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2-21 19:37:03
A.发病24小时后即可鼻饲流质
B.意识清醒后即可拔管酌情喂食
C.喂食时应将食物送至健侧近舌根处
D.喂食前、后使病人保持一定时间坐姿
E.有呛咳者宜喂流质为主
A.替脉
B.绌脉
C.奇脉
D.水冲脉
E.不整脉
A.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水牛背
B.血皮质醇增高
C.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D.血ACTH浓度
E.肾上腺皮质增生程度
A.改善不良情绪
B.减少噪音,保持和谐气氛
C.使用局部按摩,冷或热敷
D.适当放宽镇痛剂使用
E.严格限制使用麻醉剂
A.左心衰竭
B.右心衰竭
C.周围循环衰竭
D.慢性呼吸衰竭
E.严重贫血
A.贫血
B.脱水
C.恶性肿瘤
D.急性心肌梗塞
E.活动性结核病
A.脑出血
B.气道阻塞
C.尿潴留
D.下肢血栓
E.头痛、呕吐
A.早春至初夏
B.夏秋之交
C.秋冬之交
D.冬季
E.初秋至次年早春
A.充血性心力衰竭
B.心律失常
C.栓塞
D.晕厥
E.猝死
A.急性胃肠炎
B.胃溃疡出血
C.幽门梗阻
D.肠梗阻
E.大量腹水
A.多汗
B.流涎
C.肌颤
D.肺部湿罗音
A.节段性带状分布
B.有大小便功能障碍
C.引起病变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
D.呈手套、袜套型分布
E.有三偏症
A.情绪紧张
B.进食较少
C.使用吗啡及阿托品
D.使用地塞米松
E.绝对卧床
A.慢性失血
B.铁吸收不良
C.铁摄入不足
D.铁失利用
E.免疫功能障碍
A.不必限制活动
B.限制活动,增加卧床时间
C.增加活动量
D.能起床活动,增加休息
E.绝对卧床休息
A.精神负担减轻
B.体力和营养得到支持
C.出血和感染减少或不发生
D.舒适感增加
E.达到长期缓解
A.肺原性心脏病
B.肺气肿
C.支气管扩张
D.肺脓肿
A.患侧卧位
B.健侧卧位
C.端坐卧位
D.仰卧位
E.俯卧位
A.P波
B.QRS波
C.S-T段
D.T波
E.U波
A.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
B.血尿素氮增高
C.尿比重下降
D.无异常改变
E.酚红排A泄率下降
A.阻塞性肺气肿
B.肺源性心脏病
C.呼吸衰竭
D.自发性气胸
E.肺不张
A.急性心肌炎
B.原发性心肌病
C.急性心肌梗塞
D.风心病
E.肺心病
A.2天发热
B.左下腹痛伴脓血便1天
C.胸痛、咳嗽、咳痰
D.冠心病3年
E.右小腿膝盖痛,但不红肿
A.必要时可用吗啡,度冷丁
B.可用大量安定
C.不宜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
D.应重点改善通气功能
A.正常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0.5~1.0cm
B.正常搏动范围直径可达3~3.5cm
C.看不到心尖搏动提示心肌收缩力减弱
D.左心室增大时多向左下移位
E.右心室增大时多向右移位
A.慢性咳嗽、大量脓痰、伴有喘息
B.慢性咳嗽、大量脓痰、长期胸痛
C.慢性咳嗽、大量脓痰、伴寒战高热
D.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
E.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呼吸困难
A.按标准体重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B.三餐要定时定量进餐
C.要根据胃口进餐
D.三餐热量按1/5、2/5、2/5进餐
A.组织灌注异常
B.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C.肺部感染
D.窒息
E.自发性气胸
A.心房颤动
B.室性心动过速
C.室性上心动过速
D.心室颤动
A.癌变
B.出血
C.幽门梗阻
D.穿孔
A.口腔溃疡
B.颅内出血
C.尿道出血
D.药物不良反应
E.贫血
A.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
B.饮酒、吸烟
C.胆汁反流
D.刺激性食物
A.咳大量泡沫痰
B.踝部水肿
C.窦性心动过速
D.端坐呼吸
E.两肺底湿??音
A.一般先用正规胰岛素
B.一般采用皮下注射
C.开始剂量较大,控制后逐渐减量
D.正规胰岛素每日注射3~4次
E.长效胰岛素每日注射1次
A.生活习惯改变
B.情绪抑郁或紧张
C.活动减少
D.食物过少、过精
E.肌力减退
A.剧烈头痛
B.频繁呕吐
C.颈项强直
D.瞳孔改变
E.肢体瘫痪
A.遗传体质
B.运动过度
C.营养不足
D.饮食结构不合理
E.甲亢代谢率高
A.高血压危象
B.颅内出血
C.脑梗塞
D.高血压脑病
A.安定情绪
B.去枕平卧位
C.建立静脉输液途径
D.准备双气囊三腔管
E.迅速配血
A.急性左心衰
B.急性右心衰
C.气胸
D.肺栓塞
A.肺结核
B.严重缺氧
C.一氧化碳中毒
D.亚硝酸盐中毒
E.有机磷农药中毒
A.立即移至阴凉通风处
B.取平卧位
C.建立静脉通路
D.四肢冰水敷擦
E.给清凉饮料
A.胃底
B.胃体
C.胃大弯
D.胃小弯
E.幽门管
A.肺气肿
B.胸腔积液
C.胃泡区
D.气胸
E.腹部巨大肿瘤
A.安定患者情绪
B.准备急救用品
C.建立静脉输液途径
D.迅速配血
E.按医嘱采取止血措施
A.瞳孔缩小
B.肺部出现哕音
C.腹痛腹泻
D.抽搐昏迷
E.全身紧束感
A.尿量<400ml/日,提示肾衰可能
B.少尿期饮食应取低蛋白
C.避免使用含钾食物
D.进入多尿期表示病人已脱离危险
E.禁用对肾有毒性作用的药物
A.白陶土样便
B.冻状便
C.柏油便
D.鲜血便
A.治疗前向病人说明化疗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B.用药前可酌情给镇静剂或镇吐剂
C.用药过程中适当补充饮料
D.治疗后1小时内进食
E.治疗后出现口干应做好口腔护理
A.知觉障碍
B.意识障碍
C.情感障碍
D.躯体移动障碍
E.语言沟通障碍
A.酚红排泄率降低
B.血尿素氮升高
C.血肌酐升高
D.内升肌酐清除率降低
A.异烟肼
B.利福平
C.链霉素
D.乙胺丁醇
E.对氨水杨酸
A.茶叶水
B.碳酸氢钠溶液
C.高锰酸钾溶液
D.鞣酸溶液
E.氯化钠溶液
A.高蛋白、高磷
B.高蛋白、低磷
C.优质高蛋白、高磷
D.优质低蛋白、高磷
E.优质低蛋白、低磷
A.心输出量减少
B.活动耐力降低
C.焦虑、烦躁
D.气体交换障碍
E.潜在自发性气胸
A.低危人群
B.中危人群
C.高危人群
D.极高危人群
E.无危险人群
A.剧烈头痛
B.频繁呕吐
C.一侧肢体瘫痪
D.一过性意识障碍
E.脑膜刺激征
A.面色苍白
B.皮肤紫癜
C.肛周感染
D.肺部??音
E.肝脾肿大
A.2~4
B.5~7
C.8~10
D.11~13
E.14~16
A.牛奶
B.豆浆
C.鸡蛋
D.瘦肉
E.红薯
A.粘液脓血便
B.冻状便
C.柏油便
D.鲜血便
A.高生物效价低蛋白饮食
B.每天用朵贝尔液漱口
C.口腔糜烂用龙胆紫涂抹
D.用肥皂水擦洗皮肤
E.睡前饮水1~2次
A.防止饮水污染
B.做好粮食保管,防止霉变
C.防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D.不吃腌制食物
E.防治寄生虫感染
A.将患者平卧,用牙垫塞入上下磨牙之间
B.置患者半卧位,给予高流量吸氧
C.置患者侧卧位,准备吸痰器
D.将患者移至安静处,制止他人围观
E.建立静脉通路,准备安定注射液
A.引流宜在饭前进行
B.引流期间鼓励病人适当咳嗽
C.每次引流时间5~10mi
D.依病变部位采取适当体位
E.引流完毕给予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