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大藏经》、《荷马史诗》 B.《旧约全书》、《古兰经》 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 D.《古兰经》、《荷马史诗》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 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 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7、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8、穆统治着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
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化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获得者中国文化资料最有可能来自于
A.外国使节 B.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传教士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12、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A.辛亥革命 B.商鞅变法 C.靖康之变 D.光武中兴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13、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
A.东晋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7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15、“……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16、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17、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少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18、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
A.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B.让国民从中受益 C.复兴传统史学 D.宣传历史进化论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19、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A.克里米亚 B.凡尔登 C.列克星敦 D.萨拉热窝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20、“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21、某学生要以“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主题撰写小论文,他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有
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几何原本》、冯如 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22、“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四国条约》的签订 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2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24、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2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26、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27、如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28、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经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29、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30、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非选择题
(共90分)
参考答案: 展板一图片素材答案1:时间、主题上与题意相符合的答案。·煤气灯的图片;电车的图片·柏油路的图片;石库门的图片。符合示例表述,从城市建设角度回答。·建立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城市交通系统·建立城市道路心态;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展板二答案1:从政治、经济层面归纳并举出相关史实。·改革开放,浦东开发·中国经济发展,上海抓住机遇答案2:仅列出相关史实或仅作归纳。·浦东开发开放展板三答案1:从历史回顾中引发的思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克服工业化带来的弊端,保护生态环境。·要克服城市化进程中因人口涌入带来的社会问题,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答案2:缺乏历史感的思考。·要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答案解析:
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中国人百年梦圆。为体现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学校组织了图片展,请你按示例完成以下展板。
参考答案: (1)答案1: 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古典时代·雅典全胜时期(2)答案1:③或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3)答案1: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答案2:未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答案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辨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参与。答案4:仅从单方面作出判断,并有1个以上理由或事实说明。答案5:只作简单判断。 答案解析:
2、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问题:(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3)通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参考答案: 答案1:结合图片简述战后两德的分合及其体现的国际格局变迁。·图一:两人分离,无法握手,表示德国战败后,被盟军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图二:两,蹭的隔离带变得高大。两个德国已被柏林墙分开,分属美苏阵营,美苏对局面加剧。图三:墙倒后,两人拥抱在一起,显示出团员的惊喜之情,表示柏林墙,德国重新统一,冷战结束。答案2:结合图片作出简述。(按与题意相符程度赋分) 答案解析:
3、德意志民族的战后45年下面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
4、33.2009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些引发了各界热议。问题:
参考答案: 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