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2-13 14:04:08
A.损伤神经,导致对应部位的功能和感觉障碍
B.手术费用大大高于手法复位
C.易引起血管损伤
D.手术后感染
E.影响骨折部位的血运,延迟骨折愈合
A.性接触
B.通过被污染的衣裤传播
C.可经游泳池传播
D.经母婴传染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A.局部肿胀
B.局部压痛
C.反常活动
D.典型畸形
E.手功能受限
A.悬吊牵引
B.皮肤牵引
C.骨牵引
D.手法复位外固定
E.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A.大中动脉
B.中小静脉
C.中小动静脉,而以动脉为主
D.中小动静脉,而以静脉为主
E.小动静脉,而不发生于中动静脉
A.给予血管舒张剂,消除血管痉挛
B.抬高患肢,以利消肿
C.被动按摩,以利消肿
D.做臂丛麻醉,解除血管痉挛
E.解除包扎及固定物,经观察不见好转,切开筋膜减压
A.平衡皮牵引
B.石膏绷带内固定
C.垂直悬吊皮牵引
D.切开复位内固定
E.胫骨结节皮牵引
A.早期锻炼可促进骨折愈合
B.切开对位较手法复位准确,易于愈合
C.修复时尽可能多的保留游离的骨折块,易于愈合
D.创口感染时,可以选择内固定便于愈合
E.骨折伤后7小时修复时,多采用二期愈合策略
A.静息痛
B.间隙发作的突发性疼痛
C.活动时有间隙痛
D.对寒冷敏感性增加
E.局部皮肤颜色改变
A.股骨干的滋养动脉升支
B.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
C.股骨头圆韧带的小凹动脉
D.腹壁浅动脉的分支
E.阴部内外动脉
A.远端桡骨头
B.远端锁骨头
C.肱骨头
D.胫骨内髁
E.股骨头
A.全身滑膜面积最大的膝关节
B.脊柱椎体
C.活动最多的髋关节
D.负重最大的踝关节
E.肌肉最不发达的腕关节
A.正中神经
B.桡神经
C.尺神经
D.肱动脉
E.肱静脉
A.寒湿中阻证、肝经郁热证、阴虚湿热证
B.湿热阻滞证、肝经郁热证、阴虚湿热证
C.寒湿中阻证、肝经郁热证、湿热阻滞证
D.寒湿中阻证、湿热阻滞证、阴虚湿热证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A.骨折片刺入脊髓
B.脊髓受水肿压迫
C.外伤后脊髓神经细胞遭破坏
D.脊髓上下神经传导中断
E.脊髓神经细胞遭受震荡,产生暂时的功能抑制,发生传导障碍
A.淋球菌
B.白色念珠菌
C.兰氏鞭毛虫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以上均不是
A.1~2小时
B.3~4小时
C.4~6小时
D.6~8小时
E.8~10小时
A.发热
B.骨摩擦音
C.疼痛
D.肿胀
E.功能障碍
A.弹性绷带包扎
B.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C.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静脉整段、分段剥脱切除术
D.局部注射硬化溶液
E.以上都不对
A.梅毒
B.淋病
C.非淋菌性尿道炎
D.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E.尖锐湿疣
A.附睾炎
B.前列腺炎
C.关节炎
D.结膜炎
E.银屑样皮疹
A.立克次体
B.衣原体
C.细菌
D.病毒
E.真菌
A.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B.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C.牵引治疗
D.切开复位内固定
E.手法复位,横8字绷带固定
A.骨盆处骨折
B.股骨骨折
C.胫腓骨骨折
D.肱骨骨折
E.掌骨骨折
A.股骨头下骨折
B.经股骨颈骨折
C.经基底部股骨颈骨折
D.稳定性股骨颈骨折
E.不完全移位的股骨颈骨折
A.腰2椎体骨折并脱位
B.腰1椎体骨折并脱位
C.胸12椎体骨折并脱位
D.胸11椎体骨折并脱位
E.胸10椎体骨折并脱位
A.积极抗休克,抢救生命
B.创口包扎
C.早期彻底清创
D.妥善固定
E.迅速运送至医院
A.双侧肢体完全瘫痪
B.同侧肢体运动消失,对侧肢体感觉丧失
C.同侧肢体运动和深感觉丧失,对侧浅感觉消失
D.同侧肢体运动和浅感觉丧失,对侧深感觉丧失
E.同侧肢体感觉丧失,对侧肢体运动消失
A.在软组织内可触及脓肿时方施行
B.待X线片显示骨质破坏时进行
C.应尽量避免切开以免形成窦道
D.临床诊断一经明确,抗生素治疗数日无效,即行引流手术
E.待全身中毒症状改善后再施行
A.气胸
B.副神经损伤
C.膈神经损伤
D.胸锁乳突肌的损伤
E.颈2,3神经根损伤
A.1周
B.2周
C.3周
D.2个月
E.4个月
A.尿道内有瘙痒及烧灼感
B.尿道口红肿
C.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D.尿道无分泌物
E.可出现发热
A.关节自关节囊内突出
B.关节囊发育不良导致关节失去稳定性的现象
C.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
D.组成关节的关节面部分失去对合关系
E.组成关节的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啮合关系
A.体温降至正常即停药
B.体温降至正常继续用药3天
C.体温降至正常继续用药1周
D.体温降至正常继续用药2~3周
E.体温降至正常继续用药1个月
A.膀胱
B.胞宫
C.脾胃
D.精室
E.溺窍
A.X线片检查
B.CT检查
C.MRI检查
D.腰椎穿刺行脑脊液检查
E.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
A.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B.压痛,肿胀,淤斑
C.畸形,反常活动,关节空虚
D.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空虚
E.畸形,反常活动,弹性固定
A.疼痛与压痛
B.反常活动
C.运动消失
D.关节面外露
E.弹性固定
A.前脱位
B.后脱位
C.中心型脱位
D.合并髋臼骨折的脱位
E.合并股骨头骨折的脱位
A.小于10°
B.小于20°
C.小于30°
D.小于40°
E.小于50°
A.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B.可通过被淋球菌污染的衣裤传播
C.可经游泳池传播
D.男性较女性易被感染
E.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经阴道感染可引起淋球性眼炎
A.局部畸形
B.骨摩擦音
C.异常活动
D.局部压痛及骨盆间接挤压痛
E.功能障碍
A.桡骨近端
B.桡骨干
C.桡骨的任何部位
D.尺骨的远端
E.桡骨的远端
A.前脱位
B.后脱位
C.下脱位
D.盂上脱位
E.中心型脱位
A.肢体位置试验
B.静脉注射硫酸镁10ml
C.仔细检查肢体各动脉搏动情况
D.行交感神经阻滞
E.行动脉造影
A.椎骨
B.股骨
C.肱骨
D.尺骨
E.腓骨
A.侧方移位
B.成角移位
C.旋转移位
D.分离移位
E.嵌插移位
A.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疣体,改善症状体征
B.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
C.疣体较大者可以手术
D.内外结合、中西结合,相辅相成
E.尽量避免疤痕形成
A.男性症状较轻,可见尿痛及排尿困难
B.可有尿道刺痒、烧灼感
C.女性表现为白带增多、子宫颈水肿或糜烂
D.多有尿道分泌物溢出
E.不少患者无临床不适症状
A.血行感染
B.睾丸炎细菌播散
C.尿路上行感染
D.急性膀胱炎细菌播散
E.以上都不是
A.下肢深,浅静脉及交通支管腔内有两瓣型瓣膜
B.深静脉的瓣膜比浅静脉多
C.在进入股、胭静脉处均有坚韧的瓣膜
D.瓣膜的作用是使血液只能由浅入深,由下而上向心回流
E.以上都对
A.可以一定程度避免淋球菌产生耐药性
B.可一定程度避免西药对肝肾功能的损害
C.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
D.可以保证淋病痊愈
E.随证加减用药,可以提高疗效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A.辨清病位
B.区分虚实
C.辨明急慢性
D.辨清寒热
E.分清表里
A.青霉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头孢菌素类
D.大环内酯类
E.以上均可
A.屈曲内收内旋位
B.屈曲外展外旋位
C.后伸内收内旋位
D.后伸外展外旋位
E.后伸外展内旋位
A.血管壁全层局部扩张
B.血管壁部分由纤维组织构成的局部扩张
C.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
D.检查时有震颤并可听到连续性杂音
E.压迫动脉瘤出口部出现血压升高,脉压缩小及脉率缓的现象
A.光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5个以上/高倍视野
B.光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3个以上/高倍视野
C.光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4个以上/高倍视野
D.光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5个以下/高倍视野
E.光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3个以下/高倍视野
A.合并尺骨茎突骨折
B.合并腕三角软骨盘破裂
C.骨折不愈合
D.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E.骨折畸形愈合
A.骨盆坐骨支处骨折
B.股骨干骨折
C.掌骨骨折
D.肱骨骨折
E.胫腓骨中段骨折
A.完全性骨折与非完全性骨折
B.稳定性骨折与非稳定性骨折
C.清洁型骨折与非清洁性骨折
D.开放性骨折与非开放性骨折
E.单纯骨折与粉碎性骨折
A.Hiocrate法
B.足蹬法
C.Stimo法
D.Kocher法
E.Bigelow法
A.两侧髂骨
B.两侧髋骨+尾骨
C.两侧髂骨+骶尾骨
D.两侧髋骨+骶尾骨
E.耻骨+耻骨联合+骶骨+双侧骶髂关节
A.大腿内侧及小腿外侧静脉曲张
B.大腿内外侧静脉曲张
C.全下肢内后侧静脉曲张
D.下肢内侧和小腿后侧静脉曲张
E.大腿内、外侧静脉曲张并向腹壁延伸
A.提倡早期锻炼,越早越好
B.伤后1周活动上下关节
C.伤后1个月活动上下关节
D.骨折线基本消失后方可主动活动锻炼
E.伤后1~2周以患肢肌肉主动活动为主
A.没有间歇性跛行
B.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C.累及内脏
D.肢体皮肤正常
E.与酒精中毒有关
A.膀胱破裂
B.盆腔出血合并休克
C.尿道断裂
D.骶丛神经损伤
E.直肠损伤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E.50%~60%
A.1~2天
B.3~5天
C.4~6天
D.5~7天
E.8~10天
A.脱位伴皮肤裂伤
B.同时伴关节面骨折
C.手术探查时发现关节囊有裂伤
D.同时伴关节韧带断裂
E.关节腔与外界相通
A.0.5~1kg
B.1~2kg
C.2~6kg
D.6~8kg
E.8~10kg
A.斜骨折
B.横骨折
C.螺旋性骨折
D.股骨内收性骨折
E.嵌顿性骨折
A.股骨转子间骨折
B.股骨干骨折
C.股骨颈骨折
D.股骨髁上骨折
E.髋关节种新型脱位
A.外伤史
B.受伤时的体位
C.外伤暴力的大小
D.患髋肢体的畸形表现
E.髋关节X线正侧位片的表现
A.胫前肌损伤
B.胫后肌损伤
C.腓总神经损伤
D.坐骨神经损伤
E.胫后神经损伤
A.胫前出现皮肤营养性变化
B.胫前内侧出现皮肤营养性变化
C.胫前外侧出现皮肤营养性变化
D.足靴区出现皮肤营养性变化
E.踝部出现皮肤营养性变化
A.与假性湿疣相鉴别
B.排除恶性病变
C.特异性诊断
D.价格低廉
E.速度快
A.下肢溃疡
B.肺栓塞
C.下肢浅静脉曲张
D.伴动脉痉挛、肢体缺血
E.腔静脉阻塞
A.Burger试验
B.下肢深静脉造影
C.电阻抗血流测定
D.Pratt试验
E.Perthe试验
A.Ailli法手法复位
B.复位后持续皮牵引固定于伸直,外层位3~4周
C.早期进行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部功能锻炼
D.伤后3个月患肢不能负重,以免股骨头缺血坏死
E.即刻手术切开复位
A.107°
B.127°
C.137°
D.97°
E.157°
A.肱骨髁上骨折
B.尺骨骨折
C.胫骨骨折
D.股骨骨折
E.Colle骨折
A.局部骨摩擦音
B.局部异常活动
C.局部淤血
D.局部肿胀
E.局部可以触及骨折端
A.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搏动性肿块和收缩期杂音
B.手术是动脉瘤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C.在我国损伤是最常见的病因
D.穿刺、X线、超声显像及动脉造影术均有助于疑难病变的诊断
E.多发性动脉瘤,包括伴广泛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均可手术治疗
A.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B.颌枕带牵引
C.两桌复位法
D.颅骨牵引
E.切开复位内固定
A.是一种病毒感染
B.《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把它归入躁疣范畴
C.其病原体为人类乳头瘤病毒
D.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
E.是一种良性表皮肿瘤
A.Pratt试验
B.Tredeleurg试验
C.Perthe试验
D.Burger试验
E.肢体血液供应试验
A.严禁吸烟,防止受冷,并用热敷
B.高压氧疗法
C.腰交感神经切除
D.血管扩张剂
E.截肢术
A.连续治疗3周以上,症状消失
B.尿道分泌物涂片在1000倍光镜下多形核≤4个
C.前列腺液培养或PCR证明无衣原体或支原体存在
D.隔1~2周再次复查无病原菌
E.包括以上四项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膝关节
D.髋关节
E.骶髂关节
A.外展型
B.内收型
C.头下型
D.基底型
E.粗隆间型
A.深静脉血栓形成
B.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C.小腿溃疡
D.小腿丹毒
E.足部溃疡
A.椎体压缩1/3以上不伴有移位的骨折
B.腰5椎体附件骨折
C.椎体粉碎性骨折
D.颈1椎体的脱位
E.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1/4
A.青霉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头孢菌素类
D.大环内酯类
E.四环素类
A.皮肤被骨折端刺破
B.皮肤被割裂压碎,皮下组织与肌肉中度损伤
C.肌肉严重损伤伴神经血管损伤
D.骨盆骨折刺破膀胱
E.伴有严重感染的骨折
A.8~10天
B.1~3周
C.10~15天
D.5~7天
E.1~3天
A.无明显移位的外展嵌插型骨折,可用持续皮牵引6~8周
B.内收骨折或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可先牵引,7~12日内进行内固定
C.65岁以上病人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D.儿童和青壮年的股骨颈骨折尽量不行手术治疗
E.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者可行转子间截骨术
A.空气、飞沫
B.水、食物
C.性接触
D.土壤
E.蚊蝇
A.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
B.阴道滴虫
C.白色念珠菌
D.兰氏鞭毛虫
E.以上答案均正确
A.尿道分泌物涂片如发现淋病双球菌则可确诊
B.临床症状不典型,涂片检查阴性的可进一步作细菌检查
C.本病应与非淋菌性尿道炎鉴别
D.慢性淋病的涂片检查阴性时也不应排除此病的可能
E.以上说法均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