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执业药师^91考试网纲——中药鉴定学(三)

时间:2012-03-26 22:05: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主要鉴别特征

2.虎杖、商陆、太子参、威灵仙、赤芍、地榆、远志、羌活、前胡(附:紫花前胡)、北沙参、徐长卿、胡黄连、茜草、南沙参、川木香、香附、天南星、百部、射干(附:川射干)

(1)来源
(2)化学成分
(3)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要点、理化鉴别)
(4)质量评价(经验鉴别、纯度、浸出物、含量测定)
(5)带“*”药材的伪品及其主要鉴别特征

3.川牛膝、银柴胡、草乌、升麻、北豆根、山豆根、白蔹、藁本、秦艽、白前、白薇、续断、紫菀、三棱、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冬、莪术、白及

(1)来源
(2)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
(3)安全性检测(毒性成分)
(4)质量评价(经验鉴别、吸光度、浸出物、含量测定)

(四)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别

牛膝与川牛膝;北豆根与山豆根;粉葛、山药与天花粉;人参与西洋参;白前与白薇;熟地黄与酒黄精;桔梗与南沙参;木香与川木香;莪术与三棱

鉴别要点

 

(一)茎木类中药的鉴定

1.性状鉴定

(1)茎类中药与木类中药的形状、颜色、表面特征、气、味
(2)草质茎与木质茎的区别

2.显微鉴定

(1)茎类中药的组织构造
(2)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

六、茎木
类中药

(二)常用茎木类中药

1.木通*(附:川木通)、沉香*、钩藤

(1)来源、产地、采收加工
(2)化学成分
(3)真实性鉴定(性状、显微、理化鉴别)
(4)质量评价(经验鉴别、纯度、浸出物、含量测定)
(5)带“*”药材的伪品及其主要鉴别特征

2.大血藤、苏木、鸡血藤

(1)来源
(2)化学成分
(3)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要点、理化鉴别)
(4)质量评价(经验鉴别、纯度、浸出物、含量测定)

3.降香、通草

(1)来源
(2)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
(3)质量评价(经验鉴别、浸出物、含量测定)

(三)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别

木通与川木通;苏木、降香与沉香

鉴别要点

七、皮类中药

(一)皮类中药的鉴定

1.性状鉴定

形状、表面特征、折断面、气、味

2.显微鉴定

(1)皮类中药的组织构造
(2)皮类中药的粉末特征

(二)常用皮类中药

1.牡丹皮、厚朴、肉桂、杜仲、黄柏(附:关黄柏)、秦皮*

(1)来源、产地、采收加工
(2)化学成分
(3)真实性鉴定(性状、显微、理化鉴别)
(4)质量评价(经验鉴别、纯度、浸出物、含量测定)
(5)带“*”药材的伪品及其主要鉴别特征

2.桑白皮、香加皮、地骨皮

(1)来源
(2)化学成分
(3)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要点、理化鉴别)
(4)质量评价(经验鉴别、浸出物、含量测定)

3.合欢皮、白鲜皮

(1)来源
(2)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
(3)质量评价(经验鉴别、浸出物、含量测定)

(三)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别

地骨皮与香加皮

鉴别要点

 八、叶类中药

(一)叶类中药的
鉴定

1.药用部位

叶类中药的药用部位

2.性状鉴定

颜色、叶序、叶片形状、表面特征、质地、气、味

3.显微鉴定

叶的表皮、叶肉、中脉的显微鉴别特征

(二)常用叶类中药

1.大青叶(附:蓼大青叶)、番泻叶*

(1)来源、产地、采收加工
(2)化学成分
(3)真实性鉴定(性状、显微、理化鉴别)
(4)质量评价(经验鉴别、纯度、浸出物、含量测定)
(5)带“*”药材的伪品及其主要鉴别特征

2.石韦、淫羊藿(附:巫山淫羊藿)、枇杷叶、罗布麻叶

(1)来源
(2)化学成分
(3)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要点、理化鉴别)
(4)质量评价(经验鉴别、浸出物、含量测定)

3.侧柏叶、紫苏叶、艾叶

(1)来源
(2)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
(3)质量评价(经验鉴别、浸出物、含量测定)

(三)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别

大青叶与蓼大青叶

鉴别要点

 九、花类中药

(一)花类中药的鉴定

1.药用部位,

花类中药的药用部位

2.性状鉴定

花序的类型、形状、颜色、表面特征、气、味

3.显微鉴定

花瓣、雄蕊(特别是花粉粒)、雌蕊的显微特征

(二)常用花类中药

1.辛夷、丁香、洋金花、金银花(附:山银花)、红花、蒲黄、西红花*

(1)来源、产地、采收加工
(2)化学成分
(3)真实性鉴定(性状、显微、理化鉴别)
(4)安全性检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5)质量评价(经验鉴别、纯度、浸出物、含量测定)
(6)带“*”药材的伪品及其主要鉴别特征

2.槐花、款冬花、菊花

(1)来源
(2)化学成分
(3)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要点、理化鉴别)
(4)质量评价(经验鉴别、浸出物、含量测定)

 
十、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一)果实类中药的鉴定

1.药用部位

果实类中药的药用部位

2.性状鉴定

形状、颜色、表面特征、气、味

3.显微鉴定

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显微鉴别特征

(二)种子类中药的鉴定

1.药用部位

种子类中药的药用部位

2.性状鉴定

形状、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水试

3.显微鉴定

(1)种皮、胚乳、胚的显微鉴别特征
(2)种子特有的内含物

(三)常用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1.五味子(附:南五味子)、木瓜、山楂、苦杏仁、决明子、补骨脂、枳壳、吴茱萸、小茴香、山茱萸、连翘、马钱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豆蔻

(1)来源、产地、采收加工
(2)化学成分
(3)真实性鉴定(性状、显微、理化鉴别)
(4)安全性检测(毒性成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
(5)质量评价(经验鉴别、纯度、浸出物、含量测定)
(6)带“*”药材的伪品及其主要鉴别特征

2.葶苈子、桃仁、金樱子、沙苑子、巴豆、酸枣仁、女贞子、菟丝子、牵牛子、瓜萎、薏苡仁

(1)来源
(2)化学成分
(3)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要点、理化鉴别)
(4)安全性检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
(5)质量评价(经验鉴别、纯度、浸出物、含量测定)

3.地肤子、乌梅、蛇床子、牛蒡子、鹤虱、槟榔、草果、益智

(1)来源
(2)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
(3)质量评价(经验鉴别、浸出物、含量测定)

(四)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别

苦杏仁与桃仁;小茴香与蛇床子

鉴别要点

十、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1.五味子(附:南五味子)、木瓜、山楂、苦杏仁、决明子、补骨脂、枳壳、吴茱萸、小茴香、山茱萸、连翘、马钱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豆蔻

(1)来源、产地、采收加工
(2)化学成分
(3)真实性鉴定
(性状、显微、理化鉴别)
(4)安全性检测(毒性成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
(5)质量评价(经验鉴别、纯度、浸出物、含量测定)
(6)带“*”药材的伪品及其主要鉴


首页 上页 2 3 下页 尾页 3/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