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3年口腔医师考试颌面外科学模拟试题及解析(2)(附答案)(三)
时间:2013-02-13 14:04: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简答题
共3题,第1题5分,第2题7分,第3题4分,共计16分。
参考答案: 出血原因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偶有全身因素引起的手术后出血。异常出血的局部原因有炎症、牙龈撕裂、切口未缝合或缝合不当等。拔牙后患者过分漱口、吸吮拔牙创、过热饮食、过度活动等,亦可引起异常出血。创口感染也可引起的出血,称继发性出血。全身原因常见为高血压,其次为出血素质(检查血象及出、凝血时间正常,但多次拔牙均有异常出血)或血液病。 处理:对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应以预防为主,对复杂拔牙及怀疑有血液病的患者,术前应做血常规检查。术中应减少创伤,处理好拔牙创,嘱患者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处理拔牙创出血,首先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询问出血情况,估计出血量,注意脉搏、血压的变化;并应根据情况,输入液体,甚至输血。了解全身情况以后,再进行局部检查,分析出血原因。处理首先应安慰患者,使其克服恐惧心理;然后根据出学易,网收集整理血原因和情况,给予相应处理。轻微渗血可用纱布卷压迫止血,一般效果较好。如果压迫后出血仍不减慢或停止,应打开切口进行检查。出血较多可填塞明胶海绵,以后可自行吸收;渗血较快或涌血者,需用碘仿纱条填塞,5~7日后去除;切口出血、因粘膜撕裂出血,应缝合止血;拔牙创边缘渗血,可敷止血粉,但不宜在拔牙窝内填放止血粉,因容易污染伤口,且影响拔牙创愈合;血液病引起的出血应对症处理,可给予促止血药物(如凝血质、止血敏)或维生素K、维生素C等,出血严重者应转专科处理。
答案解析: 出血原因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偶有全身因素引起的手术后出血。异常出血的局部原因有炎症、牙龈撕裂、切口未缝合或缝合不当等。拔牙后患者过分漱口、吸吮拔牙创、过热饮食、过度活动等,亦可引起异常出血。创口感染也可引起的出血,称继发性出血。全身原因常见为高血压,其次为出血素质(检查血象及出、凝血时间正常,但多次拔牙均有异常出血)或血液病。 处理:对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应以预防为主,对复杂拔牙及怀疑有血液病的患者,术前应做血常规检查。术中应减少创伤,处理好拔牙创,嘱患者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处理拔牙创出血,首先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询问出血情况,估计出血量,注意脉搏、血压的变化;并应根据情况,输入液体,甚至输血。了解全身情况以后,再进行局部检查,分析出血原因。处理首先应安慰患者,使其克服恐惧心理;然后根据出学易,网收集整理血原因和情况,给予相应处理。轻微渗血可用纱布卷压迫止血,一般效果较好。如果压迫后出血仍不减慢或停止,应打开切口进行检查。出血较多可填塞明胶海绵,以后可自行吸收;渗血较快或涌血者,需用碘仿纱条填塞,5~7日后去除;切口出血、因粘膜撕裂出血,应缝合止血;拔牙创边缘渗血,可敷止血粉,但不宜在拔牙窝内填放止血粉,因容易污染伤口,且影响拔牙创愈合;血液病引起的出血应对症处理,可给予促止血药物(如凝血质、止血敏)或维生素K、维生素C等,出血严重者应转专科处理。
- 1、试述拔牙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参考答案: 1)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于发生感染。2)由于牙的存在并以发生牙体及牙周围支持组织的炎症,易形成特有的牙源性感染。3)口腔颌面部潜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循此途径扩散和蔓延。4)颌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颌面部静脉瓣膜少或缺如,当静脉受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而导致严重并发症;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而发生区域性淋巴结炎。反之,血循与淋巴循环丰富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消退。5)口腔颌面部为暴露部位,易受损伤而继发感染。
答案解析: 1)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于发生感染。2)由于牙的存在并以发生牙体及牙周围支持组织的炎症,易形成特有的牙源性感染。3)口腔颌面部潜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循此途径扩散和蔓延。4)颌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颌面部静脉瓣膜少或缺如,当静脉受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而导致严重并发症;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而发生区域性淋巴结炎。反之,血循与淋巴循环丰富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消退。5)口腔颌面部为暴露部位,易受损伤而继发感染。
- 2、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
参考答案: (1)诊断为:┽12部分脱位,颏部挫裂伤。(2)治疗方案:①在局麻下将┽12复位回牙槽窝,采用牙弓夹板或金属丝结扎法在21┽~┽34进行患牙的固定;固定时间2~3周;术后定期复诊,如出现牙髓坏死,应进行根管治疗。②进行颏部挫裂伤清创缝合术,清创时应彻底清除创口内的泥沙等异物,严密缝合,5~7天后拆线。(3)口服抗菌药物3~5天以预防感染。(4)伤后24小时内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
答案解析: (1)诊断为:┽12部分脱位,颏部挫裂伤。(2)治疗方案:①在局麻下将┽12复位回牙槽窝,采用牙弓夹板或金属丝结扎法在21┽~┽34进行患牙的固定;固定时间2~3周;术后定期复诊,如出现牙髓坏死,应进行根管治疗。②进行颏部挫裂伤清创缝合术,清创时应彻底清除创口内的泥沙等异物,严密缝合,5~7天后拆线。(3)口服抗菌药物3~5天以预防感染。(4)伤后24小时内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
- 3、某青年女性患者,因跌倒,颏部着地1小时求诊,检查发现┽12松动,向牙槽窝外移位约0.3cm,Ⅲ°松动,妨碍咬合;颏部可见一个长约1.5cm的裂口,边缘不整齐,创面周围可见泥沙,周围可见瘀斑,肿胀明显;颌面部骨骼未扪及压痛和台阶感,张口度约3cm,张口运动正常。试进行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