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会计账簿
C.财务会计报告
D.单位营业执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单位营业执照不属于会计档案。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财务会计报告
D.年度工作计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年度工作计划不属于会计档案。
(二)会计档案的归档和移交
1.归档
(1)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单位会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或装订。
【注意】不是档案机构。
(2)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部门编制移交清册。
2.移交
(1)会计机构在向单位档案部门移交会计档案时要编制移交清册。
(2)档案部门接收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不得随意拆封。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应当会同会计部门和原经办人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3)会计档案原件原则上不得借出。遇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在不拆散原卷册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件,但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链接1】《会计基础》P100:作为会计档案,会计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原始凭证时,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可以复制。
【链接2】《会计基础》P191:会计档案为本单位提供利用,原则上不得借出,有特殊需要须经上级主管单位或单位领导、会计主管人员批准。
【例题·单选题】会计档案不得外借,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复制,要经( )批准,同时办理登记手续。
A.会计机构负责人
B.总会计师
C.单位负责人
D.会计档案保管人员
『正确答案』C
【例题·多选题】其他单位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本单位的原始凭证,正确的做法是( )。
A.不得外借
B.将外借的会计凭证拆封抽出
C.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
D.将向外单位提供的凭证复印件在专设的登记簿上登记
『正确答案』ACD
(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
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l0年、l5年和25年5类。
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第一天算起。(单选;判断)
【例题·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会计档案保管期限的是( )。
A.20年
B.15年
C.10年
D.3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l0年、l5年和25年5类。
【例题·单选题】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会计档案的最长期限是( )。
A.10年
B.15年
C.25年
D.永久保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会计档案的最长期限是25年。
【例题·判断题】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l0年、l5年和25年5类。
(四)会计档案的销毁(★★单选、多选、判断、综合)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除特殊规定外,可以按照程序予以销毁。
1.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1)由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会同会计机构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销毁会计档案的情况,报本单位负责人。
(2)单位负责人复核后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销毁意见。
2.专人负责监销。
(1)会计档案销毁前,需要有指定的监销人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的内容对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进行清点核对。——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人监销
(2)会计档案销毁后,监销人员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及时将监销情况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3.不得销毁的会计档案。
(1)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如超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但尚未报废的固定资产购买凭证等)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后方可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
(2)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会计档案,无论其是否保管期满,都不得销毁,必须妥善保管,等到项目办理竣工决算后按规定的交接手续移交给项目的接受单位进行妥善保管。
【例题·判断题】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可以随意销毁。(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可以随意销毁。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档案的表述中,符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有( )。
A.单位会计档案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对外提供复制
B.单位会计档案销毁须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C.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单位的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人监销
D.档案销毁后监销人及单位负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章
『正确答案』BC
(四)实行会计电算化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
1.有关电子数据、会计软件资料等应当作为会计档案进行管理。
2.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备案。
六、其他
(一)会计年度(判断)
《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例题·判断题】会计年度自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二)记账本位币(判断)
《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例题·判断题】我国境内设立企业的记账本位币可以不是人民币。( )
『正确答案』√
【例题·判断题】会计核算只能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例题·判断题】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外币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例题·单选题】我国境内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其( )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A.填制的记账凭证
B.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
C.取得的原始凭证
D.登记的账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我国境内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其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三)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例题·判断题】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一律不得变更。(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法》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本节重点掌握:
1.伪造、变造的区别;
2.对账的内容;
3.财务会计报告的签章和责任主体;
4.会计档案的查阅复制及销毁的相关规定;
5.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处理方法;
6.注意作为依据都是要经过审核的。
第四节 会计监督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多选)
分清监督主体和层次高低:
单位内部监督——内部监督——层次最低;
社会监督——外部监督——对单位内部监督的再监督;
政府监督——外部监督——层次最高——对单位和社会监督的再监督。
【例题·多选题】“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包括( )。
A.法院监督
B.政府监督
C.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D.社会监督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例题·判断题】目前我国实行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中,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目前我国实行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中,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
(一)主体和对象(单选、判断)
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
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实施,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体的是各单位的( )。
A.审计机构
B.会计机构
C.会计人员
D.审计人员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体的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例题·判断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
(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多选、判断、案例)
《会计法》规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例题·判断题】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或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可以相互兼任。(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
【注意】陷阱,重大投资由单位负责人决定。
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注意】内部审计人员,不是会计人员。
【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基本要求的表述中,符合规定的有( )。
A.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B.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应当明确其决策和执行程序,并体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要求
C.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D.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是单位会计部门的职责所在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所在。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规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要求的有( )。
A.记账人员与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B.重大对外投资与执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C.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单位负责人
D.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
(三)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
1.依法开展会计核算和监督,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可以考察案例)
《会计法》和单位负责人赋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监督权力。
2.对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实施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例题·判断题】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二、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
(一)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的概念
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