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四)

时间:2017-08-22 11:50: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拒绝盲从,拥抱理性
马云曾经说过,“盲目从众,将引你走向深渊”。的确,正是由于盲目的从众心理,这只蝇子丧了命,倘若它没有盲从,而是更改思考,就可保全性命。由此可见,盲目从众是可怕的,我们要拒绝盲从,运用自己的理性看待事物。
拒绝盲从,拥抱理性能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人云亦云,非真我也,恶之”。韩寒也说过,“抛弃盲从,活出处自我,才是真正的人生”。由此可见,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在最近的“抢盐风暴”中,一人抢购得三多斤盐,最终还是在亲朋友邻的帮助下,才得以低价卖出,最终损失了数万元,由此观之,盲目从众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危害。盲目从众会冲晕我们的头脑,使我们丧失理智。所以,只有我们都拒绝盲从,都拥抱理性,我们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拒绝盲从,拥抱理性能让我们年自己的处境。李嘉诚说过,“任何时候都不可盲目从众,无论顺境逆境,盲从的结果都是失败。”正是由于李嘉诚从不盲目从众,他总是保持更改的头脑,看清自己的处境,审慎运行,最终才得了巨大的成就。试想,如果仅仅是盲目从众,不做理性的分析,那么就等于丧失了自己的思想,又怎么能够做出一番成就呢?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保持理性,看清自己的处境,再做出符合实际的决策,只有这样,才会避免错误,取得一番成就。
拒绝盲从,拥抱更改能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美国著名收藏家诺曼·伍德与他人不同,他的藏品都是大师笔下的残画,而并非完整的画。他在华盛顿举办展览,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正是由于他没有盲目从众,而是反其道而行,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伽利略因为拒绝盲从,最终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载入史册;爱因斯坦因于拒绝盲从,创立了相对论,获***奖;央行行长周小川因为拒绝盲从,提出“世界币”,受人尊敬。由此可见,只有拒绝盲从,提出“世界币”受人尊敬。由此可见,只有拒绝盲从,拥抱更改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让我们拒绝房价黑暗,拥抱更改的阳光;让我们拒绝盲从的苦涩,拥抱理性的甘甜:让我们拒绝盲从的冲动,拥抱理性的睿智,让我们拒绝盲从,拥抱理性,迎接成功。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故事性材料,有起因,有过程,有结果,立意就显得简单了。  
立意——起因:无意识的行为比有意识的行为造成的伤害可能更大。过程:顾此失彼,千虑一失本是人性的弱点。结果:面对困境,懂得适时调整自我方为大智慧;行为虽小,影响却大,人类应该检敛自我行为;人类的活动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而应保护、不惊扰自然为前提;……  
立意示例: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盲目和理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有一幅画,画面上有四盏灯,每盏灯的后面有一句话:
第一盏灯最亮?——我有一个想法,去做!
第二盏灯略暗?——可以做吗?试试看吧。
第三盏灯昏暗?——周围的人都不赞成去做,很难吧?
第四盏灯最暗?——既然这样,那就算了吧。
其实,这四盏灯都有可能出现在我们心中,你怎么选择呢?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道作文题属于“新材料作文”,只是这个材料是用文字叙述的漫画而己。考生需要关注的是“你怎么选择”,可以进行多角度思考。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四盏灯”都说了什么。“我有一个想法,去做”敢作敢为;“可以做吗?试试看吧”,谨慎小心;“周围的人都不赞成去做,很难吧?”缺乏自信;“既然这样,那就算了吧”选择放弃。“灯”的亮度应该是“信心指数”,进而体现为“行动指数”。所以,只要围绕着“信心”、“尝试”、“想法与行动”等方面来写就应该算切合题意,作文中是否出现“灯”这样的材料都可以,因为这里的“灯”只是一个比喻,一种象征。
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盏“灯”来写,也可以选择多盏“灯”来写,选择多盏“灯”来写,其中心、观点却只能有一个,这就需要有一个中心将它们统一起来,需要站得更高。否则就成了观点的“罗列”,泛泛而谈,即使写成“文章”也不容易出彩。
应该说,。面对生活,“这四盏灯都有可能出现在我们心中”,如果是一盏灯常常出现,那就可以看出你的个性和行事的风格了。那么,这种“个性和行事的风格”有没有需要反思的地方呢?其反思的深度应该就是这篇文章的深度。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深入思考:“我有一个想法,去做!”是否冒失?“可以做吗?试试看吧”“试试看”有什么不好?“周围的人都不赞成去做,很难吧?”大多数人的意见也许是对的。“既然这样,那就算了吧”,都已经“这样”了,还不“算了”吗?四盏灯只是四个切入的角度,灯的“亮度”应该不是作文立意高低的标准,关键还在于你的认识,你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请以“生命里的阳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700字。(40分)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


参考答案: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原点”无处不在,“原点”可以是道德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要求:根据以上文字,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回到原点
生活就像一个画在坐标轴上的圆,圆心在原点。我们顺着这个圆的轨迹转啊转,有的人半径越走越小,离生活的原点越来越近;有的人却把半径越走越大,离生活的原点越来越远。这个原点是什么?是情感。我们不断奋斗与拼博,获取知识、财富、健康等等,不都是为了让自己在情感上多满足一点,多点幸福感吗?
情感是原点,是坐标中心,可生活怎么就离它越来越远呢?学生埋头苦读,眼里充斥着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对他人与社会却渐渐变得冷漠;父母拼命赚钱,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生活,与孩子的交流却少得可怜;白领日夜加工,为事业拼博,却快要连回家的路都忘了……太多的欲望,让我们有了太多的渴求,太多的渴求给我们带来了太大的压力。沉重的负担让我们只顾埋头前行,或许我们连回转身看一下原点的勇气都没了,因为我们恐惧于发现我们离它是多么的远!
但是,当家变或只供休息的旅馆,当朋友变或只是过节时互相问侯的对象,当家人变或同一屋檐下的“室友”,当关爱只意味着给钱,当成功只意味着升职,当我们把一切的情感都物化时,我们与机器人何异?或许我们可以用楼房车子暂时掩盖自己的空虚,或许我们可以用灯红酒绿的生活暂时藏起自己的孤独,可总有一天,远离原点的生活失去了回心力,便会把我们甩得远远的。所以,还是回到原点吧!还是关注一下自己的情感吧!
回到原点,不是放弃一切名利,不是退出所有奋斗,而是让我们谨记追逐名利,拼博奋斗的目的,当物质的东西与情感相冲突时,应注意生活的原点是情感而不是物质。学生埋头苦读时应带有社会责任感,对他人与社会具有人文关怀;人们工作奋斗时应关注亲情、友情、爱情,真正让自己的心饱满和充实起来;甚至人们在准备犯错时,也应明白之后的愧疚所带来的痛苦,是多少物质都无法遮盖的。这样,我们才能回到原点,回到生活坐标的中心,回到生活的根本,这样,我们也才不致于生活得那么痛苦。
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广东省提出要建设幸福广东,在经历了GDP的迅速增长后,广东开始关注人们的幸福感,关注人们的情感,这样,也正是回到生活的原点啊!
但愿在这样的潮流下,普罗大众也能开始关注自己情感生活,把自己生活的半径越拉越小,最终回到生活的原点吧!


本题解析:“原点”本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出发的地方,道路的起点,长河的源头。在这里, “原点”又是一个数学概念——坐标的中心;同时还是一个哲学概念——事物的根本。因此,审题时首先要将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导语“可以是……”这几句话,从四个方面对“原点”做了阐释和引导:
道路的起点——空间的;
长河的源头——时间的;
坐标的中心——时空的、多维的、正反的;
事物的根本——事理的、哲学的、价值观的。
“原点”可实指,也可通过引申,比喻等手段获得虚指意义:
道路的起点——事业早先的开始
长河的源头——历史曾经的开端
坐标的中心——白纸一般人生的童年
事物的根本——事物的原本状态,如:植物的生命由生到死、月亮东升西落引发潮汐……
导语提示让考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又能让优秀的考生获得更多更深入的启发,能更好地发挥水平。
所以,根据提示语,我们可以切入一个相对熟悉的角度,生活的原点、感情的原点、生命的原点、人性的原点、思想的原点、心态的原点、历史的原点……比如,可写人生事业学业方面,回到原点,重新出发;可写企业团体民族方面,回归原点,重头再来;可写面对成功,淡然处之,以再回原点的勇气,争取更大的胜利;可写面对灾难,挺起脊梁,不怕回到原点,来个凤凰涅槃式重生……
第二,要弄清题目——“回到原点”。
这是一个动宾结构,重点是“回到”。显然,命题者的意图是要考生结合“生活体验和认识”,谈如何“回到原点”。
“回到”,指返回并到达原来所在地方,或(情况发生变化后)恢复到原来状态,又指的是根本或开端,“点”指一定的位置。
“回到”,就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成长与认知来说话,避免不着边际任意发挥。考生据此可以较快入题,写出有一定思想性、真情实感的东西,将人生积极向上,奋发向上的东西辩证地、有效地提炼出来。
明确题意后,考生在写作中,既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辩证立意。在具体内容上,“回到原点”可以是一种反思反省后再出发的大智慧,也可以是一种调整策略或力量后的再出发、再冲刺,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处事艺术;还可以是表面上写一种重复或位置复原,其本质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比如,可写成夹叙夹议的文章——做一件事,遇到挫折后回到起始处,思考原因找出解决方法,进而上升到人生抉择,如果遇到人生逆境的时候,应该回归初始阶段谋求突破;也可按照“原点是什么——为何要回到原点——怎样回到原点”的思路写一篇议论文,可侧重“为什么要回到原点”,也可以侧重写“怎样回到原点”。例如,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正直、善良、奋斗的进取之心。比如李娜,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处于巅峰状态,又要向新的目标进军。法网冠军既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同时也是一个原点。
另外,命题者还有一个意图显然是引导考生关注社会人文、道德风气,关注社会时政、思考生活。所以,要想写得出彩,就应该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思考。比如,可以就生活中的具体话题如自然环境回到原生态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物质丰富的今天,人的精神和道德应该回到本真的状态;还可以写个人迷失后,如何找回自己本来的位置;可以对当前社会风气、人的情感、社会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应该如何去做,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据相对论的理论,一切事物都随着时间变化,时间是延一个轴无限延长却不能倒转,那么事物也无法倒转,空间是一个圆,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到原点一次,但没人知道它的周期。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无法回到原点的。但本题命题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求探讨“能不能回到原点”,而是要求“如何回到原点”。因此逆向立意需要谨慎。
综上,考生可从下面角度去谈“回归原点”的认识:
1.一个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最终回到生命的原点。生命的价值何在?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2.人性本善,由于不良环境的影响,沾染了恶习而误入歧途,是如何通过自我救赎,回到了原点。
3.原本默默无闻,经过自身的奋斗取得了成功,却在鲜花和赞美声中迷失了自我,几经挫折后,如何冷静反思,最后洗净铅华,返璞归真,回到原点。
4.本是饱学之士,却被世俗所累,被名利所牵,荒废满腹才华,最终幡然醒悟,回归正道,回到原点。
5.一段美好的感情,伤害了,彼此冷漠,你用你的真诚去修复,那份感情回到了原点。
6.在人生旅途中,我们都在不断赶路忘记了出路,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在睡梦中解脱清醒的痛苦,思想和情感流浪在灯火阑珊处,去不到终点,回到原点。
7.你从某处出发,又回到了这个点,也算你回到了原点,可此时的原点却变成此刻的原点,而非你走时的那个原点,所以我们往往不能把希望给予未来,把握好现在最重要。
8.对事物的认识可能因听信了谣言,或受到他人的蛊惑,出现了偏差,后自身醒悟或他人点拨后,纠正了错误,回到了原点。
9.研究某种学问,由于思想理念错误,或者方式方法不对,最后自我修正后,回到了原点。
10.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文明国度,在社会转型中,出现社会不公,道德滑坡,人性缺失等现象,如何通过道德约束和法治建设,回到原点。
11.一段历史,被人遗忘,甚至被扭曲,被颠倒,最终被打捞,被唤醒,被还原,最终回到了原点……
总之,今年广东高考作文给考生较大思维空间,写作内容较宽泛,让考生有话说,不容易离题,但拿高分也不容易。关键是选择的角度是否切入考生的内心世界和当下社会生活,构思立意是否出奇出新。同时,考生必须对问题进行理性的、冷静的思考,要求有一定的思想水平。这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并且不容易被“套中”题目,比较能够拉开考生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说,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去认知“回到原点”,是取得立意高分的不二法门。考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次钱学森作报告,台下一位老人举手发言,引发两人的激烈辩驳。事后在场的冯·卡门对钱学森说:“你知道刚才那位老人是谁吗?”钱学森摇头。冯·卡门说:“他就是冯·米赛斯啊。”钱学森才知道,自己激烈反对的竟是大名鼎鼎的力学权威。冯·卡门面露诡谲地问:“如果你知道他是谁,还敢和他辩论吗?”“怎么不敢?”钱学森回答,“在学术问题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您一贯教导我的嘛。”无独有偶,有一次冯·卡门看钱学森论文,认为其中的观点有错的,钱学森始终坚持自己的见解,冯·卡门大发雷霆,把钱学森的文稿也扔到地上,拂袖而去。第二天凌晨,钱学森听到门铃声打开一看,原来是冯·卡门先生!但见他紫涨着脸,迫不及待地声明:我想了一夜,终于搞明白了,昨天你是正确的,而我错了。说罢,深深地给钱学森鞠了一躬。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