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上海市高三年级十四校联考语文试卷(三)

时间:2011-03-18 22:54: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来评述“语言生动”可以;仅评述人物描写生动,举“沙三伴哥”的例子或“小二哥”可以,两个都举也可以;评述用环境描写来泻染气氛烘托人物的特点,也可以。)

(4分)1.语言生动活泼①采用了农村日常的口语,乡土气息浓厚。如三个孩子的名字是农村小孩的一般称呼,“沙三伴歌来”中的“ ”是语尾助词,“来 ”与三个名字连用,农味十足。昔涎剌塔是元代民间口语,意思是垂涎馋嘴的样子。②人物描写形象生动。描写两位少年撞击西瓜的动作,用了一个“磕”字,写出了少年迫不及待而又马虎、随便的特点,富有典型的乡村情味。“小二哥”形象描绘得憨态可掬。衣着喇遢、看人吃西瓜看得流口水但水但却懒得动,像只琵琶躺在碌碡上。农村儿童往往身体较瘦却肚子凸起,像个琵琶,滑稽可爱,描写形象逼真。2.这支曲子环境描写来泻染气氛,烘托人物。“太公庄上,杨柳阴中”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的村庄环境,曲中三个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真实可信。“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两句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农村生活气息浓厚,人物活动环境典型。 (观点1分,论述中举例正确1分、议例准确到位1分。从运用口语、人物描写生动来评述“语言生动”可以;仅评述人物描写生动,举“沙三伴哥”的例子或“小二哥”可以,两个都举也可以;评述用环境描写来泻染气氛烘托人物的特点,也可以。)

----------------------------------------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岂无一人与吾曹决胜负乎( )(2)殊无惶骇 ( )(2)有五六盗自丛薄间跃出 ( )(4)但矫而大呼曰( )

参考答案: (4分)(1)我们 (2)很 (3)草丛 (4)假托,假装

(4分)(1)我们 (2)很 (3)草丛 (4)假托,假装

----------------------------------------

2下列句中“焉”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达孤庄南而息焉(本文)B.青麻头伏焉(《促织》)C.誓终焉之志(本文)D.而风何与焉(《黄州快哉亭记》)

参考答案: (2分)D

(2分)D

----------------------------------------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斯仆随身兵刃,略无所施,善掩其不备也。(2)械送亳城,咸弃于市。

参考答案: (6分)(1)这个仆人随身携带的武器,丝毫没有用上,因为是乘其不备而袭击的。(2)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亳城,他们全部受到“弃市”的刑罚(都在闹市斩首并暴尸街头示众)。

(6分)(1)这个仆人随身携带的武器,丝毫没有用上,因为是乘其不备而袭击的。(2)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亳城,他们全部受到“弃市”的刑罚(都在闹市斩首并暴尸街头示众)。

----------------------------------------

4第②段中邹仆妻说那段话的原因是——(2分)

参考答案: (2分)甘言诳贼(面对杀了勇猛有力的丈夫的强盗,她只能智取(1分),所以好要用美言骗过强盗,但心中却已作好等待时机复仇的打算(1分)。)

(2分)甘言诳贼(面对杀了勇猛有力的丈夫的强盗,她只能智取(1分),所以好要用美言骗过强盗,但心中却已作好等待时机复仇的打算(1分)。)

----------------------------------------

5联系全文,概括邹仆妻的思想品格。(2分)

参考答案: (2分)机智勇敢(临危不乱、镇定)、忠于爱情(知礼义)

(2分)机智勇敢(临危不乱、镇定)、忠于爱情(知礼义)

---------------------------------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