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1:50:44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向中学生推荐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三十本中外名著。请在你比较熟悉的中外名著(不局限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两部作品中,任选自己感兴趣的两个人物(例如保尔?柯察金、孙少平,潘金莲、安娜?卡列妮娜,林黛玉、简?爱……),并以自己感兴趣的两个人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立意自定(3)标题自拟(4)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写想象作文必须有灵活的头脑,活跃的思维。写这类话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想象大胆。人(包括一般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活动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也束缚着人的思维。而要想使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延伸、人物复活,就应该学会“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凭着想象的神奇力打破时空界限,把不同时代、民族、地域里的人物编织在同一个故事框架中。(2)故事新奇。“故事新编”类想象作文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在“新”字上有突破。考生要在原故事和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大胆地创造性的编写新故事,描写新环境,塑造新形象,表达新思维。叙述视点的选择、情节的设置、结构的安排都要力求“新奇”。(3)描写精细。中学生写想象作文存在“重情节,轻细节”的毛病,其实,作为叙事类的作文,如果没有富于情感和思想内涵的细节描写,往往难以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例文]?
边塞奇葩
木兰独坐织机,轻轻叹息:可汗的军贴、阿爷的白发,边境的烽火、亲娘的热泪,肆虐的敌寇、沙场的寒光,献身的将军、流离的百姓。一遍遍,在眼前映现。
昭君青灯孤影,一夜无眠:后宫的寂寥、和亲的艰险、异域的清冷,戍边将士的苦战、无辜父兄的喋血,汉与匈奴血腥的厮杀、两国永久的安宁。一幕幕,频频跳动。
木兰将自己的心愿诉于亲娘。“木兰,你是不是发了疯,怎么说话这样荒唐?”娘一脸惊诧。木兰不听,拉着父亲来到后花园比武较量,终于令老父捋须称赞:“木兰儿啊,你的武艺确实大有长进,可你一个女儿家……”父亲望着木兰,目光中充满了爱怜。
一只孤鸿从后宫飞过,洒下两滴清泪,扇动着沉重的翅膀飞向大漠绝域……
昭君去见汉元帝,令龙颜大惊。汉元帝没有想到后宫之中竟如此窈窕红颜,纵有千般懊悔,也无法改变诺言……和亲的队伍缓缓北上,待嫁的少女举目无亲……漫漫黄沙中,一茎枯草随风飞扬。
木兰改名木棣,见了元帅,领兵西去。燕山脚下胡骑啾啾,朔风之中金柝悲鸣,星月之夜冷光闪烁,经历无数黑云压城的险境,更有金鳞向日的豪情。无数惊心动魄的拼杀,单枪匹马的苦战,胡人再不敢南下牧马。遥遥边境上,猎猎寒风中,绽放着一株黑色玫瑰。
昭君开始了漫长的异域生活。纵有呼韩邪单于的爱怜,也难敌异域的寂寞、无助、排挤、念亲的愁绪。紫台遥遥,山关无极,大漠空旷,黄昏茫茫,只有昭君能解其中蕴含的孤寂。人在异域他邦,心系“和亲”使命,思乡愁绪,化为皎洁月色,求和情结,凝成胡琴旋律。真情所至,金石为开。呼韩邪“穹庐夜月听悲笳……款塞称蕃属汉家” (款塞:叩开塞门)。
十年后,木兰回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木棣是女郎,传遍大街小巷,人皆惊叹:花将军,乃女中豪杰!
昭君已逝去了,独留青冢向黄昏。多情的琵琶奏出的动人旋律在历史的上空久久回荡,边塞大漠飘溢着栀子花的幽香。从此,大汉、匈奴干戈化玉帛,血脉两相融。
刀光剑影里,木兰尽显巾帼风采;大漠穹庐边,昭君促成民族和解。
两朵奇葩灿然开放,花香馥郁,浸透了悠长的历史。
[点评]作者采用了“双轨式”结构,将两位不同性格女性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分合自如,起结得体。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人物当时和对后世的影响,挖掘深刻,立意高远。另外,选材详略得当,体现了驾驭材料的能力;语言富有诗意,具有很强的抒情色彩。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泄露了诸神之父宙斯的秘密,甚至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西西弗斯因之遭受了天谴,诸神命他日夜无休地推滚巨石上山。到了山顶之时,巨石会自动滚落下来。诸神认为,没有比这种徒劳无功和毫无指望的劳役更为可怕的刑罚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西西弗斯每一天都还是那副不屈的姿态。
终于有一天,西西弗斯却在这种孤独、荒诞、绝望的生命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意义——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动下散发出一种动感的宏大的美妙,他与巨石的较量所碰撞出来的力量,像舞蹈一样优美。他沉醉在这种幸福当中,以至于再也感觉不到苦难了。当巨石不再成为他心中的苦难之时,诸神便不再让巨石从山顶滚落下来。
三百年前,德国哲学家康德为他的学生们讲述这个故事时说:“西西弗斯的命运就是人类生活的隐喻。这不是一个哀叹命运的故事,而是一个赞美英雄的故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战胜命运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自传体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就是伟大作家——海伦。小说主要讲述了海伦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但是很不幸运,她一出生就双目失明了。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靠着自己的努力,攀登上了科学的高峰,终于成为了伟大的作家。
读着读着,我的脸火辣辣的,头不由自主的低了下去。与海伦相比,我实在是惭愧。记得那一次,我考试考砸了,被父母骂了一顿,和朋友翻脸了,又被老师责怪。当时,我觉得这个世界好灰好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了,甚至想放弃自己,自暴自弃。
而海伦呢?双目失明,学习上有困难,靠着盲文,摸了一遍又一遍,在脑海中想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想出为止。生活上,看不到东西,走了一次又跌倒了一次,直到让自己熟悉为止。她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但是没有退缩,凭着她惊人的毅力,登上了文学的高峰。对于一个盲人来讲那是何等坎坷的路啊!
与海伦相比,我觉得自己的痛苦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天壤之别。与她相比,我的痛苦算什么?简直就是比尘埃还小。我,一个健全的人;海伦一名失明人士。与她相比,我觉得自己是多么幸福,同时,我又觉得自己是多么渺小。
在人生中,我们遇到的那些不如意的事,真是多得数也数不清,算也算不完。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常有八九。”哪一个人,从一出生开始,作啥事都会顺心顺意?没有。在芸芸众生中,我们就像在行驶一只小船。避免不了有时会遇上风暴,撞上大浪。但是你不要因此而害怕,那风平浪静的环境总会来到你身边的,那刮风下雨的劣境也总会逝去的。
假如,海伦一出生,就因为那小小的缺憾而放弃,而自暴自弃的话,那么,她还会成为作家吗?一个出色的作家还会诞生吗?
在漫漫的人生途中,那些不快乐,不顺心的事就像一颗颗小小的拌脚石,走在人生路上,难免会被石子拌倒在地上。一不小心跌倒了不要紧,关键是你如何去面对这小小的挫折,只要你重新爬起来,再继续走,忘掉之前那不愉快的事情,想着自己的前途是那样快乐,那样充实。这样,你的人生旅途一定会无比光明。
加油吧,同学们!努力在这人生路途走下去,幸福和光明的生活正在前面等着我们,离我们不远呢!
本题解析:
立意举隅:
关于命运:你屈从命运,命运就主宰你;你反抗或战胜命运,命运就被你主宰,你也就超越了命运。
关于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着本身,而是怎样活着,有意义、有尊严、的幸福感地活着。
关于人生的苦与乐:快乐源于发现;快乐源于创造;快乐在心;快乐是自己赋予的。
关于不幸与幸福:西西弗斯的幸福不是没有苦难,而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的幸福不是苦难给的,而是苦难中的自己给的。
关于人生的智慧和辩证法:西西弗斯的石头,是悲惨的源泉,也是重获幸福的踏板。因为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关于拯救:笛卡尔说过,你不救人,也不能被救,但你尚可自救。
关于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心态):承认命运,直面命运,但要蔑视命运,反抗命运,战胜命运。如果西西弗斯下山推石在某些天里是痛苦地进行着的,那么这个工作也可以在欢乐中进行。
关于过程与结果:人生的结果是固定的,宿命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是人生的区别和人生的丰富,则全部来源与过程。有人说“怎么过还不是一辈子”,但一个“怎么过”却定义着人生的不同形式,不同追求,不同意义。西西弗斯的故事证明,在人生的厄运中,用积极的态度造就积极的过程,积极的过程赢得积极地结果。
参考题目: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战胜苦难,迎接成功
我命由我不由天
永不屈服,决不放弃
弱者的逆袭
苦中作乐,笑对人生
苦难中,我们自救
直面艰辛,抗击厄运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建校200年来,西点军校始终以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走在美国军事教育的前列,成为其他军官学校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西点精神有多种表现,其中一点表现是优胜劣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鼓励学员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永争第一,把那些学习不够努力、德行不够好的学员淘汰出去。这一竞争机制使西点学员的淘汰率保持在25%~30%左右,保证了西点毕业生的质量。……跨入第三个100年后,西点军校正以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去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要求准确把握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材料二: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
材料三: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几乎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态度和追求上,有人说,志当存高远;有人说,平平淡淡才是真;还有人说,我们不避平凡,却不可平庸。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阐述你的观点,表达你的看法。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志当存高远
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说:“砌砖。”第二个说:“赚钱。”第三个说:“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人还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诸葛亮的一句至理名言“志当存高远”。
第一个工人立志太低,简直可以说是无志。建房工人只为“砌砖”而砌砖,心中无既定目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怎会建成漂亮的房子?第二个工人立志也不高,建房只为“赚钱”,未免偷工减料,敷衍塞责,更不能建成像样的房子!
常言说:“立大志者,得中志;立中志者,得小志;立小志者,不得志。”前两个工人的立志都这么小,难怪他们到头来还是普普通通的工人。
高尔基曾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能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一个人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才有可能去为之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才有可能走向成功的彼岸。纵观古今中外,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具有坚定志向和远大抱负的人。
毛泽东早在学生时代就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他有“三个不谈”:不谈家庭琐事,不谈金钱,不谈情说爱。正是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使得毛泽东成为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导师、领袖。
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这个志向鼓舞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爱迪生因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大哭一场,立下了“长大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业”的宏志。这宏志使他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陈景润上初中时就立志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个志向鼓舞他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上取得超人成果,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事实雄辩地说明了立志的重要。如果像前两个工人那样,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缺乏崇高的生活目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永远也不可能成材。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生活无目的,就如航海无罗盘。”这句话道出了第三个工人成材的秘诀。我们这一代人是跨世纪的建设者,是未来事业的开拓者,岂能胸无大志,碌碌无为,虚度年华?
无志者,万事空;有志者,事竟成。青少年时期,是我们学习、立志的黄金季节。第三个工人尚能立志成为建筑师,我们何尝不能立下远大志向,不畏劳苦,发奋学习,勇于登攀,成为21世纪的“建筑师”呢?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十分简单,列出了几种人在人生态度和追求上的看法,学生可以择其一作为观点立意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