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1-07 07:00:33
A.直肠癌主要的扩散途径是淋巴转移
B.直肠癌很少直接种植在腹膜上
C.血行转移的机率与癌肿的恶性程度有关
D.直肠癌向上可沿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
E.癌肿绕肠管一周约需6个月
A.妊娠12~14周
B.妊娠15~17周
C.妊娠18~20周
D.妊娠21~23周
E.妊娠24~26周
A.腹腔内脏经股环、股管,从卵圆窝突出
B.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
C.透光试验不透光
D.易发生嵌顿和绞窄
E.发生嵌顿则应不宜紧急手术
A.大叶性肺炎
B.胸壁皮下气肿
C.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D.支气管肺炎
E.慢性支气管炎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由细菌内毒素刺激机体产生
E.B十C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A.错觉
B.幻觉
C.被害妄想
D.关系妄想
E.逻辑障碍
A.清洁伤口
B.沾染伤口
C.感染伤口
D.刀刃切割伤
E.高处坠落肝破裂
A.3―5岁
B.5―15岁
C.15―20岁
D.2―3岁
E.2岁以下
A.1倍
B.1.5倍
C.2倍
D.2.5倍
E.3倍
A.对糖皮质激素产生耐药性
B.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了依赖或病情未能完全控制
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D.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E.ACTH分泌减少
A.以数量的分级来表示群体反应的效应强度
B.在某一群体中某一效应出现的频率
C.以数量的分级来表示群体中某一效应出现的频率
D.以数量的分级来表示个体反应的效应强度
E.以上说法全不对
A.肝素
B.蛋白质C
C.凝血酶调制素
D.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E.α2-巨球蛋白
A.甘露醇
B.螺内酯
C.呋塞米
D.氯噻嗪
E.氢氯噻嗪
A.术后用冬眠合剂镇静
B.吸氧
C.术后给予氢化可的松
D.术后补钙
E.术前使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范围
A.心理因素影响躯体内脏功能是通过情绪为媒介来实现的
B.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联系
C.所有的消极情绪对人体有害无益
D.个体易感性与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E.有人提出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A.细胞核内
B.线粒体内
C.滑面内质网
D.膜结合的核蛋白体
E.游离的核蛋白体
A.应用促胃肠动力药
B.抗酸治疗
C.高脂肪饮食
D.减肥
E.避免饮用咖啡和浓茶
A.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B.肌肉或静脉注射阿托品0.5-1mg
C.口服美西律15mg、普鲁卡因胺250-500mg或妥卡尼600mg
D.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
E.应用洋地黄类、维拉帕米
A.卵巢的生发上皮,向输卵管上皮分化
B.卵巢的生发上皮,向宫颈粘膜分化
C.卵巢的生发上皮,恶变
D.卵巢的生发上皮,发生逆转现象
E.卵巢的生发上皮,向子宫内膜分化
A.人类的情绪都可后天习得
B.具有两极性.
C.体验是情绪的基本特点
D.以上都正确
E.以上都不正确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酸碱平衡失调
A.肩部外伤史
B.方肩畸形
C.关节盂空虚
D.Thoma征(+)
E.Duga征(+)
A.硝苯地平
B.维拉帕米
C.普尼拉明
D.哌克昔林
E.氟桂利嗪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E.淋巴回流受阻
A.降低室壁肌张力
B.降低心肌氧耗量
C.扩张心外膜血管
D.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
E.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A.DNA分子中A与T的含量不同
B.同一个体成年期与儿少期碱基组成不同
C.同一个体在不同营养状态下碱基组成不同
D.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碱基组成不同
E.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溶血性贫血
A.新生儿
B.二月龄婴儿
C.四月龄婴儿
D.六月龄婴儿
E.八月龄婴儿
A.过敏性鼻炎
B.新生儿溶血
C.arthu反应
D.接触性皮炎
E.支气管哮喘
A.社会文化与精神疾病
B.精神疾病的神经生化基础
C.精神药物治疗学
D.精神疾病遗传学
E.神经放射学研究精神疾病
A.4~6×1011/L
B.8~10×1011/L
C.5~7×1012/L
D.5~7×1013/L
E.4~6×1012/L
A.短肠综合征
B.高位肠瘘
C.乙状结肠瘘
D.坏死性胰腺炎
E.急性肾功能衰竭
A.入院率偏倚
B.回忆偏倚
C.检出症候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错误分类偏倚
A.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
B.血小板增多
C.网织红细胞减少
D.红细胞减少
E.大单核细胞减少
A.肌壁间肌瘤
B.浆膜下肌瘤
C.粘膜下肌瘤
D.宫颈肌瘤
E.阔韧带肌瘤
A.气胸
B.高/低血糖
C.电解质紊乱
D.切口难以愈合
E.微量元素缺乏
A.600ml
B.800ml
C.1000ml
D.1200ml
E.1500ml
A.等容收缩期末
B.心室收缩期初
C.等容舒张期初
D.等容收缩期初
E.等容舒张期末
A.T波低平、倒置
B.U波
C.ST段压低
D.T波双向
E.QT间期延长
A.胸水清澈、静置不凝固,比重<1.016―1.018,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
B.胸水是谈血色,红细胞>10×1010/L
C.胸水淡黄绿色,比重>1.018,白细胞高于500xl06/L,H<7.30,Rivalta试验阳性
D.胸水有臭味,比重>1.018,白细胞为10×108/L,PH<7.OO,Rivalta试验阳性
E.血性胸水,红细胞>5.0×108/L,胆固醇含量增高,LDH>500IU/L
A.抗精神病作用
B.镇静和催眠作用
C.催眠和降温作用
D.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E.影响心血管系统
A.腹水
B.痔核形成
C.脾大
D.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E.肝大
A.70~79
B.80~89
C.90~109
D.110~119
E.120~129
A.HBAg
B.HBeAg
C.HBcAg
D.抗-HBe
E.抗-HBc
A.A细胞
B.B细胞
C.C细胞
D.D细胞
E.D1细胞
A.技术水平欠缺的技术过失
B.违反卫生法规和诊疗护理法规、常规的责任过失
C.违反操作规程的故意
D.疏忽大意的过失
E.过于自信的过失
A.精神分裂症
B.中毒性精神症
C.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D.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E.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
A.妊娠妇女
B.葡萄胎
C.子宫颈癌
D.绒癌
E.侵袭性葡萄胎
A.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
B.肝细胞大片坏死
C.坏死灶及周围有炎细胞浸润
D.肝窦扩张充血
E.网状支架塌陷
A.Km值降低,Vmax变大
B.Km值增大,Vmax变大
C.Km值不变,Vmax不变
D.Km值增大,Vmax不变
E.Km值和Vmax均降低
A.病原体是螺旋体
B.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C.可通过动物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以上均对
A.调查者必须在调查开始时就分清人群和队列
B.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C.调查者必须得到病例和做适当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D.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进行分层,并能发现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
E.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A.感染、发热
B.外伤、失血
C.呕吐伴腹泻
D.血尿酸或血钙过低
E.心力衰竭
A.新生儿初生数日每日平均尿量约为30~100ml
B.2周后每日尿量约为200~400ml
C.婴儿约为400~500ml
D.学龄前儿童600~1000ml
E.学龄儿童约800~1400ml
A.>800ml
B.>1000ml
C.>1200ml
D.>1400ml
E.>1600ml
A.脑积水
B.脑出血
C.脑神经障碍
D.脑性瘫痪
E.脑软化
A.病人5年生存数占全部病人的百分率
B.病人5年生存数占全部治疗病人的百分率
C.病人5年无复发表现者占全部病人的百分率
D.病人5年带瘤生存数占全部治疗病人的百分率
E.病人5年无复发表现者占全部治疗病人的百分率
A.双胎妊娠
B.先兆子痫
C.子宫收缩过强
D.胎盘早剥
E.嵌顿性肩先露
A.IgA
B.IgE
C.IgM
D.IgD
E.IgG
A.7个高能磷酸键
B.3个高能磷酸键
C.5个高能磷酸键
D.6个高能磷酸键
E.4个高能磷酸键
A.单纯扩散
B.交换扩散
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出胞作用
A.8ml
B.10ml
C.12ml
D.14ml
E.16ml
A.近期体重下降程度和三头肌皮褶厚度
B.血清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
C.握力和三头肌皮褶厚度
D.近期体重下降程度和血浆白蛋白水平
E.氮平衡试验
A.
B.x
C.
D.σ
E.σx
A.情绪是如何发生的
B.情绪是如何分类的
C.情绪是如何转化的
D.情绪是如何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的
E.情绪是如何影响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
A.左枕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B.右枕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C.右侧额颞极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
D.左侧额颞部脑挫裂伤
E.小脑血肿
A.蛋白质都有酶活性
B.酶的底物均是有机化合物
C.酶在催化时都不需辅助因子
D.酶不见得都是蛋白质
E.酶对底物有绝对的专一性
A.多发生在距幽门2~3cm以内
B.指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
C.易并发出血
D.临床症状多不明显
E.内科治疗效果好
A.肿瘤呈外生性生长
B.肿瘤呈膨胀性生长
C.肿瘤呈浸润性生长
D.支气管全围肺组织实变
E.肿瘤呈结节状
A.子宫颈腺体充满癌细胞
B.子宫颈表面发生的原位癌影响腺体分泌排出
C.子宫颈表面和腺体先后发生了原位癌,并侵及腺体周围间质
D.子宫颈原位癌突破基底膜侵及腺体
E.子宫颈原位癌沿基底膜伸入腺体内致腺管上皮为癌细胞所取代,腺体基底膜完整
A.每分通气量增加
B.每分通气量减少
C.肺泡通气量增加
D.肺泡通气量减少
E.肺泡通气量不变
A.禁酒、避免劳累、适当休息
B.可用保肝、降酶、退黄药物
C.应用免疫调节药物
D.抗病毒治疗
E.注射乙肝疫苗
A.外上象限
B.外下象限
C.内上象限
D.内下象限
E.中央部
A.妊娠15~17周
B.妊娠18~20周
C.妊娠21~22周
D.妊娠23~24周
E.妊娠27周以上
A.螺旋体
B.放线菌
C.衣原体
D.真菌
E.立克次体
A.甘露醇
B.螺内酯
C.呋塞米
D.糖皮质激素
E.氢氯噻嗪
A.本肿瘤属潜在的恶性肿瘤
B.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
C.膝关节的两骨端及桡骨远端最常见
D.单纯刮除、植骨可有复发,最好作广泛整块切除
E.病变多在骨干中段
A.心理评估
B.心理鉴定
C.心理测验
D.心理观察
E.心理调查
A.乙琥胺
B.苯妥英钠
C.卡马西平
D.丙戊酸钠
E.苯巴比妥
A.每ml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个
B.每ml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C.每ml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0个
D.每100m1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个
E.每500ml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个
A.潮气量
B.功能余气量
C.肺活量
D.补吸气量
E.时间肺活量
A.月经血结核菌培养
B.子宫内膜病理活检
C.宫腔镜检查
D.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E.盆腔X线片见孤立钙化点
A.NYHA分级III级
B.NYHA分级Ⅳ级
C.NYHA分级II级
D.killi分级II级
E.killi分级III级
A.31°
B.32°
C.33°
D.34°
E.35°
A.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相结合
B.环境因素和操作动作相结合
C.厌恶刺激与不良行为相结合
D.通过对不良行为的认识来矫正
E.用转变注意力的方法来矫正
A.起病的急缓
B.发热的高低
C.神志障碍程度
D.皮肤淤点
E.颅压高低
A.产褥感染
B.子宫肌瘤囊性变
C.子宫肌瘤玻璃样变
D.子宫肌瘤红色变
E.子宫肌瘤恶性变
A.0.15
B.0.1
C.1.5
D.0.05
E.0.25
A.低血糖症
B.颅内出血
C.婴儿痉挛症
D.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E.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弱症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E.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
A.会阴部软组织损伤
B.尿道球部损伤
C.尿道膜部损伤
D.膀胱破裂
E.骨盆骨折
A.脑电图
B.肾功能
C.血胆红素
D.血常规
E.血清抗核抗体
A.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
B.经腹直肠癌切除术
C.经腹直肠癌切除、人工肛门、远端封闭手术
D.拉下式直肠癌切除术
E.局部切除加放疗术
A.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B.血清抗核抗体测定
C.肾活检病理检查
D.肌配清除率测定
E.肾脏CT检查
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B.痰细菌培养
C.结核菌素试验
D.肺功能测定
E.血清癌胚抗原测定
A.详地黄心室内注射
B.去甲肾上腺素腹腔注射
C.阿托品心室内注射
D.肾上腺素心室内注射
E.异丙肾上腺素心室内注射
A.急性肾炎
B.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炎
D.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E.遗传性肾炎
A.9个月
B.1岁
C.2岁
D.2岁半
E.3岁
A.血浆皮质醇
B.尿游离皮质醇
C.血皮质醇昼夜节律
D.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E.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A.呕吐次数增多
B.瞳孔不等大
C.异常剧裂的头痛
D.尿量增多
E.脉搏变慢、血压升高、呼吸变慢
A.该医生没有征得死亡病人家属同意,自行摘走角膜,违反了知情同意权
B.该医生为了抢救病人才摘走角膜,他的做法没有错误
C.该病人已死亡,不用征求家属的同意
D.医生有自主权摘走角膜,但最好跟家属商量一下
E.该医生没有请示上级同意,但不用和家属商量
A.恐怖性神经症
B.焦虑性神经症
C.疑病性神经症
D.癔症
E.双目外伤失明
A.腾喜龙试验
B.新斯的明试验
C.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测定
D.脑部CT
E.神经重复频率刺激检查
A.测血压
B.呼喊病人看其是否清醒
C.摸桡动脉搏动
D.摸股动脉搏动
E.观察末梢循环状况
A.谵妄综合征
B.慢性脑病综合征
C.急性脑病综合征
D.痴呆综合征
E.遗忘综合征
A.心率增快
B.心界向左稍扩大
C.下肢浮肿,卧床休息后不消退
D.心尖及肺动脉瓣区可闻及柔和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E.劳动后呼吸加快
A.脑膜炎复发
B.硬脑膜下积液(脓)
C.脑水肿
D.脑脓肿
E.脑膜炎后遗症
A.自由联想
B.厌恶治疗
C.生物反馈
D.系统脱敏
E.梦的分析
A.肝炎
B.胆石症
C.胰头癌
D.慢性胰腺炎
E.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