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2-12 13:21:30
A.患儿的代言人
B.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
C.康复与预防的指导者
D.合作与协调者
E.直接护理者
A.高尚的道德品质
B.善于与小儿沟通
C.开朗的性格
D.丰富的学识
E.善于与家长沟通
A.体格发育进入高峰期
B.能够独立行走
C.乳牙出齐
D.能讲2~3个字的词组
E.会用我指代自己
A.百白破疫苗
B.乙肝疫苗
C.卡介苗
D.脊髓灰质炎糖丸
E.麻疹
A.矿物质较多
B.乳清蛋白较多
C.消化酶较多
D.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E.乙型乳糖较多
A.营养丰富
B.经济方便
C.温度适宜
D.增加免疫力
E.良好的心理反映
A.鲜果汁
B.包子
C.菜泥
D.饼干
E.蛋黄
A.气管切开包
B.洗胃机
C.气管插管
D.呼吸机参考答
E.特护记录
A.胃肠蠕动波
B.呕吐物性状
C.呕吐方式
D.呕吐的时间
E.伴随症状
A.冷湿敷
B.安乃近滴鼻
C.温水擦浴
D.放置冰袋
E.75%乙醇擦浴
A.一般患儿每日测1次
B.入院3日内每日测2次
C.入院3日内每日测3次
D.发热患儿每4小时测一次
E.一般患儿每日测2次
A.肾病综合征患儿
B.腹泻患儿
C.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D.新生儿
E.接受化疗的患儿
A.退化性行为
B.态度和情绪上的改变
C.言语上的攻击行为
D.焦虑
E.身体上的攻击行为
A.用肥皂将臀部清洗干净
B.清洗臀部时应用手沾水冲洗
C.每次便后均需冲洗
D.忌用毛巾直接在臀部擦洗
E.涂抹油膏时,应用棉签在皮肤上下涂刷
A.传感器探头贴于患儿皮肤上
B.探头应充分暴露于红外元件发热区域内
C.适用于需要长时间保暖的新生儿
D.温度指示红灯变亮后即可将患儿放入暖箱
E.预热温度为28~30℃
A.暖箱内湿度为55%~65%
B.暖箱水箱内的水应每日更换
C.体重2500g以下的患儿时以使用暖箱
D.暖箱应放在阳光下,以保证箱内温度
E.暖箱不能放于有冷风直吹的地方
A.每天用0.2%的新洁尔灭溶液擦拭
B.暖箱内使用的物品都应当经过高压灭菌
C.暖箱终末消毒使用0.2%的新洁尔灭擦拭
D.暖箱内床垫终末消毒方法是在日光下曝晒
E.每周更换暖箱一次
A.了解小儿体格发育状况
B.为计算药量提供依据
C.评估水肿的变化
D.了解小儿营养状况
E.了解小儿骨骼发育状况
A.常规使用氧气
B.吸氧浓度应在30%~40%
C.PaO2要高于12.0~13.3kPa
D.吸氧时间不超过3天
E.在血气监测下用氧
A.体温不升
B.出生体重2000g以下
C.血清胆红素浓度12~15mg/d1
D.新生儿硬肿症
E.出生体重2500g以下
A.假月经
B.乳腺增大
C.吸吮反射
D.生理性黄疽
E.生理性体重下降
A.新生儿肠内β-葡萄糖苷酶活性较高
B.肝功能不成熟
C.胎粪排出延迟
D.体温调节功能差
E.红细胞寿命短
A.足底纹理多
B.四肢肌张力低下
C.头发分条清楚
D.胎毛多
E.女婴大阴唇不能覆盖小阴唇
A.生后24h内出现黄疸
B.一般状况良好
C.黄疸2周内消退
D.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205μmol/L
E.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5mg/dl
A.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B.体温多正常
C.缺乏SIgA,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比足月儿长
D.易发生低钙血症
E.其生长速度比足月儿慢
A.鼓励多食块根类食物
B.宜选用热量大,体积小的食物
C.应参加剧烈运动以消耗更多的热卡
D.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E.宜选用热量小,体积大的食物
A.活动过多
B.摄食过多
C.活动过少
D.遗传因素
E.精神因素
A.心肌炎
B.骨折
C.营养性贫血
D.各种感染
E.低血糖
A.日光照射不足
B.免疫力低下
C.生长速度快
D.维生素D摄入不足
E.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
A.肌肉萎缩
B.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25%~40%
C.身长尚正常
D.反应低下
E.腹部皮下脂肪消失
A.肋下2.5cm
B.肋下触不到
C.肋下0.5cm
D.肋下1.5cm
E.肋下3.0cm
A.碳酸氢钠2.5g
B.氯化钠3.5g
C.氯化钾1.5g
D.葡萄糖20g
E.氯化钙0.5g
A.病原是单纯疱疹病毒
B.全身症状重、可有高热
C.血象白细胞和分类正常
D.流涎、拒食、局部疼痛明显
E.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形成糜烂或溃疡
A.易出现休克现象
B.血钠浓度<130mmol/L
C.因发生脑细胞水肿可出现嗜睡、昏迷
D.口渴不明显
E.严重可导致脑血栓形成
A.舌、牙龈、上腭口腔粘膜上白色或灰色、凝乳块状覆盖物
B.有全身症状
C.患处疼痛、流涎
D.长期应用抗生素后
E.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的患儿
A.血象白细胞增高
B.X线肺部改变较肺部体征出现早
C.中毒症状重,稽留高热
D.年龄多在>2岁
E.体征出现晚
A.易合并脓胸、脓气胸、肺大泡
B.白细胞多正常
C.可出现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
D.多发生于新生儿及婴幼儿
E.起病急,弛张高热
A.气体交换受损
B.体温过高
C.组织灌注量改变
D.皮肤完整性受损
E.清理呼吸道无效
A.先天性心脏病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营养性贫血
D.佝偻病
E.营养不良
A.婴幼儿鼻泪管短,上感时易引起结膜炎
B.喉头狭窄,富有血管,感染时易出现呼吸困难
C.婴儿鼻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感染时发生鼻塞
D.咽鼓管较宽、直而短,呈水平位,易引起中耳炎
E.异物易进入左侧支气管
A.经常清理鼻咽部的分泌物
B.提高室内湿度,保证适当入量
C.定时吸痰
D.翻身叩背,体位引流
E.超声雾化吸入
A.生长发育落后
B.出生后持续青紫
C.活动耐力差,易疲乏
D.可有血红蛋白增高和喜欢蹲踞
E.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
A.如出现心率减慢、肝脏缩小、呼吸改善、尿量增加说明洋地黄有效
B.如发现心率过缓、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色视、嗜睡、头晕,提示洋地黄中毒的可能,应先停药,报告医生处理
C.每次给药前应数脉搏或听心率
D.服用洋地黄时应避免使用排钾利尿药,以免钾低
E.患儿应单独服用洋地黄,不要与其他药物混合
A.X线胸片表现肺血减少
B.此患儿心电图为左、右心室均大
C.室间隔缺损
D.左向右分流量较大
E.伴有肺动脉高压
A.心电图可正常或左室肥大,严重者可出现右室肥大
B.X线胸片示肺血管增粗,左心室增大,左房也可增大
C.生长发育落后,活动耐力差,气促
D.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
E.胸骨左缘2-3肋间有Ⅱ级柔和收缩期杂音
A.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有神经系统症状
C.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造成
D.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
E.血象改变以血红蛋白减少为主
A.体内铁储备不足
B.铁消耗增加
C.铁需要量增加
D.铁吸收障碍
E.铁摄入不足
A.口服剂量以元素铁计算
B.二价铁吸收效果好
C.铁剂在餐前服用
D.服用铁剂可导致牙齿发黑
E.血象恢复后仍应持续服用铁剂2个月
A.避免单纯羊奶喂养
B.改善乳母的营养
C.及时添加辅食
D.早产儿生后2个月开始添加叶酸
E.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A.瘦肉
B.蛋类
C.水果
D.动物肝脏
E.绿叶蔬菜
A.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后可下床轻微活动
B.阿迪计数正常可恢复正常活动
C.每日可床边轻微活动
D.急性期严格卧床1~2周
E.2~3个月后尿内红细胞<10个/HP、血沉正常可上学
A.高蛋白饮食
B.高纤维素饮食
C.低胆固醇饮食
D.高热量饮食
E.补充钙元素
A.新生儿无特异性表现
B.婴幼儿无明显膀胱刺激症状
C.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D.女婴发病率高于男婴
E.年长儿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
A.急性期每日氯化钠摄入1~2g
B.高糖饮食
C.每日水摄入为500ml
D.氮质血症时限制蛋白
E.限制水钠摄入直到完全恢复
A.高度水肿
B.高血压
C.高胆固醇血症
D.低蛋白血症
E.大量蛋白尿
A.握持反射
B.吞咽反射
C.吸吮反射
D.角膜反射
E.拥抱反射
A.兴奋
B.学习困难
C.睡眠差
D.对有兴趣的事注意力集中
E.易哭闹
A.腹壁反射
B.四肢肌腱反射
C.咽反射
D.提睾反射
E.觅食反射
A.瞳孔反射
B.吞咽反射
C.觅食反射
D.拥抱反射
E.吸吮反射
A.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
B.未患过麻疹者
C.未患过麻疹且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
D.母亲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
E.母亲未患过麻疹的小儿
A.细菌进入血液
B.强烈的过敏反应
C.内毒素进入血液
D.细菌大量裂解
E.肠粘膜细胞坏死
A.同一部位同时并存丘疹、水痘及结痂
B.皮疹发展快终至结痂脱落
C.结痂脱落常有疤痕
D.起初为细小红色斑丘疹
E.呈向心性分布
A.脑型可有剧烈头痛、呕吐、昏迷
B.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C.腹痛明显
D.全身中毒症状早于消化道症状
E.突起高热、抽搐昏迷、休克和呼吸衰竭
A.做好抢救的准备
B.观察生命体征
C.用药前做大便培养
D.防止肛门和直肠脱垂
E.记录大便次数、性状
A.吐、泻
B.发热
C.麻疹粘膜斑
D.呼吸道卡他症状
E.厌食
A.肺部原发病灶
B.支气管淋巴结病灶
C.胸膜炎
D.肺部空洞
E.原发病灶至局部淋巴结之间的淋巴管炎
A.机体免疫反应低下
B.接种麻疹活疫苗后
C.结核菌素试验失败
D.未感染过结核
E.初次感染结核4~8周以内
A.局部淋巴结多肿大
B.每次结核菌素反应时间较长
C.质地较软,边缘不清楚
D.持续时间较长,短时间内无减弱倾向
E.反应较强,硬结直径一般大于10mm
A.与开放性肺结核者密切接触史的小儿
B.3岁以上的儿童,接种过卡介苗,OT试验(+)
C.结核菌素试验近期由阴性转为阳性
D.3岁以下小儿未接种过卡介苗,有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
E.胸片发现原发综合征
A.瞳孔散大
B.心跳呼吸停止
C.昏迷或抽搐
D.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到
E.心电图心率极缓或停搏
A.专人监护
B.预防感染,隔日更换湿化器滤纸
C.撤离呼吸机时应逐渐安全撤离
D.经常检查呼吸机的各项参数
E.呼吸机管道应每人一套,撤机后消毒待用
A.呼吸道梗阻者
B.分泌物粘稠有潴留者
C.严重广泛肺部病变者
D.神经肌肉疾病者
E.呼吸表浅不规则者
A.急性呼吸衰竭,经鼻管或面罩给氧无效
B.肺大泡
C.张力性气胸
D.呼吸骤停或将停止
E.支气管异物取出之前
A.颅缝分离
B.囟门隆起和张力高
C.破壶音阴性
D.头皮表浅静脉不清楚
E.头围增大
A.脑室内穿刺引流
B.改善通气
C.使用激素
D.腰穿放脑脊液
E.给脱水剂甘露醇
A.睡眠不安
B.高热
C.营养不足
D.潜在并发症:骨骼畸形
A.蛋白、脂肪、糖比例(1:3:6)适宜
B.蛋白中乳白蛋白含量较多
C.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
D.含糖量较多,且以甲型乳糖为主
E.钙、磷比例适当,易于吸收
A.预诊室
B.浴室
C.急诊室
D.普通门诊
A.按时添加辅助食品
B.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C.治疗首选维生素B12、叶酸
D.恢复期加服铁剂
A.使用前应调节好蓝光床内的温、湿度
B.将患儿戴好护眼罩、脱去衣服、系好尿布置入床中
C.保持床内温、温度、使患儿体温稳定于36.5~37.5℃
D.进行过程中适当限制液体供应
E.每小时测T,P,R严密观察病情
A.绝对卧床休息
B.每日测血压1~2次或血压监测
C.遵医嘱给硝普钠
D.遵医嘱给脱水剂
E.以上说法都正确
A.感染因素
B.气候因素
C.地区因素
D.饮食因素
E.消化系统内在因素
A.安慰患儿、保持安静
B.静脉注射氨茶碱
C.超声雾化吸入
D.高浓度、大流量吸氧
A.急性期严格卧床1~2周
B.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后可下床活动
C.2~3个月后尿内红细胞<10个/HP、血沉正常可上学
D.阿迪计数正常可恢复正常活动
E.急性期不应强调卧床休息
A.产后7天分泌的乳汁
B.含蛋白质多而脂肪较少
C.含脂肪多而蛋白质少
D.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免疫物质
E.以上说法都正确
A.及时检出传染病患儿,避免交叉感染
B.遇危重患儿可及时送急诊室抢救
C.就诊前测体温,对体温过高者可酌情处理
D.及时供给饮用水
E.对需住院者可由值班人员及时护送入院
A.病原体及毒素引起中毒性心肌炎
B.肺小动脉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
C.缺氧引起心肌营养不良
D.输液速度过快
A.易激怒
B.惊厥
C.多汗
D.睡眠不安
E.易惊
A.立即平卧休息,吸氧
B.按医嘱给甘霹醇
C.注意观察呼吸、脉搏及血压
D.注意观察瞳孔的变化
A.血压与心搏出量与外周血管阻力有关
B.小儿血压相对比成人为高
C.舒张压约为收缩压的2/3
D.测血压的袖带宽度应相当于上臂长度的2/3
E.5岁小儿收缩压按公式推算为80mmHg
A.32~34℃温水擦浴
B.头部及大血管通过处冷敷
C.50%~70%酒清擦浴
D.新生儿只需松开包被,多喂开水,进行环境调节
E.以上说法都正确
A.给含铁丰富的食物
B.鼓励母乳喂养
C.可给右旋糖酐铁肌内注射
D.口服铁剂同时服用维生素C
A.铁剂与稀盐酸合用有利于吸收
B.不宜与牛奶钙片同服
C.用药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2个月停药
D.肌肉或静脉注射疗效快,副作用不大
A.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所致
B.红细胞中心淡染
C.红细胞数下降比血红蛋白下降更为明显
D.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E.血清维生素B12<100g/L
A.立即平卧休息,吸氧
B.按医嘱给甘露醇
C.注意观察呼吸、脉搏及血压
D.注意观察瞳孔的变化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A.焦虑不安
B.营养不足
C.有感染的危险
D.潜在并发症:低血糖
E.以上说法都正确
A.热度可高可低,可无热或体温不升
B.常见拒乳、吐奶、凝视、尖叫、惊厥
C.前囟门紧张或膨隆
D.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A.游戏室
B.浴室
C.抢救室
D.配奶室
A.乙肝疫苗
B.脊髓灰质炎疫苗
C.白、百、破三联制剂
D.卡介苗、麻疹疫苗
E.以上说法都正确
A.按时添加辅助食品
B.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C.治疗首选维生素B叶酸
D.恢复期加服铁剂
E.做好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