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2-11 19:12:06
A.均发生于妊娠期
B.按疾病发展过程分为先兆破裂和破裂两个阶段
C.先兆子宫破裂多见于宫缩乏力所至的产程延长
D.子宫破裂者在纠正休克的同时应尽早行全子宫切除
A.先兆流产
B.不全流产
C.完全流产
D.难免流产
A.两侧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
B.两侧髂嵴外缘间最宽距离
C.两侧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
D.耻骨联合下缘耻骨岬上缘中点的距离
E.第五腰椎棘突下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A.保暖静卧
B.间歇给氧
C.纠正酸中毒
D.早期哺乳
A.胎盘滞留
B.凝血功能障碍
C.软产道损伤
D.产后子宫收缩乏力
E.副胎盘滞留
A.保持安静恒温
B.以防感染
C.勿揉挤血肿
D.给予维生素K剂
E.观察脸色、呼吸、心率
A.了解宫颈组织
B.了解子宫情况
C.了解子宫附件情况
D.了解子宫直肠陷凹情况
A.从胎儿娩出到生殖器恢复正常
B.从胎盘娩出到生殖器官完全恢复正常的一段时间
C.从第二产程到生殖器官恢复正常
D.从胎儿娩出到全身恢复正常
E.从胎儿娩出到产露干净这段时间
A.停经,阴道流血
B.妊娠反应重
C.子宫均大于孕周
D.双侧卵巢增大
E.较早出现妊高征
A.妊娠4周末以前
B.妊娠6周末以前
C.妊娠8周末以前
D.妊娠10周末以前
E.妊娠12周末以前
A.坚持每日沐浴,保持清洁
B.严密观察哭声、面色、呼吸
C.给维生素C及K1连用三天
D.3天后情况正常抱奶
E.保证营养和水份摄入
A.葡萄胎清宫不全
B.绒癌
C.侵蚀性葡萄胎
D.流产
A.0.5kg
B.1kg
C.1.5kg
D.2kg
E.2.5kg
A.会阴部皮肤或粘膜裂伤,但未达肌层
B.阴道粘膜裂伤达穹隆部
C.除会阴部皮肤粘膜裂伤外,盆底组织肌层亦裂伤,但未累及肛门括约肌
D.除会阴部皮肤粘膜裂伤外,盆底组织肌层及部分肛门括约肌裂伤
A.压迫症状
B.后遗症
C.合并感染
D.感觉异常
E.神经症状
A.皮脂肪
B.哭声
C.皮肤颜色
D.身长
E.吸吮反射
A.乳房有肿块者忌服
B.针剂应深部肌肉注射
C.肾炎病人忌服
D.防止避孕药片潮解,影响效果
E.哺乳期妇女适宜服避孕药
A.羊水中无肝炎病毒污染
B.在普通待产室待产
C.胎盘不宜制做血制品
D.分娩后不宜授乳
A.2~3次
B.4~5次
C.6~7次
D.10~12次
A.圆韧带
B.阔韧带
C.主韧带
D.子宫骶骨韧带
A.痛经
B.下腹包块
C.不孕
D.子宫增大
E.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A.贫血貌加重
B.腹痛增剧
C.子宫板硬
D.胎位清楚
E.宫底增高
A.子宫停止增大
B.持续性腹痛
C.宫口扩张
D.少量阴道出血
A.由阴道毛滴虫引起
B.在月经后易复发
C.在阴道酸度增高时易繁殖
D.阴道酸度降低时易繁殖
E.滴虫能吞噬阴道细胞内糖元
A.立即给产妇面罩吸氧
B.侧卧位改为仰卧位
C.重症胎儿窘迫应迅速结束分娩
D.给抑制宫缩药物
E.纠正酸中毒
A.细致的盆腔检查
B.宫颈刮片
C.分段诊刮
D.宫腔细胞学检查
E.宫颈活组织检查
A.末次月经
B.胎动出现时间
C.木质听筒开始听到胎心
D.早孕反应出现时间
E.黄体酮试验
A.宫口扩张期
B.胎盘娩出期
C.分娩第二期
D.分娩期
E.产褥期
A.绒癌50%继发于葡萄胎后
B.最常见转移至肺部
C.尿妊娠试验多为阳性
D.主要经淋巴转移
E.恶性度较高
A.每日常规测T、P、R、BP2次
B.产后4小时鼓励产妇下床活动
C.产妇避免蹲位
D.哺乳产妇应多吃高蛋白和汤汁食物
E.产后2~4小时内鼓励产妇多饮水
A.单臀位
B.枕前位
C.枕后位
D.横位
A.每日至少睡眠10小时
B.给予低盐易消化无刺激饮食
C.便秘者给予灌肠
D.心功能Ⅱ级以上者,记出入液量
E.防止受凉
A.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B.产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盆腔腹膜炎
A.生理缩复环
B.病理缩复环
C.痉挛性狭窄环
D.协调性宫缩乏力
E.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A.子宫因素
B.子宫颈因素
C.输卵管因素
D.外阴、阴道因素
E.排卵因素
A.妊娠血容量产后1~2周恢复未孕状态
B.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
C.白细胞总数在产褥早期即下降
D.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2周恢复正常
A.第14天
B.第19天
C.第16天
D.第18天
A.贫血
B.营养不良
C.产时失血过多
D.产程延长
E.正常分娩
A.只允许一个陪客
B.儿童不得入内
C.护士在产妇入室第一天教会其喂养的技巧
D.室内保持安静,清洁
E.护士患感冒应抓紧治疗,继续工作
A.正常范围
B.轻度
C.中度
D.重度
A.停经后出血及妊娠反应严重
B.子宫大于妊娠月份、变软
C.血、尿中HCC测定高于正常值
D.超声波检查宫腔内未见胎囊及胎心
A.情况正常者24h后下床活动
B.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
C.饮食富于营养,注意多吃蔬菜
D.衣着温暖适宜
E.产后l0h内排尿
A.分轻、中、重三度
B.根据糜烂面积分度
C.根据糜烂面深、浅分度
D.根据病理变化分度
E.根据临床表现分度
A.胎心140次/分
B.胎心100次/分
C.胎动频繁
D.胎动减弱
E.胎心低弱而不规律
A.产后1周,雌、孕激素降至未孕时水平
B.不哺乳者一般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
C.不哺乳者一般在产后10周恢复排卵
D.哺乳者一般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
E.哺乳者首次月经未来潮前不会受孕
A.20cm
B.30cm
C.40cm
D.50cm
E.60cm
A.妇女40~50岁
B.妇女45~55岁
C.妇女50~55岁
D.妇女45~60岁
E.妇女50~60岁
A.黄体萎缩雌孕激素急剧下降
B.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呈增殖期变化
C.排卵前雌激素水平达高峰
D.排卵多在两次月经中间
E.排卵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开始下降直到月经来潮
A.枕额径
B.枕颏径
C.双顶径
D.双颞径
E.枕下前囟径
A.有停经史
B.少数子宫小于孕周
C.病人体内hCG浓度高
D.病因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
E.葡萄胎排空后,黄素囊肿即消失
A.黄体生成素
B.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促卵泡素
D.甲状腺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雄激素
D.以上都不是
A.术前导尿
B.阴道检查
C.放置吸引器
D.抽成负压150~180mmHg
E.沿产轴方向牵拉
A.先兆子痫
B.子痫
C.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D.妊娠合并慢性肾炎
A.约1%
B.2%~3%
C.4%~5%
D.6%~9%
E.10%~12%
A.胎膜已破
B.宫缩频而强
C.肛门稍松弛
D.产妇屏气用力
E.肛查:宫口开全
A.X线
B.B超检查
C.妊娠试验
D.黄体酮试验
E.基础体温测定
A.尿雌三醇(E3)测定
B.尿雌三醇/肌酐(E/C)比值测定
C.血清胎盘生乳素(HPL)测定
D.羊水中卵磷脂/鞘磷脂比值(L/S)测定
A.水泡状胎块大小
B.体内hCG含量
C.子宫大小
D.黄素囊肿大小
E.葡萄胎组织有否侵入子宫肌层
A.确诊妊娠时
B.妊娠12周
C.妊娠16周
D.妊娠20周
E.妊娠24周
A.阴道流血出现时间的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