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2:39:30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北极考察队队长贝德要求每个队员坚持记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后因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将在黑暗寒冷的极夜中停留很长一段时间。黑暗、孤寂压抑得他们要发疯了。这时,贝德请大家依次朗读日记。一个个阳光下的故事使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成群的企鹅,笨拙的北极熊。就这样,烦躁和焦虑一扫光,心完全被美丽的憧憬和美好的回忆占领了。漫长的黑夜终于过去了,人们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其实,只要心中能留下阳光的指纹,周围纵使是无边的黑暗与寒冷,你的世界也会明媚而温暖。
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以“留下阳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寓意类话题,是指含有寄托或隐含意思的话题。粗略一看,题目中的材料写的是北极考察队员在黑暗孤寂的极夜里,依靠朗读和回味阳光日记,终于度过了漫长的黑夜,迎来了久违的阳光,突出的是阳光的作用;再一看话题是“留下阳光”,很容易浅尝则止,根据阳光的本义去立意。
考生写出的话题作文有的肤浅,有的深刻,其主要区别在于能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字面看到内涵,能否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分析题目提供的材料,为什么“阳光”这样重要呢?因为它与黑暗相对,可以带来光明;它与寒冷相对,可以带来温暖;它与孤寂相对,可以带来生气;它与压抑相对,可以带来快乐;它与绝望相对,可以带来希望……所以,当初北极考察队员们按照队长的要求,把阳光下美好的景物记载下来,其实是在心中留下了光明、温暖、生气、快乐和希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使得他们度过了漫长的极夜。由此及彼,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在我们遇到挫折、遭遇失败的时候,不正是因为心存希望、在希望的支持和指引下才走出沼泽的吗?所以,材料和话题字面上说的是阳光重要,实质上说的是光明和希望重要;字面上说的是“留下阳光”,实质上说的是要留下光明和希望。无论在什么恶劣的环境下,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就一定能支持人们走出困境,迎来光明。
例 文?留下阳光
心灵的阳光是美好的希望。
正当考察队员们沉浸在美丽的回忆和憧憬中时,正当他们顽强忍受着黑夜与寒冷的折磨时,一道火亮火亮的曙光照进每个考察队员的眼睛,洒在每一个考察队员的身上。“啊,阳光,阳光,这就是我们久违的阳光啊……”,“太好了,阳光……”考察队员们欢呼着。灿烂的金光泻在他们的脸上,是那般温馨柔和,那般和谐美好。一滴滴晶莹的泪花在无声的闪动,一声声激动的欢呼在无声地回荡,一双双冰冷的手在阳光下颤动……
是什么力量驱走了黑夜和寒冷?是什么力量帮助他们迎来了曙光?
是阳光,是心灵的阳光!是顽强,是永不言败的顽强!是那缕残留在心灵深处的阳光,激活了本已快要麻木的思维;是那缕保藏在心中的阳光,让光明击败黑暗,让温暖抗拒了寒冷;是那缕平凡而由可贵的阳光,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
生活就是如此,不论你是寸步难行,还是一跃千里;不论你是一无所有,还是无所不有;不论你是一贫如洗,还是万贯家财;不论你是衣褴简陋,还是富丽堂皇……它都是平等的。它平等地给予每个人同等的阳光,就看你愿不愿意接收,愿不愿意将阳光留下。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们可以享受同样的“财富”,那“财富”便是你心灵的“阳光”。
只要生命还在,就不怕春天逝去了不会再来;只要世界还在,就不怕天会崩,地会裂;只要毅力还在,就不怕陷入沙漠深处找不到绿洲;只要信心还在,就不怕光明逝去见不到黎明的曙光;只要勇气还在,就不怕人生路上的风云变幻,狂风暴雨,……只要你心中能留下阳光的指纹,你的世界一定明媚温暖。
纵使坠入无底的深渊,纵使陷进可怕的沼泽,纵使撞上了冰山,只要你的心中有一线阳光,你定会想方设法把决定你命运的小船摆渡出去。
留下一片阳光,就是留下一线新的希望;留下一片阳光,就会带来了一缕胜利的曙光;留下一片阳光,将会给你带来意外的喜悦与惊人的奇迹。
记住,乌云背后定是蔚蓝的晴空,阴霾背后定是灿烂的阳光,光明定能战胜黑暗,温暖定能驱走寒冷,一切挫折的背后都隐含着胜利的希望。
留下一缕阳光,承载一片希望!
点 评: 这篇考场作文类似“青春寄语”一类的小品文,很好地把握住了材料和话题的寓意,一开头就破题,“心灵的阳光是美好的希望”,接下综合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反复阐述了心中的希望于战胜黑暗、驱走寒冷、战胜挫折的重大意义,最后点题,总收全文。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慎独”最早见于《礼记》,它说:“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对此,刘少奇同志曾解释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今天,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
请以“在无人注意的时候”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随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谈自己获奖后的感受。其中一位记者问道:您现在获得这个奖对您以后的文学创作有什么影响?莫言回答:这应该是一种巨大的鞭策,我想尽快从这个热闹和喧嚣中解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
请对莫言的那句“该干什么干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写作例文】
有奈和无奈
八盏日光灯在教室肆无忌惮的炫耀着。细密精巧的蛛网覆盖了灯盖上打扫不到的死角。一个多星期都没有开过的风扇蒙上了一层熟褐色的灰尘。
教室里正在安静的上着晚自习,大家经过月考的洗礼后顿悟,把身心涅磐到了参考书,习题集中。
擦得很干净的黑板上用红色的粉笔写上了祝某某生日快乐,却没有营造出快乐的氛围,乍一看以为碰到了某烂俗电影中的凶杀场景。。。。。。
教室新装的有机玻璃窗户很扎眼,朝外的一面上零散的几只飞蛾在无畏的爬动,与几个星期前可以遮盖住整个窗户的飞蛾大军构成一个强烈的反差。
秋风陨落叶,也陨落了无数的生命。
秋天像一个筛子,不管是蝴蝶还是飞蛾都得死。
我不想死。?
班主任说高考也是一个筛子,飘的浮的不扎实的都得死。
可以没有人响应他那一句精辟的话。该干什么干什么。他没趣的坐回讲台,虎视耽耽的批改日记本,试图找到某某和某某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的蛛丝马迹。
我被搅得心烦意乱,把书翻得哗哗的响。骗不了自己总可以骗骗班主任。
你看某某同学多认真,书都翻得比你响。
……?
……!
走廊响起了两个人的脚步声,走到我们教室外细碎的交谈,两个人互称美女,引起教室里的男同胞们浮想连翩。(包括本人)
某某某,你出来一下。班主任在讲台上大声说。
不用幸灾乐祸,某某某就是我。
走出门后看见了交谈的人,原来是2个长得很抱歉的女孩子在互相安慰。
接着,班主任用了N个苦口婆心的术语来引人进入正途,在语言上设了N个套想套出我的劣迹。不过他还是推算了,在我声东击西,化整为零,借力打力的战术下没有露出一点马脚。相反的是,我还知道了班主任妻子去省会进修的消息。
回教室我把经过告诉了同桌。
她白了我一眼。你这个演技派。
演技派?谁是演技派!战出来给俺看看。
我是偶像派。
风吹动了窗户,可以隔着玻璃看见开着灯的画室,是高一的学弟学妹们在奋斗着,明天是星期四。该轮到我们这群高二的专业生去祸害画室了。
可怜的美术老师。
不过我们也不会干什么,只是把垃圾乱扔,等下个星期的学弟学妹们来打扫,只是在墙面上涂鸦迫使学校重新粉刷,只是偶尔打破几个静物的陶器吃几个当静物的水果放放美术老师的血。。。。。。
用美术老师的话来说是衣冠禽兽。
真高兴,我们还可以比得上禽兽。
听了N年的铃声响了起来,人潮涌出教室。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写的是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回答记者的话语,文字简短,含义颇深。构思立意时,应抓住题目中“对莫言的那句‘该干什么干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进行思索。这句话的含义,可以是“不要见异思迁”,也可以是“把本职工作干好”,还可以是“不要干不该自己干的事”等等。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擅长选择文体,剪裁素材。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7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海南著名景区小洞天中有棵龙血树,据专家测定该树树龄已有6000多岁,堪称树中寿星。人们认为该树长寿的原因有三:(1)全是虬曲而中空的枝条,为不用之材;(2)焚之起烟,为不燃之木;(3)树身矮小且藏于深山,环以乔木,风摧秀木,无碍其生。故有人参透玄机:韬光养晦,颐养天年。
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人们更加推崇锋芒毕露、锐意进取的当代弄潮儿。对此.你有何感想?
请以“韬光养晦与崭露锋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限定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