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2:39:30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月7日至9日举行,据统计,全国共有165.6万名考生确认报名参加考试,比2011年增加14.5万人,增幅达9.6%,再创历史新高。这是自2010年以来,考研规模连续三年以超过10万人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今年的考研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值得注意的是,2009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均不及本科生。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最近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是江西农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他在信中坦承自己的迷茫与焦虑。他不愿意为了就业而加入“考研大军”,他想按自己的意愿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但又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面对汹涌的考研热潮,他不知所措……?
对于时下引人注目的“考研热”以及由此引发的大学生面对前途问题的迷茫与焦虑,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有成功心理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精彩范文1
神奇的力量
在人云亦云的氛围中,敢于大声说“不”是一种勇气;在片片绿丛中,敢于展现自己的鲜红是一种勇气;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敢于弯下腰拾起那一片纸屑是一种勇气。勇气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试问,你连闯的勇气都没有,怎可妄想好运降临到你的头上?
生活中,在关键处,往往就需要那么点勇气。
课堂上,老师行云流水般地讲着课,时而大家优美地朗诵,时而展开激烈的辩论。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下,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可知《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这首苏轼所写的诗我很喜欢,诗中是这样描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的认为是春季,有的认为是夏季。
“我认为是春季,因为春季的山和雨都是很美的。”“我也认为是春季。”“我也是!”“我也是!”
一时,班上的“拥春派”以绝对优势压倒了“拥夏派”。我凝思着,诗中的“雨亦奇”可否理解成夏天的雨一会下,一会停,很是奇妙呢?可面对高呼的“春季”,我犹豫了。心中有个想法在说:算喽!还是支持春季得了,就算错,这么多人大家一起错,脸上好歹也有些面子啊!
可是,这并不是我的初衷啊!为什么不勇敢亮出自己的观点?错了怎么办,很丢人的。丢人?我顿时给自己脑海中冒出的这个词惊住了。什么时候开始,我竟有了这样的想法呢?不,我一定要坚信自己的选择。可……
老师让大家举手表决,“认为是春季的请举手!”“呼啦啦”地,一片片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像一片小树林。我的手在课桌上欲举又降,悬而未决,心里很矛盾。好友回头见我还没举手,一脸惊讶,用眼神示意我快举。我摇了摇头。
在摇头的那一刹那,我觉得自己原本摇摆不定的心平定下来了,有股神奇的力量悄悄钻入我的心房,坚定了我的信念。我明白,即使迈出的这一步是错误的,也是值得的。
我坦然地选择了夏天,当老师问我理由时,我回答得很平静。
事情总是这样。当你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当你有勇气坚持时,总会有份意外的好运降临。结果是:我是正确的。
我想,这股神奇的力量就是勇气,它是很奇妙的东西,让你在紧要关头多了一份镇定。
亮点点评
题目能引发阅读兴趣,把勇气比作“神奇的力量”,亏你想得出。开头用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感。你通过典型事例来揭示中心。从小事写起,以小见大,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在课堂上“我”勇敢地选择了“夏天”,因为“我”的这份勇气,所以才会在最后得到了那份意外的好运。
通过这件事情,告诉读者要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勇气坚持,总会有意外的好运。得出“这股神奇的力量就是勇气,它是很奇妙的东西,让你在紧要关头多了一份镇定。”的独特感悟。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可信,笔调舒缓,充满童真。
精彩范文2
“删除”自卑
说来也怪,这次期末考试,我竟破天荒的考进了前五名,实在是令人出乎意料,当我接到考试卷时,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同学们的簇拥和鼓掌声中,我已忘乎所以,还真以为这是一场梦呢!毋庸质疑,还是老师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激励了我。
那是前几个月的期中考试。也许是不用心,也许是我的懒惰,我考的并不理想,或者根本就不能用“不理想”来形容,简直就是一塌糊涂,亲人们得知后对我是冷眼相对,邻居们也不和我说话了,同学们也不理睬我了,只有几个难得的好朋友偶尔安慰我一下而已,这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悲伤,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下课了,同学们之中,考得好的,各自聊起了父母的奖赏,考得差的,也没什么心情玩了,只得呆在一旁,互诉自己的苦衷,的确,这次考试给同学们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连我也是头一次考得这么差!
班会上,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我,说我退步了很多,让他很失望,并且还让我下午把家长请来,他要和我的家长好好的谈一谈。旁边几个同学听了,偷偷的发出窃笑,这可把我气得火冒三丈,见老师还在盯着我,我只好按奈住心中的怒火,心想:下课看我怎么收拾你们!哼!
一下课,老师刚走出教室门口,我就卷起袖子,走到那几人面前,抬手就要打,那几人见了,并不慌张,只是冷笑了几番:“吆!邓老弟呀!我真是同情你哎,下午要请家长,晚上你老爸老妈又不知该如何收拾你了!你的命真苦啊!”说完,几人幸灾乐祸地大笑起来。“真不知道是谁收拾谁!”我气愤到了极点,一拳狠狠地打在他脸上,他被我打倒在地,脸上一块浮肿,他捂着脸,哭出声来,这可惊动了正在班里巡逻的纪律委员,“怎么了?”她跑来扶起那人,“被谁打的,我去告诉老师!”
“是他!”旁边几位同学一起指向我,纪律委员向我投来憎恶的目光,还告诉了老师。老师让我去他的办公室一趟,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相继过了几天,我仍然还处在无尽的痛苦之中。
直到有一天,老师神秘地把我叫进办公室,我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和不解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只见老师让我坐下,然后问道:
“这几天你的父母责怪你了吗?”
我摇摇头。“那么,你和你的邻居说话了没有?”他又问。
我仍摇头,不争气的泪水哗哗地流淌出来。
老师笑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知道这几天你很难过,一是你考得不理想,二是周围的人都不理你了,对吗?其实啊,你和同学打闹的事,我早就知道了,你也是出于无奈。你是不是每次同成绩好的同学碰面时都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你是不是一直在怀疑自己?
其实,否认自己,这是一种极其自卑的表现,只要你坚信自己,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你都一定能去克服它!删除掉自卑吧!你会有更灿烂的明天!”
“是!”我变得格外爽朗起来。
亮点点评
拟题简洁新颖,一目了然,年少的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要学会将自卑拒之门外。
删除自卑。选材并不新颖。你以第一人称,通过一次考试失利,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叙述了克服自卑的心理过程。行文起伏有波澜,心理描写真实,富有感染力。真实可信。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给文章增色不少。
本题解析:审读材料提示语,不难归纳材料隐含的以下观点:面对挫折和困难,不同心理素质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我们应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敢于面对困难;要用智慧战胜困难等等。材料的中心句是“有成功心理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依据材料中的不同观点,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命题写作,可以看作是给材料自定话题作文。我们可以可以围绕“勇气”这一话题来写,如果当时那个年轻人畏惧困难,而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可想而知,他绝难成功。
人生就是如此,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有勇气,因此,成功需要勇气,人生需要勇气,甚至做人也需要勇气。还可以分割以下话题来命题写作。如“成长需要智慧”“遭遇挫折”“遭遇困难”“面对磨难”“享受挫折”“成长历练”等为话题。但都要突出心理素质的重要。那么如何把握好材料,写出新意呢?
(1)以小见大是写好此类文章的关键。可以选取学习上、日常生活上的挫折、困难等种种经历,也可以选取生理上,心理、思想上的种种历练。由此带给你的感悟、体验认识均可入笔。从平凡的小事中挖出大的主题,写出你的深刻独特的情感体验。
(2)你从生活中获得材料中未提及的启示能出新,因为这正是你的个性体验、感受,也是你与众不同的观点。由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现象引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启迪。景、物、人、事、情、理结合。当然,我们所写的内容必须紧扣材料的观点,不是不着边际的想写啥就写啥。
(3)文体上可记叙经历见闻写记叙文;可旁征博引谈你的人生态度写议论文;还可编故事写小说、童话、寓言……无论哪种文体都要紧扣观点或启示,都要写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写自己的感悟认识,否则就偏题或离题了。
文题没有设置审题障碍是审题没什么难度,并非不要审题。认真审读材料和提示语,这正是每位考生在动笔前要特别注意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60分)
人生由无数的“刹那”组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刹那都能成为“永恒”。有人刹那顿悟,超越一切,物我两忘,成为永恒的存在;有人忙碌一生,却不知自己身心何处。请以“刹那与永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刹那与永恒指的不是时间,而是一种心态。有的人生命很短,但短暂的生命因为经历挫折而让她感悟到生命的珍贵与美好,这也是一种永恒。有的人生命很长,但活着的时候心忙心累,仿佛不知人的生命有限,而死的时候又后悔没有好好活,这种生命历程回头一望其实很短。
立意一:珍藏每个幸福的刹那,让瞬间成为幸福的永恒。可写成散文。
立意二:选取教材中那些平凡但伟大的生命,展现出人性的美好,让爱成为永恒。写成小说或议论文。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70分)
一对新婚夫妇住进了一幢新居民楼。一天晚上,全楼突然停电,一片漆黑。夫妻两人手忙脚乱地在房间寻找蜡烛,这时,传来了清脆的敲门声。打开门,借着楼道应急灯微弱的光线,只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背着手站在门口。女孩问:“叔叔阿姨,你们家有蜡烛吗?”夫妻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想:刚搬进来就来借蜡烛,以后还不知要借什么东西呢。于是就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小女孩一听,笑了,把两只手从背后伸出来,每只手都握着一支蜡烛。小女孩甜甜地说:“这幢楼刚刚使用,有时会停电,我妈妈怕你们没有准备,就让我给你们送两支蜡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参考译文
真诚的魅力
你发现了吗?在这大千世界里,任何生灵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它的真、它的善和它的美。清晨,微风拂过那枝头的点点茸茸绿色,淡淡的笑靥。与墙头上的夹竹桃一起,似唱响生命中最明快的乐章——真诚。这便是大自然毫不虚假的美,是质朴、真实的本质。这“美”便在于“真诚”。
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哎,真对不起!踩着您了!”“没关系,没关系!”被踩着了是常有的事,有时还挺疼,但这不打紧,因为有那句悦耳的“对不起”。也许这是一句很轻很轻的话语,可分量却是沉甸甸的,你会感到对方发自内心的真正歉意和诚挚的问候,心里仅存的怨气便宛如云烟散去。听,“对不起!”,“没关系!”这就好象灵魂的自白,除尘起般扫去心灵上不纯洁的灰尘,让人变得水晶般剔透、无暇。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好说难觅。其实最常见的真诚便是在和朋友们相处的日子里。一个眼神、一分微笑,甚至是一张小小的字条,都可以让人无比欣喜,因为那里面包含了太多的坦诚与希望。
那天体育课,当蒋禾扶起我并掰开我的手时,那从手指里涌出来的鲜血染红了地面,样子真是可怕极了。在医务室里,我害怕的放声哭了,蒋禾不顾一切的用手巾帮我擦血,一面说着安慰我的话。在上药时,她怕我疼,就紧紧地抓住我的手……出了医务室我才知道,蒋禾的衣服已经变成红布条了。第二天早上,我在蒋禾面前放下了一张洁白的卡片,上面用黑笔赫然写道:“在最困难的时候,你不顾一切,地帮助了我,真诚就是你的全部。”蒋禾看着,一脸灿烂。她的笑容似乎在说:“友谊、欣喜和真诚,便是你我。”友谊像是一朵娇嫩、易碎的花,需要我们用热情培育,用真诚来浇灌,才能长久地、美丽的开放下去。
友谊的花,她的名字固然叫真诚。而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真实的面对别人,才能有所收获。试想,如果学习中有了害怕对方超过自己的思想,那真诚将不复存在。我和蒋禾之间从不隐瞒什么,总能想着能为对方做些什么。我们并不互相迁就,只是在学习上加紧了竞争,为一个问题争论得脸红脖子粗,为对方的进步欣喜,为自己股足劲儿……我们是学习中的竞争对手,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以坦诚相对,以真实的自我来对待对方。我们在感受真诚的同时,也可以好好地自我反省。
现在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都是因为没有真正以灵魂对待对方,对待生活。真诚是什么?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成一堵厚墙的话,那么,真诚便是打开窗户的钥匙,耀眼而珍贵。真诚是什么?是美好,是欣喜,是希望!
来吧,以真诚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打开心窗,感受真诚
本题解析:这则材料通过讲述一对新婚夫妇和小女孩的戏剧性的故事来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立意:
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有爱心,关爱他人,温暖社会。
做事不能盲目揣测,要有事实根据
凡事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
用真诚化解冷漠;懂得替别人着想
用善良消除隔膜;助人岂可怕麻烦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陈忠实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莫言在《红高粱家族》前献词道:“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惟尚飨!”
同学们,小说里自有乾坤,小说里自有风情,小说愉悦着我们的身心,小说也指引着我们的人生。
请任选一部或几部中国优秀小说为话题,结合上面材料,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话题作文,要求任选一部或几部中国优秀小说为话题,写一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的“三自”作文。这样的话题作文写什么,这离不开对所给材料的分析:张爱玲表达是是对人生的感悟;陈忠实则表达了自己的小说观,要有思想的厚度;莫言则以客观的理性的态度审视民族、审视历史,具有祭奠祖先、供奉先烈的神秘感和神圣感。这三个材料后,命题者还给了一个提示语,也值得关注:小说里自有乾坤,小说里自有风情,小说愉悦着我们的身心,小说也指引着我们的人生。材料与提示语,可相参读。当然,如果材料看不懂,抓住这个提示语也可。这样的一些分析,解决了我们作文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文章的立意的问题。
立意要鲜明集中,可上述分析的若干个中选取其中的一个来集中写,最后是在其中再去切分一个小的角度来写。但要注意的是,对于材料,一是中国优秀小说,不能选外国小说;二题一部或多部中国小说都可以,但都是集中谈一个论题。
点评: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①整体性原则。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但它在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②多角度原则。很多材料包含两个或更多含义,因此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很快列出由材料中引出来的观点2~5个,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写。③明限制原则。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限制性非常强,必须要明确材料题旨来确定立意。④倾向性原则。有些材料,客观地叙述一件事,说明事物或现象,不带命题人任何主观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有些材料则正好相反,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