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2-20 18:43:28
A.只通过呼吸道传染
B.凡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为易感者
C.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D.病人是惟一传染源
E.潜伏期末2~3天至出疹后5天有传染性
A.腮腺周围的组织水肿
B.腮腺导管开口红肿,挤压时可有脓液溢出
C.急性起病
D.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呈弥漫性肿胀,边界不清,表面不红
E.病后24小时内出现腮腺肿大
A.以全身出现水疱疹为体征
B.四季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
C.水痘痂皮有传染性
D.感染水痘后一般可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E.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
A.红色斑丘疹,疹退后有色素沉着及脱屑
B.玫瑰色斑丘疹
C.皮肤普遍充血,有红色粟粒疹
D.疹间无正常皮肤
E.出血性皮疹
A.风疹
B.幼儿急疹
C.麻疹
D.药疹
E.猩红热
A.血液传播
B.虫媒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飞沫呼吸道传染
E.皮肤接触传播
A.血压下降
B.腹泻、呕吐
C.粘液脓血便
D.夏秋季急性起病,高热
E.大便检查发现痢疾杆菌
A.白细胞数增高
B.发热
C.颜面部水肿
D.咳嗽日轻夜重
E.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A.大便培养1次阴性可解除隔离
B.饭前便后要洗手
C.患者的食具用物煮沸15分钟消毒
D.隔离病人和带菌者
E.做好环境、水源、粪便管理及食品卫生
A.加热至56℃30分钟可杀灭
B.对消毒剂不敏感
C.是一种RNA病毒
D.属副粘液病毒
E.在阳光下空气流通环境中,3小时失去活力
A.结核
B.脑炎
C.喉炎
D.心肌炎
E.肺炎
A.四肢末端→头面→耳后发际→前胸→后背
B.四肢末端→躯干→头面→耳后发际
C.四肢末端→头面→躯干→背部→胸部
D.耳后发际→面部→躯干→四肢→手掌足底
E.头面→耳后→躯干→四肢末端→全身
A.腮腺炎为非化脓性肿痛
B.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C.腮腺部位面部皮肤发红
D.由腮腺病毒所致
E.病人及隐性感染者均有传染性
A.口腔粘膜科氏斑
B.身上有皮疹
C.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及结膜充血
D.1周前有麻疹接触史
E.颈部淋巴结肿大
A.易感儿接触患儿后注射免疫球蛋白
B.流行期间易感儿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C.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
D.易感儿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E.患儿停留过的病室要彻底通风
A.隔离到疹退后10天
B.隔离到疹退后5天
C.隔离到出疹后l周
D.隔离到起病后1周
E.无并发症隔离到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隔离到出疹后10天
A.仅由呼吸道传播
B.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C.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病程10天左右
D.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E.皮疹成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A.硬结直径gt20mm为(++)
B.硬结直径5~9mm为(-)
C.硬结直径10~19mm为(+)
D.硬结直径>10mm为强阳性
E.除硬结外,有水疱或局部坏死为(++++)
A.人型及牛型结核菌均可对人类致病
B.结核感染后终身免疫
C.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D.结核菌属于分枝杆菌
E.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少数经消化道传染
A.结核性脑膜炎
B.粟粒型肺结核
C.结核隐性感染
D.原发性肺结核
E.支气管淋巴结核
A.腹壁反射消失
B.昏迷、半昏迷或强直性惊厥频繁发作
C.偏瘫或肢体瘫痪
D.颅神经受损
E.脑膜刺激征
A.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B.对结核有抵抗力
C.不会再感染结核
D.曾感染过结核
E.近3周内感染结核
A.年龄大小
B.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期
C.治疗的早晚
D.结核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E.肺部有无结核病灶
A.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
B.异烟肼、利福平、乙硫异烟肼
C.乙胺丁醇、乙硫异烟肼、氨硫脲
D.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
E.异烟肼、吡嗪酰胺、氨硫脲
A.发热
B.双目凝视
C.惊厥
D.性情改变
E.呕吐
A.普种卡介苗
B.及时发现患者
C.隔离治疗患者及普种卡介苗
D.隔离患者
E.对小儿进行预防性化疗
A.有结核中毒症状
B.肝脾肿大
C.起病缓慢
D.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
E.肺部体征明显
A.3~5mm
B.13~15mm
C.6~10mm
D.1~3mm
E.10~12mm
A.反应持续时间可达4~5天
B.自然感染后PPD阳性持续3~5年消失
C.硬结质地硬,颜色深
D.硬结直径多在10~15mm以上
E.硬结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及脱屑
A.红斑直径20mm以上
B.红斑直径15mm以上
C.硬结直径20mm以上
D.红斑直径20mm以上伴水疱及局部坏死
E.硬结直径10~20mm以上
A.发热,盗汗
B.神情淡漠
C.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
D.频繁惊厥
E.昏迷
A.给予预防性抗结核治疗6~12个月
B.观察病情3个月
C.给予结核短程疗法
D.给予结核两段疗法
E.给予结核标准疗法
A.血沉快
B.胸片显示钙化灶
C.PPD强阳性
D.发热
E.痰中找到结核菌
A.12小时
B.24~48小时
C.12~24小时
D.72小时后
E.48~72小时
A.起病4周后
B.起病7天
C.起病10天
D.起病2周后
E.起病3天
A.2~4周
B.10~12周
C.12~16周
D.8~10周
E.4~8周
A.PPD硬结5mm以上为强阳性
B.PPD强阳性表示曾接种过卡介苗
C.小儿PPD强阳性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D.小儿PPD阳性表示体内有活动结核
E.PPD强阳性表示病情较重
A.1岁以内婴儿
B.合并麻疹
C.初次感染4~8周内
D.严重结核病
E.合并重度营养不良的小儿
A.脑脊液放置24小时有薄膜形成
B.脑脊液压力增高
C.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
D.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
E.脑脊液中糖和氯化物降低
A.对结核无免疫力,不一定有活动结核
B.近2~3周内感染结核
C.受过结核菌感染,不一定有活动结核
D.体内已有免疫力,不会再感染结核
E.体内有活动结核
A.人工冬眠
B.人工呼吸
C.心脏按压
D.建立通畅气道
E.复苏药物应用
A.侧脑室引流
B.腰穿放脑脊液
C.脱水疗法
D.激素治疗
E.颅骨钻孔减压
A.血压下降
B.呕吐
C.四肢肌张力升高
D.呼吸不规则
E.意识障碍
A.中毒性脑病
B.低血糖和水、电解质紊乱
C.癫痫
D.高热惊厥
E.脑炎和脑膜炎
A.每次剂量0.5~1g/kg
B.静脉注射时要注意不能溢出血管外,以免组织坏死
C.作用可维持3-8小时,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D.气温低时要先加温使结晶溶解
E.缓慢静点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A.应用呼吸兴奋剂
B.给氧
C.机械通气
D.加强气道管理
E.使用强心剂
A.氮质血症
B.心力衰竭
C.颅脑外伤
D.支气管哮喘
E.急性喉炎
A.呼吸困难
B.烦躁不安
C.PaO265mmHg
D.紫绀
E.心率加快
A.小婴儿按压可用双手环抱压胸骨中l/3处
B.对小婴儿心脏按压每分钟应按压130次
C.对幼儿抢救者可单手按压胸骨下1/3
D.对学龄儿童心脏按压每分钟应按压60次
E.对10岁以上儿童抢救者双手按压胸骨下1/3处
A.超声雾化吸入
B.体位引流
C.翻身扣背,协助排痰
D.定时吸痰
E.加强给氧
A.惊厥持续gt30分钟
B.惊厥持续gt40分钟
C.惊厥持续gt20分钟
D.惊厥持续gt60分钟
E.惊厥持续gt10分钟
A.呼吸表浅、不规则
B.神经肌肉疾病者
C.严重广泛肺部病变
D.长期哮喘致呼吸肌疲劳
E.呼吸道梗阻或分泌物潴留
A.败血症中毒性脑病
B.脑肿瘤
C.化脓性脑膜炎
D.支气管肺炎
E.一氧化碳中毒
A.面色苍白或青灰
B.脉细速,心率可达160~180次/分
C.尿少、肝大
D.呼吸浅表,增快
E.脉压增宽,>50mmHg
A.咳嗽,气促
B.痛觉过敏
C.两侧瞳孔不等大
D.不能平卧
E.吐泡沫样痰
A.含维生素D多
B.含钙多
C.含磷多
D.钙、磷比例适宜
E.以上都不是
A.体温调节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