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试卷(四)

时间:2011-07-19 20:36: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曾祖母却这样叫“我”,这是因为_。

参考答案: 曾祖母热切盼望“我”长大为顶天立地的汉子(必须答出“热切盼望”或者意思相近的说法)

曾祖母热切盼望“我”长大为顶天立地的汉子(必须答出“热切盼望”或者意思相近的说法)

----------------------------------------

2阅读第⑤段画线的两处细节描写,辨析曾祖母心理上的差异。

参考答案: 前一处体现了曾祖母的热切心理,后一处体现了她的满足感。(答对一点得一分)

前一处体现了曾祖母的热切心理,后一处体现了她的满足感。(答对一点得一分)

----------------------------------------

3文章为什么用“一些梦一般的事迹”来概括曾祖母留给“我”的记忆?

参考答案: 2分留下的印象时间已经久远;都是不完整的、片断性的;美好的。

2分留下的印象时间已经久远;都是不完整的、片断性的;美好的。

----------------------------------------

4第⑥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简析这句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 我深感曾祖母对自己的影响深远(1分)。至今还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生命的存在(1分)。这影响有物质层面上的关心,更是有精神层面上的滋养(1分)。

我深感曾祖母对自己的影响深远(1分)。至今还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生命的存在(1分)。这影响有物质层面上的关心,更是有精神层面上的滋养(1分)。

----------------------------------------

5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富于诗意,对“我”少年时代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充满情趣和温馨。B.本文刻画传神,对曾祖母的描写细致入微,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刚烈性格。C.本文从儿童视角叙述曾祖母的死,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死亡的恐怖和悲哀。D.本文感情深挚,通过对曾祖母的回忆,讴歌了母性的伟大和故乡的美丽。E.本文从死亡开始由近及远倒叙有关曾祖母的记忆,深具感人的艺术魅力。F.本文首尾呼应,点面结合,通过曾祖母成功地塑造了农村老人群体形象。

参考答案: C E

C E

----------------------------------------

6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本文语言本色、平实(1分)。文章主要叙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爱、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1分),语言与人物形象特征相吻合(1分)。

本文语言本色、平实(1分)。文章主要叙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爱、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1分),语言与人物形象特征相吻合(1分)。

----------------------------------------

7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 “灯笼红”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果实的芬芳甜美(1分),“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本身的温厚和博大(1分)。二者既是对曾祖母生命价值和特点的恰当形容(1分),也具有内在的关联(1分),并形象地说明了曾祖母对

首页 上页 3 4 下页 尾页 4/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