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25 22:20: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则记者采访史铁生的摘要,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记者:我读你的近期作品,其实给我震撼最大的是你在书中谈到的“残疾情结”。你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话:“切莫用仇恨的苦酒来缓解热望自由的干渴。”我的理解是,你希望残疾人都能坦然地正视自己的残疾,并且不要因自己的残疾去嫉妒健全人。
  史铁生:你注意到这个,我特别高兴和欣慰。其实不光残疾人,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情结,健全人有没有类似的心理?也会有的。
  记者:当你发现所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会不会豁然开朗,觉得你写的是全人类的问题?
  史铁生:我想是这样。人生总是有问题、缺陷,人不可能天生完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虹看到弧形的石桥,说:“我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会是永恒的。”
要求: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虹和石桥都赞美生命的永恒。石桥默默而有用,生命长久;虹美丽悦目,生命短暂但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永恒。因而,小诗的寓意很明显:为他人、社会、人类作出贡献的生命就是永恒的。
  由物及人作类比联想,现实生活中与历史长河中有的人含辛茹苦,默默奉献;有的人赴汤蹈火,为民请命;有的人保家卫国,杀身成仁;如此等等,他们永垂不朽,可谓生命是永恒的。据此可以写议论文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写记叙文赞扬奉献于人类的生命是永恒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联系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按要求作文。
  米卢在当年执教中国足球队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从此,这句话就像金科玉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后来有人提出质疑说“态度未必能决定一切”。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请以“态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人生要学会三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有时烦恼是自找的。请以“自得其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一、细心审题,理解“得”字。
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字词层面的含义)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类似的成语有:
知足常乐、心满意足、无忧无虑、自我陶醉、怡然自得、悠闲自得、逍遥自在、悠哉游哉等。严格地说,写成其中一种都是偏题。关健就在“得”字。
有同学说提示语中就有“知足常乐”啊。这就涉及提示语与作文题的关系。提示语与文章立意之间存在三关系:大于、小于、等于。材料只是提供了立意方向,不是立意本身。而且江苏这种四不像的作文题,立意应当服从题目而不是提示语,当然也不要忽视材料(如“气”)。像这个题目如果写“知足常乐”就顶多是基本扣题,三类以下文。(为什么?没有理想、没有责任、没有爱好)
再看“自得其乐”这个题目,“得”:得到、获得,“从中获得”。从什么“中”?应当是自己的工作、爱好、追求的理想或者是正做的某件事,如爬山、卖艺、高三艰苦的学习生活、帮助别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总之,十分热爱这项工作—“好”,才会其乐无穷;自我设定目标,达到就快乐;自得其乐的人一定有目标、有追求、有爱好、有情趣,而且能从中获得乐趣。
由好到痴,乐的升华,一种超越常人的自得之乐。慈善成瘾、卖艺成僻、从善如流、让自得其乐成为了一种习惯。(生活层面的含义)
当然,自得其乐的更高境界是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改其志,并能从中找到别人难以理解的乐趣。“得乐”表明本无乐,只因你心好之才能乐之。孔子在赞扬颜回时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五柳先生传》中“箪瓢屡空”一句用了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的典故,虽然生活清苦,常常没有吃的,但是陶渊明仍然以一种淡定闲适的心来对待。(哲学层面的含义)
这时,自得其乐就是一种心境,一种淡泊与坚守的境界。(美学层面的含义)
总之,“自得其乐”就是在别人认为没有快乐、发现不了快乐的地方得到了乐趣。进而“好”,进而“痴”,即使困窘贫穷也不改其志。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