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8-09 23:16: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亨②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④,今乃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⑤,拜全椒长。政有恩惠,百姓怀感。刺史,太守行部,狱无系囚,人自以得所。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后以病免。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平再迁侍中。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后汉书?刘平传》)
【注】①政教:政令规章等。②享:通“烹”,煮。③属:刚才。④烈士:此指忠勇正直,坚忍不屈的人。⑤服阕:指服丧完毕,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汉代任官者遭父母亡必须离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属与贼期 期:期限
B.贼乃敛兵止敛:搜刮
C.冒白刃伏萌身上冒:冒险
D.狱无系囚系:关押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仲为贼所杀困顿不知所为
B.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C.常闻烈士,今乃见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
D.所至皆理不知所问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具体表明刘平“重诚信”“尽忠义”的一组是?(?)
A.平抱仲女而弃其子。平扶待其母,奔走逃难
B.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C.常闻烈士,乃今见之。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
D.“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扶清萌丧,至其本县。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从文中可以看出,刘平是封建时代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推至诚,明信义,奉孝养,行德政 。
B.本文主要记载了刘平的三件事情:战乱逃亡,养弟女,弃己子;荒野遇贼,俟母食毕,如约诣贼;太守遭难,舍己为人,送丧到家。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刘平善于治理,政绩突出的一面:他任郡吏,属县有贼,所至皆平;任全椒长,以德役民,政治清明,百姓感恩,皇帝颁布诏书,他才离职而去。
D.全文从德、信、能、绩等不同的方面折射出了刘平的一生,特别突出了他居难而操守不改,处变而笃行节义的精神,而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
小题5:把文中画先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4分)
??
(2)贼人见其至诚,哀而遣之。(2分)
?
小题6: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3分)用“/”给文中带点波浪线部分断句。(每断对2处给1分,共3分)
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
小题1:(1)凭着我们现有的力量,不能同使两个孩子活过来,刘仲不能因为这样而没有后代。(4分,译出大意给1分,“力”、“类”、 “可以”各1分。翻译时要抓住关键词“力”和“类”,“力”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根据现有的力量”、“类”是“后代”的意思。另外,句中“可以”不可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可以”,它是两个词“可”是“可以”、“能”的意思;“以”是介词,是“因为”的意思,“以”后省略宾语“之”)
(2)贼人见他极为真诚,同情并放走了他。(2分,译出大意给1分,“哀”、“遣”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D(A期:约定。B敛:收起。C冒:顶着,冒着)
小题1:A (A前一个“为”是介词,表被动;后一个“为”是动词,做。B两个“于:均为介词,可译为“在”C乃,均为副词,可译为“才”D两个“所”均为代词,组成介词结构。)(3分)
小题1:D(此题要求筛选出与“刘平‘重诚信’和‘尽忠义’”两个方面有关的信息。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应当是:将所给的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A组上句主要表明刘平重兄弟情义,与“重诚信”有一定的距离;下句是表明刘平奉孝道,讲信义,不能表明“尽忠义”。B组上句亦是表明刘平重兄弟情义而不顾念己子,与“重诚信”持不上钩;下句通过“饿贼”的所感和所为,表明刘平重诚信,与题干“尽忠义”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也持不上钩。C组上句是“饿贼”称赞刘平的话,不是“重诚信”的具体表现;下句写刘平身陷困境时愿意用自己代替府君,符合题干“尽忠义”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D组上句既有刘平重诚信的表白,又有“还诣贼”的践约行动,符合题干“重诚信”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下句写孙萌死后,刘平为其发丧,并护送孙萌的遗体回到他的家乡,符合题干“尽忠义”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综上所述,D组两项完全符合题干的要求,故此题的正确选项为D)(3分)
小题1:C(“后皇帝颁布诏书,他才离职而去”将对象搞错。原文是说刺史、太守到全椒县巡视时,看到那里政治清明而无所问,便只好颁布诏书后就离开了,并非刘平离职而去。)(3分)
小题1:略
小题1: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平字公子,是楚郡彭城人。王莽时担任郡吏,政绩显著。那以后,每当下属的县里有强盗进犯,就让刘平去守卫,他所到的地方都能平定,因此全郡的人都称赞他的能力。
更始年间,天下大乱,刘平的弟弟刘仲被贼人杀害。后来贼人又突然到来,刘平搀扶侍候着母亲,奔走逃难。刘仲的遗腹女儿才一岁,刘平抱着刘仲的女儿而放弃了自己的儿子。刘平的母亲想回去抱刘平的孩子,刘平不同意,说:“凭我们现有的力量不能同时使两孩子活下来,刘仲不能因为这样而没有后代。”于是离开而不再顾惜自己的孩子,和母亲一块躲藏在野地中。刘平早晨出去寻找食物,遇到了饥饿的贼人,贼人将要烹杀他。刘平叩头说:“今天早晨替老母亲找点野菜充饥,老母亲还在野地里等我的食物活命,希望能先放我回去,等到让母亲吃完饭,回来再受死。”于是流泪哭泣。贼人见他极为真诚,同情他就放走了他。刘平回去,等到让母亲吃完饭后,就告诉母亲说:“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于是就回去找到贼人。贼人都大惊,对他说:“经常听说忠勇正直之人,今天才见到,你走吧,我们不忍心吃掉你。”于是,刘平得以保全性命。
建武初年,平狄将军庞萌在彭城^造**,打败了郡守孙萌。刘平当时又在担任郡吏,顶着刀剑趴在孙萌身上(为他遮挡),身上遭受七处刀伤,身陷困境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大声哭泣着请求说:“我愿意用自身代督郡守。”贼兵于是收起兵器停止作恶,说:“这个人是义士,不要杀害他。”就散去了。孙萌伤势太重一时断了气,过了一会儿苏醒过来,渴了找水喝。刘平就倾尽自己的伤口的血让他喝。过了几天,孙萌终于死了,刘平才包扎好自己的伤口,为孙萌发丧,并护送孙萌的遗体回到他的家乡。
后来刘平被举荐为孝廉,被授予济阴郡丞的官职,太守刘育非常看重他。正赶上刘平遭父丧而弃官,守丧完毕,被授予全椒县长官的职务。政绩有恩惠,百姓对他心怀感激。刺史、太守下来巡视,见监狱里没有关押的囚犯,人们都认为自己各得其所。刺史、太守不知道问什么好,只好颁布诏书后就离去了。后来刘平因为有病被免官。
显宗初年,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推荐刘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他们到朝廷后都被授予议郎的官职,并多次被皇帝召见。刘平两次升迁,升为侍中。他在位八年,因年老多病而上书告老还乡,死在家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 ]
A、以其无礼。?
B、以乱易正,不武。
C、敢以烦执事。?
D、越国以鄙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加粗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 ]
A.①臣进退,实为狼狈? ②报养刘日短也
B.①击沛公于坐,杀之? ②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C.①臣供奉无主,辞不赴命? ②但刘日薄西山
D.①子无称? ②项伯夜驰之沛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
仁宗即位,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议遂定。坐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数月,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殊以《周官》后服对。
陕西方用兵,殊请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悉为施行。
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人权幸皆不便。孙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而殊尝被诏志宸妃墓,没而不言。”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坐是降工部尚书,知颖州。然殊以章献太后方临朝,故志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辅臣例宣借者,时以谓非殊罪。
  逾年,病浸剧,乘舆将往视之。殊即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特罢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
(选自《宋史·晏殊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听政权:权且
B.范仲淹以教生徒延;邀请
C.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利规:规范
D.以不视疾为恨:遗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帝爱不欺可怪也欤
B.延范仲淹教后生焉用亡郑陪邻
C.当世知名士蚓无爪牙
D.宸妃生圣躬天下主窃大王不可取也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晏殊推进贤才的一组是(?)(3分)
①延范仲淹以教生徒?
②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
③及为相,益务进贤材?
④欲因群材以更治
⑤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晏殊小时被誉为神童,并被张知白举荐给朝廷。在廷诗中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受到皇帝的称赞。
B.晏殊行事很谨慎,仁帝即位后,他用“垂帘听政”的办法解决了大臣丁谓和曹利用之间的争端。
C.晏殊很注重向朝廷举荐贤能的人才,当时名士范仲淹、孔道辅等人都是他的门生,并都受到了他的举荐。
D.晏殊重病期间仁宗曾亲自探问,但不久晏殊病逝,引起仁宗深深痛惜。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7分)
(1)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3分)
?
(2)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4分)
?
(3)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3分)
?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D
小题5:(1)向太后奏事的大臣,需隔着帘子汇报,使太后在帘子内听政,不能看到他们是谁。(得分点:群臣奏事太后者,定语后置句式1分;其他两小分句,句意通顺,各1分。)
(2)晏殊平日喜爱交游贤士,当世知名之士,比如范仲淹、孔道辅,都出自晏殊门下。(得分点:平,平日,平素;好,喜爱,喜欢;其,代他,指晏殊各1分,句意1分)
(3)我是老毛病犯了,马上就要好了,不值得让陛下担忧。(得分点:疾,病;行,将要,就要;愈,痊愈,好的意思,)
(4)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5)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本题解析:
小题1:采用假设法与代入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测词意。规译为获取更为合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可采用联想推断法,更多为联系上下句推断其逻辑关系,即代入原文是否合理。再者还可通过其在文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词义。也可根据对偶、对比、并列等结构特点来推类词义。
小题2:本题要联系原文,一一分析推断。A项第一个是代词,代晏珠,第二个是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B项连词,来;C项第一个助词,的,第二个是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第一个为是做,第二个是认为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因虚词一词多义性,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语境意义不同。所以答此类题,可采用如下方法:1推断语境,2关照全句,3观察句位,4分析搭配,5代入检查。最后达到语意畅通则说明正确。
小题3:①说的是请范仲淹教学生,④说的不是宴殊。⑤与其他人一起被任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答此类题读题时关键,在明晰题意的基础上,一项一项的排除即可。
小题4:
点评:本题比较难。此类题有的是对原文的理解,有的是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答此类试题
阅读是基础,排除是手段。抓住设置的“人物”不对号,侧重点有所偏移、张冠李戴等常见
设误类型,一一与原文进行对照排除。
小题5: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得分点:群臣奏事太后者,定语后置句式1分;其他两小分句,句意通顺,各1分。(2)得分点:平,平日,平素;好,喜爱,喜欢;其,代他,指晏殊各1分,句意1分(3)得分点:疾,病;行,将要,就要;愈,痊愈,好的意思(4)得分点,日名词做状语,一天天。知通智。(5)是故译为因此。师之所存也是判断句。
点评:本题比较难。翻译时要注意三点:一要以直译为主,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二是切记要把翻译的句子与原文结合在一起理解,莫断章取义。第三,照应文言句式和语气。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
罢弈文
清 俞长城
二客弈于庭,息机子从旁观焉。其始也局既布,二客悠然,喜怒不形。未几,争数子,皆瞪目凝视,惟恐失,若强敌在前,誓不返顾也。已而,胜负分,胜者喜,败者怒。如是者再三,局乃竟。于是计其子而较多寡焉。喜者恬然,怒者释然。
明日闲暇客复来局布若畴昔息机子乃谓客曰畴昔之局其始也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者欤?”曰:“然。”“至于今,岂非胜负已过而喜怒俱忘者也?”曰:“然。”“当其争也,有不嫉之如仇雠者欤?”曰:“然。”“当其不争也,有不相让而不自矜者耶?”曰:“然。”“夫弈,小数也。其胜何益?其败何损?何为始而患?何为终而忘?何为始而争?何为终而让?子能识其所以然乎?”曰:“不知也。”
“呜呼!吾告予以故:夫天地,弈局也;万物,弈子也。在事前则患,在事后则忘;在事中则争,在事外则让。人以事后之见处事前,则患心泯;人以事外之见处事中,则争心熄。庶人弈于财,士大夫弈于富贵,帝王弈于天下,皆弈也。今子不以数子视天下,而以天下视数子,扰扰者将安所底①乎?语云:‘工画者寿,工棋者夭。’画者生机,棋者杀机。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杀之术也。”
二客闻之,貛然②深省,视局若虚,视子若弃,于是遂罢弈。
【注】①底(zhǐ):至,到达。②貛(jué)然:猛然。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者再三,局乃竟  竟:终了
B.有不嫉之如仇雠者欤 嫉:嫉妒
C.夫弈,小数也数:技艺
D.工画者寿,工棋者夭夭:短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如是者再三,局乃竟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其始也,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者欤则智者尽其谋
C.人以事后之见处事前以勇气闻于诸侯
D.子能识其所以然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息机子旁观二人下棋,看到他们彼此仇视,互相瞪眼动怒,感到很不理解。
B.息机子循循善诱,耐心询问二人下棋时的心态,引导二人倾吐内心的想法。
C.息机子拿二人下棋时的争夺与平民、士大夫、帝王类比,告诫二人要远离杀机保全生命。
D.作者假托息机子的名义,多方劝导,促使二人调整心态,止息机巧之心,从此与棋绝缘。
小题4:断句、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3分)
明 日 闲 暇 客 复 来 局 布 若 畴 昔 息 机 子 乃 谓 客 曰 畴 昔 之 局 其 始 也 有 不 患 其 败 而 冀 其 胜 者 欤?
(2)其始也局既布,二客悠然,喜怒不形。(3分)
(3)当其不争也,有不相让而不自矜者耶?(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1)明日闲暇 /客复来 / 局布若畴昔 / 息机子乃谓客曰 / 畴昔之局 / 其始也 / 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者欤?
(2)开始时,棋盘已经摆开,两位客人十分悠闲,喜怒没有外露。(既、形、句意各1分)
(3)当你们不争夺时,是否互相谦让而不自夸呢?(其、让、矜、句意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B.嫉:憎恨。
小题1:C.介词,均译为“拿”;? A.才,副词/于是,连词;? B.代词,自己/代词,他们的;? D.前一个表示原因,后一个表示凭借或手段。
小题1:A.“感到很不理解”,无中生有。
小题1:参考译文:
二位客人在庭院下棋,息机子从旁边观看。开始时,棋盘已经摆开,二位客人十分悠闲,喜怒没有外露。不多时,两人争夺几个棋子,都瞪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惟恐失误,如同强敌当前,誓死不肯回头的样子。一会儿,胜负分出,胜的喜欢,败的发怒。像这样的情况有二三次,一局棋才下完。于是计算各自的棋子来比较多少。高兴的显得很悠闲,发怒的怒气也消释了。
第二天闲暇的时候,客人们又来了,摆棋布子如同昨日。息机子就对客人说:“昨天那盘棋,你们开始时是否担心自己败,希望自己胜呢?”回答说:“对。”“到今天,莫非胜负已过,而欢喜和气愤都忘掉了吗?”回答说:“对。”(息机子问:)“当你们争吵时,是否恨对方如仇人呢?”回答说:“对。”问:“当你们不争夺时,是否互相谦让而不自夸呢?”回答说:“对。”息机子说:“下棋是小技艺。胜了有何益处?败了有何损失?为什么开始时担忧?为什么下完棋就全忘了?为什么开始时争夺?为什么下完棋就谦让?你们能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回答:“不知道。”
“唉!我告诉你们原因吧:那天地就像一张棋盘;万物就是棋子。凡在事情发生以前就担忧,事情过后就忘记;在事情进行当中,就发生争夺,在事情发生之外就谦让。人们如果拿事后的见解放到事前,那么忧愁的心情就泯灭;人们如果拿事外的见解放到事中,那么争夺的心思就止息。平民之间争夺的是财产,读书做官的人之间争夺的是富贵,帝王之间争夺的是天下,这些都像在下棋呀。如今你们不拿几个轻微的棋子去看待天下,却拿天下之重看待几个棋子,纷纷扰扰地争夺到哪时才是终了呢?俗语说:‘精于绘画的长寿,精于下棋的寿短。’绘画的人存有生机,下棋的人存有杀机。废掉那盘棋,收起那棋子,是保全生命远离杀机的方法啊。”
两位客人听到这番话,猛然深深醒悟,看待棋盘如同虚无,看待棋子如同弃物,从此就停止了下棋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