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22:01:42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非洲原野里有一种花,它色彩斑斓,芳香扑鼻,路过的飞虫往往经不起这种诱惑,扑上去贪婪地吮吸,谁知这种花分泌的是一种粘液,能开能合。这时,它的粘液将贪吃的飞虫牢牢地粘住后,花瓣又悄悄地合拢,把这些小虫都关闭起来,变成腹中之物了。
请你以“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佳作示范
洪静
漫漫人生路上,要我们判断、选择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人生就像在做选择题,答对了,你将继续攀登下一座高峰;答错了,你将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在人生道路上,一定有人问“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会坚定地回答:“我想当官!”因为这是我不想抗拒的诱惑,也是我不该抗拒的诱惑。
我要以不贪小利、不徇私情的王翱为榜样,也要以为民请命、不惜罢官的海瑞为楷模,还要效仿为中华之崛起而鞠躬尽瘁的周总理,更要学习锐意改革,使国家百废俱兴的邓小平。因为他们心胸坦荡,毫不利己,堪称国家栋梁。
也许有人奇怪,想干什么不好,为何偏偏想当官呢?
我想当官,想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做一个人民的勤务员。当你看见一些态度恶劣的服务员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时,你不想当他们的经理,改善经营作风,提高服务质量,给广大顾客送去温暖的春风吗?当你看见危害人民利益的歹徒逍遥法外时,你不愿做个公正的法官为民除害吗?“位卑未敢忘忧国”,想当官,正是我们新世纪年轻人自信和富有责任感的体现。
我想当官,是为了让世界上多些欢声笑语,为了让世界少些污秽不平。我不想当“救世主”,而是要做主人翁。
我要当一个有坚强毅力,具备多种能力,有铁腕作风的清官、大官、良心官。
回想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秦始皇统一分裂的国家,修筑长城;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纵观变幻莫测的世界舞台: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强化中央集权,连任四届总统的罗斯福勇施新政,女强人撒切尔夫人在政坛上纵横捭阖,他们建立的丰功伟绩让我心动不已。为偿夙愿,我要不懈追求,不断进取。
巨龙腾飞,睡狮已醒,不可逆转的改革洪流声势浩大,威武雄壮的史剧已拉开帷幕,为实现理想,我将执著地追求。不会因甘地夫人遇刺身亡而退缩,不会像寻找世外桃源的陶潜那样弃官隐退,更不会像忧国忧民的屈原那样因壮志未酬而投汨罗江!
我呼吸着催人奋进的空气,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为实现理想,我甘愿付出双倍的汗水,因为我有刻苦学习的毅力,有永远进取的勇气,有百折不挠的决心,更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
简评
本文是一篇较为出色的议论文。首先,文章观点鲜明。开篇开门见山,直提观点“我想当官”,文章围绕这一观点展开层层论证,论点鲜明、集中。其次,全文层次清楚,开合自如。文章虽然写得犹如哲理性的散文,但这正突出了作者运笔之妙,可以说印证了“文无定法”这一理论,特别为议论文写作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第三,文章举例典型、得当。尤其是以铺排形式举例,既精要,又具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增添了文章议论的气势,可谓有“一箭双雕”之效,值得学习。
本题解析:这个话题很有“诱惑力”,可写的内容也很多。因此,在写作时完全可以驱动自己的如意之笔,挥洒自如地去写。就选材、立意而言,可从正面布局谋篇,抒写自己接受诱惑、拥抱诱惑、享受诱惑的感受和经历;也可以反向立意、选材,诉说自我回避诱惑、排斥诱惑、抵御诱惑的经历与感受;亦可以由“诱惑”引发深刻的辩证思考,阐发自己的精妙见解,对读者进行深刻的思想启迪。文章要写得有文采,特别是写作议论文时,要尽量写得别致一些,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题目:触动
【写作要求】?
(1) 真实(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2) 写成记叙文。
(3)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两个游泳健将在江边散步,因话不投机打起赌来,说谁不能游到对岸,谁就不是男人。两人对峙着要求一起下水,但其中一个看着水流湍急的江水,平静地说:“我服输。”另一个人听完,哈哈大笑,他转身扑入江水中,回头对旁人说:“我要让这软蛋看看咱的本领。”他的朋友让他回来,说现在江水流速快,游到对岸有危险,但是他根本不听朋友们的话,转眼之间就游出五六十米远,突然一个波浪过来,他在江水中消失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温馨提示:你漂亮的书写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哦!)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1)从服输者的角度:看清形势,量力而行,保护自己。
(2)从逞强者的角度:没有认清形势,盲目而为,终酿惨剧。
(3)从因果分析的角度:生命比面子(荣誉)更有价值,不要为一时的荣誉或面子所累。
(4)从两者的对比角度:认输更需要勇气,更有价值。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日本汉字检定协会每年都举行“世态汉字”活动,评选出一个汉字反映当年的日本社会世态。2007年12月12日,该协会宣布今年当选汉字是“伪”。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得知结果后表示:“虽然同为‘人’字旁,但与‘伪’相比,我更愿意选择‘信’。”那么,这两个汉字或其中一个汉字让你想到了什么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说说你的经历、感受或看法。题目自拟,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信念
信念是凛寒冬季独傲芬芳的梅花;
信念是磨平命运坎儿的宝剑;
信念是唤醒沉睡万物的春风。
无论是一个民族或个人,想要攀登成功的巅峰,都必须有一股强劲的信念支持你向前的全程,为什么要有信念呢?
因为人生漫漫,生活有一帆风顺也必将有波澜起伏,有笑声也有哭声,有鲜花也有泪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信念是锲而不舍的勇气。破旧草堂,杜甫用信念在弹奏千古忧国忧民的绝唱;用信念在诗中表达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用信念化成一腔热泪洒遍祖国河山,化作一阵春风拂平百姓受伤的心!信念,使杜甫即使命运坎坷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信念使杜甫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穷困下仍有“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善心;信念使杜甫成为受万人敬仰爱戴的诗圣,成为诗坛永不陨落的恒星!
因为信念能够激发民族的斗志,能够使一个民族从受人欺凌走向繁荣富强,也能够使一个民族从野蛮横暴走向善念永存。日本,一个曾因战争而几乎灭亡的民族,凭着信信念二字,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从战后民不聊生的废墟发展成为如今科技与经济大国。德国,一个曾经以战争为荣,怀着强烈军国主义思想的野蛮民族,也凭信念二字,检讨自我,全力解决战后善后问题,兴建纪念馆;还有总理的惊人一跪,凭的不是信念是什么?对,是信念改变了两个民族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对日本与德国的看法!
信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确实很重要,那我们又该如何保持信念不让它流失呢?
那我们必须有坚持不懈,始终坚守自己座右铭的精神。才华出众的曹雪芹尽管生活潦倒,但他也不愿违背自己的信念到皇宫去伺候达官贵人,于是他的信念促使他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精神完成了鸿篇巨著《红楼梦》,为他矗立了历史的丰碑!
那我们必须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鲁迅,一代文豪,为了唤醒沉睡的国民,他尽管受尽苦难,始终不忘自己的信念,保持高尚的品格!最后,他用信念在黑暗中化出了一道《白光》,嘶声竭力地唤醒《彷徨》的国人,赢得了世人的称颂与赞扬,流芳百世!
梅的信念使其独傲霜天,雄鹰的信念让其展翅高飞!信念,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全部,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朋友,请坚守自我的信念勇敢攀登命运的高峰吧!
点评:本文具有一篇优秀作文的优点,最值得同学们学习的一点是语言表达的富有文彩,要获得较好的高考作文分数,语言不出彩是很难的,因此我们的同学在做到结构清晰,内容充实的基本要求下,一定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句式多变,善用修辞方法,整句和散句相结合,使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得分:
本题解析:
这个作文属于新材料作文。审题难度并不是很大,只要顺着命题人的问题去回答就行了,要注意可以选一个也可以选两个,但选一个会更佳,而且一定要解题,要弄懂这两个字的含义,然后通过组词造句确立可写的观点,一旦观点确立之后,按平时练的思路去写就可以了。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的莫言,蜚声中国文坛,对其赞誉铺天盖地。那时,王干年少轻狂,锋芒毕露,喜欢跟人较劲,且专挑实力雄厚者,莫言便是其一。在1988年10月的《读书》上,王干发表一篇题为《反文化的失败——莫言近期小说批判》的泼凉水文章,反响巨大。一些支持莫言的人都非常不满,纷纷质疑王干的动机。甚至,王干本人也隐约感到,也许真的开罪了莫言。
不久,王干去鲁院办事,没想到莫言也在那儿读研,更巧的是,午餐时,两个“冤家对头”竟在食堂相遇。王干心里没底,想回避,然而已经没有时间,只见莫言径直朝他走来。“也许他会还我一个难堪吧。”王干这样寻思着,站在原地,后脊有些凉意。可是,没想到的是,莫言走过来,竟然是这样说的:“是王干吧,你那篇文章我看了,写得挺好的。大家都说:‘王干批评你。’我不禁吓了一跳,一看文章,百分之五十一表扬,百分之四十九批评,还是表扬为主嘛。”说完,嘿嘿一笑,主动伸出手。王干赶紧也伸出手去,两位“冤家”的手,就这样紧握在一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和莫言不打不成交》审题立意
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的莫言,蜚声中国文坛,对其赞誉铺天盖地。那时,王干年少轻狂,锋芒毕露,喜欢跟人较劲,且专挑实力雄厚者,莫言便是其一。在1988年10月的《读书》上,王干发表一篇题为《反文化的失败——莫言近期小说批判》的泼凉水文章,反响巨大。一些支持莫言的人都非常不满,纷纷质疑王干的动机。甚至,王干本人也隐约感到,也许真的开罪了莫言。
不久,王干去鲁院办事,没想到莫言也在那儿读研,更巧的是,午餐时,两个“冤家对头”竟在食堂相遇。王干心里没底,想回避,然而已经没有时间,只见莫言径直朝他走来。“也许他会还我一个难堪吧。”王干这样寻思着,站在原地,后脊有些凉意。可是,没想到的是,莫言走过来,竟然是这样说的:“是王干吧,你那篇文章我看了,写得挺好的。大家都说:‘王干批评你。’我不禁吓了一跳,一看文章,百分之五十一表扬,百分之四十九批评,还是表扬为主嘛。”说完,嘿嘿一笑,主动伸出手。王干赶紧也伸出手去,两位“冤家”的手,就这样紧握在一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以上是王干《和莫言不打不成交》博文节选)
如何审题立意呢?
1. 要读懂故事。读后就让我们去考虑:
这个故事讲了个什么话题?(如何对待批评)这个问题属于把握材料不脱离材料的问题。
这是谁的故事?(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未获奖之前的故事)这个问题属于深层立意的问题。
这个故事提出了什么问题?(其一,两位“冤家”的手为什么能够紧握在一起?其二,王干见到莫言为什么想回避?其三,纷纷质疑王干动机的人是最好的支持了莫言吗?)这个问题就属于选好角度的问题。
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这个问题就属于立意问题,简洁明了的观点就可以成为题目了。
2. 要比较话题故事的不同类型,分析出题意图。
先比较着想,这个材料既非是比喻性的故事,也不是叙议结合的故事,是真实的叙事性的故事。
真实性的故事到底有什么引申内涵?其实从上面三个角色分析来看,主要角色是莫言,其它角色都是对比和映衬中心人物的。
我们说这个做事的意图是什么?其实作者就想让我们看到莫言毕竟是莫言,他与其它人的想法和做法不一样,这就是莫言情怀。
3. 要选好角度就得分析角色态度。
(1)王干角度:在批评这件事上王干是从挑战实力者到怕开罪再到想回避。让人看到了年轻人的锋芒锐气和底气不足的特点。如果命题:
批评要有不怕得罪人的底气。年轻人的批评精神很可贵。找权威挑战要有实力。等等。
(2)莫言支持者角度:在批评这件事上对莫言的支持者疑王干的动机,让人看到了他们的投其所好,而没有理智或者说智慧的分析。如果命题:
主观的批评不易说服别人。批评别人要有艺术。等等。
(3)莫言角度受批评者,又是坦诚相待批评者的人,还是智慧化解矛盾的人,更重要的是主动伸手接:在批评这件事上莫言是纳批评者的人。如果命题:
莫言的大度。有容乃大。善待批评。智慧化解矛盾。坦诚相待是沟通的良方。等等。
如果想引申主题:深刻了解人性才能成为大师。博大的情怀在于理解和宽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