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23:55:53
1、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的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参考2011北京高考作文标准:
2011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作文评分标准
1.基础等级(50分)
一等(50—41) 二等(40—31) 三等(30—21) 四等(20—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 不当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切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字迹难辨
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2.发展等级(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2、揭示问题产生问题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4、材料丰富
5、形象丰满
6、意境深远
7、语言生动,句式灵活
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9、文句有意蕴
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12、有个性特征
说明:1. 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 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 缺题目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不足字数(篇幅在2/3以上),每少50个字扣1分。
4.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的,切入分为52。在此基础上,只要发现有亮点,就应该将分数上浮。
考生应该对照上面的标准做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扣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以12秒91获得110米栏冠军,取得中国男子项目的第一枚奥运会田径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人寄予厚望的刘翔因伤黯然退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旧伤复发的刘翔仍走向赛场,然而在预赛中摔倒,无缘奖牌。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8月7日17时50分,中国“飞人”刘翔在伦敦碗与最后一个栏架作最后的“吻别”。那一幕,感染了所有的人。刘翔到底怎么了?面对这一材料,作文时有多种角度,最好综合来写。不忘过去,期待未来。
一、创造辉煌,独一无二。雅典奥运会,刘翔以平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中国田径的第一枚男子奥运金牌,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崛起,他是独一无二的。刘翔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曾经拥有的辉煌,更重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拼搏向上的精神,这是他永恒的价值所在。刘翔曾经创造了亚洲人在短距离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世界纪录,这是一个奇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名中国男子运动员能够超越他。
二、背负期望,压力巨大。刘翔的号码是“1356”,这似乎预示着,他所背负的13亿人口、56个名族的期望。他太辛苦,压力太大了。
三、坚守梦想,从未放弃。北京奥运会退赛后,刘翔仍然坚守梦想,从未放弃。这一次,他即便倒在栏下仍坚持单脚跳到终点,令人敬佩。刘翔很悲壮,我们要宽容一个曾经成功、现在失败的英雄。这种为了国家荣誉而战斗到最后的精神,尤为可贵。
四、永远英雄,向他致敬。刘翔单脚跳完全程,亲吻栏架,很多人说是作秀,我不赞同。这是他作为一名运动员的真情流露,向他致敬!每一名伟大的运动员,他的谢幕方式或是功成身退,或是悲情离场。刘翔的失败,的确出乎意料,但他已经尽力了。
以上角度是我们对一个曾经有过辉煌,而今悲情离开的英难最客观的评价。所以作文时千万莫偏激,客观宽容的对待他。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树问大树:“你吃了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一片,蜂呜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乌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他们选择的是愤世,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当人们心事重重的时候,常常爱凝望一片云彩,由衷地羡慕云的那份悠闲与自在。其实,云有云的烦恼。云因为寂寞、孤独才出岫,一出岫就身不由己,常被风推着、拽着,若遇到狂飙,便被撕得这一缕、那一缕;云有时觉得老是这么漂浮着,一点也不踏实,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更像无家可归的游子。偶尔,云想散散心,去徜徉一下,闲逛一圈,还得扭头看看,是不是遮住了谁的光芒?
任何人的人生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和单纯,多发现、多欣赏自己价值所在,这样,才会少一份烦恼,少一份沉重。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别羡慕那一片云彩”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关键句是“任何人的人生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和单纯,多发现、多欣赏自己价值所在,这样,才会少一份烦恼,少一份沉重”,而标题中的“云彩”是比喻义,“别羡慕那一片云彩”就是不要一味的去羡慕别人,多发现、多欣赏自己价值所在。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於陵子·人间》中有一个故事说:中州有一只蜗牛,想振奋起来干一番事业,却又时时责备自己软弱无能。想向东去攀登泰山,计算一下要走三千多年;又想向南去涉长江和汉水,计算一下也要走三千多年。再想想自己的寿命,不过朝暮之间就要死去。于是不胜悲愤,“枯”死在蓬蒿杆上,而被蚂蚁嘲笑。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优秀例文一:精神可以到达?
雨果曾经说过:“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在强大的自然伟力面前,人有时显得非常渺小。然而人之所以每个征服自然,是因为人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才使得人类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不可战胜的顽强意志力。?
人们在嘲笑“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的同时,却忘了蚍蜉所具有的强大的精神信念。也许人们会同情那只蜗牛的枯死在蓬蒿杆上的不幸命运,可是我们要知道,我们之所以为蜗牛的悲剧所深深触动,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看到蜗牛面对强大的困境而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事实上,蜗牛缺乏的恰恰就是冲破困难束缚去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尽管登泰山、涉汉江的宏伟目标对一只蜗牛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但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的目标,有着自己的理想,它就拥有了强大的对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遗憾的是,那只蜗牛最终失去了克服困难的决心,所以也就免不了落得个在众人的嘲笑下枯死于蓬蒿杆上的悲剧结局。也许有人会反驳说,难道有了精神信念,蜗牛就可以用三千年时间走到汉水、登上泰山?其实不然,虽然目标难以实现,但只要拥有这种精神信念,它就会朝着目标一直努力,即使达不到预期效果,它也会在实现目标的努力过程中获得满足,会在短暂的生命中拥有挑战的乐趣。这也是值得人们推崇的一种精神力量。?
实际上,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遭逢主观愿望与客观事实之间的一定程度的反差。比如我们这些身在高三学习的学生,谁能保证自己就能考上自己所期望的好的大学?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在学校里苦苦求学呢?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不可能轻易承认自己在冥冥不可知的命运面前伏输的心理。换句话说,即便我们认同只要勤奋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但是谁又能承认勤奋与成功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联呢?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的真理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规避理想与现实之间发身冲突的必然宿命。但是我们又有谁因为勘破了这一点就轻易放弃了呢?这样看来,不断地追求,每个人不可回避的命题。尽管追求必然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结局,但是造化的必然是,你不可能只为着结果去追求。因为追求只是人们向自身命运叫板的一种必然结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逃脱向自身命运挑战的宿命。对那只蜗牛来说,它的宿命就是,不论爬越泰山、横渡汉水需要多少年,哪怕是刚刚爬了几步就倒毙在地,它也只能认这个“死理”。因为它别无选择。向命运挑战是造化播弄的永恒法则,谁也别想逃离它的规束。?
因此,支撑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更多的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明知道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却偏偏要去“为之”,这正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人类正是在“愚公移山”这种看似糊涂的行为实则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洞见的精神感召下,才一代一代前仆后继与大自然抗争着,才创造了今天辉煌的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蜗牛东攀泰山与南渡汉水的宏伟抱负,其意义不在于它能不能到达,而在于它的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舍身取义,不外乎是在实现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精神与价值。屈原自沉汨罗江,不外乎是要向世人昭示他的信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不外乎是要实现他所崇尚的节操。正是这些信仰与节操等虚无飘渺的东西,才使得后人获得精神的启迪与感染,那就是只有不向命运低头,才能使人们摆脱一切懦弱与卑怯的枷锁,从而获得超越自我超越自然的伟大力量。
本题解析:1.材料解读
首先要理解好《於陵子?人间》这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寓言所揭示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即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之间的不“对称”。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个人的努力往往显得微不足道。换句话说,在强大的自然规律面前,人类许多行为往往显得非常渺小和不堪一击。比如,在永恒存在和不断流走的时间面前,人类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因为谁也不能挽住时间的车轮,并回到过去,青春易逝人易老的感叹就是这种心迹的一种反映。面对这种无可奈何的局面,古往今来,就引发了许多人的遐思。在庄子眼里,以有涯的人生去求无涯的知识是一种糊涂行为。许多问人墨客也由此感叹人生如梦。在今天看来,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消极遁世思想。积极的态度如毛泽东的“一万年只争朝夕”,则是人类在明知不可为的强大的自然宿命面前奋力一搏的思想代表。正是这种积极进取的思想主宰,才使得人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不断挑战自身的极限,以一种宏伟的气魄与自然抗争。所以中国许多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反映。《於陵子?人间》所提供的正是这种思想的一种蕴涵。它是假借蜗牛的行为从反面向我们提供了人在不可抗拒的命运前面的一种态度。蜗牛采取了一种消极与退避的态度,放弃了自己的拼搏与抗争。这种思想实际就是庄子消极无为思想的一种具体呈现。?
在明确话题所蕴涵的基本命意基础上,就要尽量拓展思考的空间,尽力将人类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所显示的坚忍不拔的抗争精神挖掘出来,使网罗的材料具有基本相同的“色调”,即努力将人类在强悍的宿命面前永不妥协的不屈精神表现出来,从而揭示出话题所包含的本质性认识。?
2. 立意点拨
①从自我力量与强大的自然关系上:积极进取,永不言败,永不妥协。
②从蜗牛对自己的认识上:发现自我力量,挖掘自我潜力
③从蜗牛考虑自己的寿命上:只争朝夕,实现价值
④从蜗牛的开始思考到最后结局:有梦想,就行动,不必在意是否到达。(既然选择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⑤从蜗牛的理想不断变化,最终放弃上:理想要始终如一,要切实可行,不可好高骛远。
点评:本题是一道材料题,所给的材料整体看,可供分析的角度较多,学生在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先要把握好大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整个材料的不同侧面的理解,确定自己的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