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导航 ★ 

2013年护士资格基础护理:体温的评估  

时间:2012-12-02 20:58: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体温的评估

  (一)体温的产生与生理调节

  1.体温的产生 机体内部的温度称为体温。机体热能主要是肝脏和肌肉,尤其是骨骼肌产热作用大,此外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可增加产热。

  2.体温的生理调节 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平衡状态,通过大脑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和神经:体液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3.散热的形式

  (1)辐射:在低温环境中,它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2)对流:例如热由身体传到凉爽的空气中。

  (3)蒸发:例如高热时乙醇擦浴,其原理为蒸发作用。

  (4)传导:如高热时用冰袋降温,其原理为传导作用。

  (二)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1.正常体温 正常值为:口腔舌下温度为37℃(36.3℃~37.2℃),直肠温度为37.5℃(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36.5℃(36.0℃~37.0℃,比口腔温度低0.3℃~0.5℃)。

  2.生理性变化

  (1)年龄因素: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而变动;儿童由于新陈代谢旺盛,体温略高于成人;老年人代谢率低,体温偏低。

  (2)性别因素:女性较男性稍高,在经前期和妊娠早期,由于黄体酮的影响,体温可轻度增高。

  (3)昼夜因素:一般清晨2~6点体温最低,下午2~8点最高,变动范围不超过平均数上下0.5℃。这与人体活动、代谢的相应周期性变化有关。

  (4)其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运动、进食可使体温一时性增高。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导航 ★ 
 ★ 护士资格考试题库 ★ 
 ★ 护士资格考试辅导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