件事(或其他)实际情况是可以更美的,但可能是当前我们自己本身(或受到外在条件的限制)的原因,没有做到更美。但从整个题目意义出发,它的意思应该是只要我们改变了自己(或外在的条件),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比如“心胸”,如果我们宽容一些,生活(或其他)就会更和谐、美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再如“主观努力”,只要自己再拼搏一把,未来就更加光明灿烂;等等。
这样题目的作文有几个方面要注意:
第一,中心明确。不能信马由缰,因为思维的活跃导致中心不明确,或多中心。
第二,精于结构。大多数考生可能采用散文文体,随着情感而“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想到哪就写到哪,结构松散。
第三,内容充实。容易浮光掠影,点到为止,看似洋洋洒洒,却没有实际内容。
文体上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文学性的散文,当然也可以写议论文。本人认为还是议论文好写一些。比如就扣住“宽容”来写,分出几个分论点,扣住“只其实宽容一些,生活就可以变得更美好”的中心来分析论证,很容易完成一篇考场作文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