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四)

时间:2011-03-15 21:58: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的爱国情怀;二是这个理念也表明了报纸与国家、人民的依存关系,报纸为国分忧的落脚点当然也是为人民造福祉。(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

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的吱吱大叫。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立话题,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略

----------------------------------------

1(1)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5分)译文:

参考答案: (1)穰苴就打倒木表,摔破漏壶,进入军营,巡视营地,整饬军队,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仆”放倒;“勒”整顿、统率;“约束”纪律;各1分,大意通顺2分)

(1)穰苴就打倒木表,摔破漏壶,进入军营,巡视营地,整饬军队,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仆”放倒;“勒”整顿、统率;“约束”纪律;各1分,大意通顺2分)

----------------------------------------

2(2)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5分)译文:

参考答案: (2)士兵们安营扎寨,掘井立灶,饮水吃饭,探问疾病,安排医药,田穰苴都亲自过问并抚尉他们。(拊循:安抚、抚慰;次:驻扎;身:亲自:各1分,大意通顺2分)

(2)士兵们安营扎寨,掘井立灶,饮水吃饭,探问疾病,安排医药,田穰苴都亲自过问并抚尉他们。(拊循:安抚、抚慰;次:驻扎;身:亲自:各1分,大意通顺2分)

----------------------------------------

1(1)本诗是怎样以“倦夜”统摄全输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

参考答案: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倦”字。(1分)本诗前六句写景,通过对秋夜里的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勾画出一幅清凉月夜图。透过这幅图,我们看到诗人一夜不曾合眼,含蓄道出了“倦”。(2分)尾联“空悲清夜徂”绾合了诗题“倦夜”。(1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倦”字。(1分)本诗前六句写景,通过对秋夜里的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勾画出一幅清凉月夜图。透过这幅图,我们看到诗人一夜不曾合眼,含蓄道出了“倦”。(2分)尾联“空悲清夜徂”绾合了诗题“倦夜”。(1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

2(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

参考答案: (2)前六句写诗人“倦夜”的情景,后两句告诉我们诗人“倦夜”的原因:“万事干戈里”。“万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6/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