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1-03 17:08:58
A.病人对疾病所作出的反应
B.病人疾病潜在的病理过程
C.病人的疾病病理过程
D.病人疾病的病理变化
E.病人的疾病
A.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B.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有关
C.潜在并发症:出血
D.知识缺乏:缺乏冠心病居家自我护理的知识
E.便秘:与进食粗纤维食物少有关
A.病人家庭成员的婚育史
B.病人的家族史、过敏史
C.病人的活动方式及自理程度
D.病人的心理应对情况
E.病人的职业、民族、文化程度
A.解决问题论
B.信息交流论
C.人的基本需要论
D.一般系统论
E.方法论
A.知识缺乏:缺乏有关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
B.知识缺乏
C.知识缺乏:与哮喘发作有关
D.知识缺乏:与缺乏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有关
E.知识缺乏(特定的)
A.PS公式
B.ES公式
C.P公式
D.PES公式
E.PE公式
A.评估
B.诊断
C.实施
D.评价
E.计划
A.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B.清理呼吸道无效
C.语言沟通障碍
D.皮肤完整性受损
E.便秘
A.破伤风病人,室内光线应明亮
B.气管切开者,室内相对湿度为40%
C.婴儿室室温宜在22~24℃
D.产休室,应保暖不宜开窗
E.室内相对湿度在30%~40%为宜
A.动作平稳
B.护士身体靠近床边
C.使用肘部力量
D.两膝稍屈
E.两腿并拢
A.健康教育
B.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C.预检分诊
D.心理安慰
E.查阅病案
A.避免噪音的刺激
B.保持空气新鲜
C.增加氧含量
D.降低空气中微生物的密度
E.调节室内温度、湿度
A.18~20℃,40%~50%
B.22-24℃,50%~60%
C.15~16℃,30%~40%
D.20~22℃,50%~60%
E.16~18℃,40%~50%
A.50~55dB
B.60~70dB
C.35~40dB
D.75~80dB
E.85~90dB
A.调节适宜的温、湿度
B.适当绿化
C.加强通风
D.合理采光
E.保持安静
A.定期消毒、灭菌
B.定期检查维修
C.定时使用
D.定数量品种
E.定点安置、定人保管
A.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收新病人
B.方便病人治疗护理
C.预防并发症
D.使病人安全、舒适
E.保持病室整洁,迎接新病人住院
A.发热、多汗
B.闷热、不适
C.肌肉紧张
D.咽干、口渴
E.头晕、倦怠
A.配血
B.做好抢救记录
C.人工呼吸
D.开放气道
E.胸外心脏按压
A.相对湿度50%~60%
B.门、椅脚钉橡皮垫
C.室温18~22℃
D.护士要做到四轻
E.保持病室光线充足
A.椅子放于折叠被之对侧
B.换铺清洁床单
C.枕横立于床头,并固定
D.床中部橡胶单上端距床头45~55cm
E.盖被纵向折于门对侧床边
A.腹腔镜术后病人
B.腰椎穿刺术后的病人
C.行口服法胆囊造影的病人
D.肠梗阻待手术的病人
E.外科新入院病人
A.呼吸道粘膜干燥、咽痛、口渴
B.尿液排泄增加
C.闷热、不适
D.头痛、头晕、耳鸣、失眠
E.多汗、面色潮红
A.预检分诊
B.处理医嘱
C.观察病情
D.建立病历
E.入室登记
A.16~18℃,35%~45%
B.14~16℃,25%~35%
C.18~22℃,50%~60%
D.20~22℃,65%~75%
E.12~14℃,20%~30%
A.注射镇痛剂
B.止血,测血压,配血、建立静脉通道
C.通知病房,准备床位
D.详细询问呕血的发生过程
E.给氧
A.按先后顺序叫号就诊
B.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记录于候诊卡上
C.候诊者多时,协助医生诊治
D.收集整理各种检验报告
E.随时观察候诊者病情变化
A.铺备用床
B.污被服撤下,送洗
C.脸盆、痰杯用消毒液浸泡
D.被褥曝晒6小时
E.床、床旁桌椅用洗涤剂擦洗
A.将病人安置在危重病房
B.做好健康教育
C.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D.做好护理记录
E.立即测量生命体征
A.根据病情进行卫生处置
B.护送病人入病区
C.办理入院手续
D.介绍入院须知
E.通知病区接受病人
A.甲托病人头部,乙托病人背部,丙托病人胭窝、腿部
B.甲托病人腰部,乙托病人臀部,丙托病人胭窝、腿部
C.甲托住病人的头、肩胛部,乙托住病人的背、臀部,丙托住病人胭窝、腿部
D.甲托病人头、肩部,乙托病人臀部、丙托病人腿部
E.甲托病人头、肩胛部,乙托病人的背部,丙托病人月国窝、腿部
A.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床位
B.将其安排在护士站旁边
C.将其安置在隔离病室
D.将其安排在危重病房
E.按其要求安排床位
A.单位介绍信
B.转院证明
C.门诊病历
D.诊断书
E.住院证
A.臀部、上身、下身
B.臀部、下肢、上身
C.下肢、臀部、上身
D.上身、下身、臀部
E.上身、臀部、下身
A.甲托颈、肩、腰部,乙托臀、月国窝处
B.甲托头、肩部,乙托臀部
C.甲托背部,乙托臀、膝部
D.甲托头、背部,乙托臀和小腿
E.甲托颈、腰部,乙托小腿和大腿
A.暂停输液,吸氧继续
B.暂停护送,缺氧症状好转后再送入病房
C.暂停吸氧,输液继续
D.拔管暂停输液、吸氧
E.继续输液、吸氧,避免中断
A.通知病人和家属
B.办理出院手续
C.协助病人整理用物
D.介绍出院后注意事项
E.停止给药
A.交给家属带回
B.日光曝晒后存放
C.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存放
D.包好后存放
E.消毒后交病人保管
A.头端与床尾相接
B.头端与床尾呈锐角
C.头端与床头平齐
D.头端与床头呈钝角
E.头端与床头呈钝角
A.介绍病室病友
B.通知营养室,准备膳食
C.询问病史,评估发病过程
D.填写各种卡片
E.通知医生、配合抢救、测量生命体征
A.护士双腿稍屈曲
B.病人双手交叉于护士颈后
C.护士一臂自病人腋下伸到肩部外侧,另一臂伸到大腿下
D.护士双脚前后、左右分开
E.护士双腿直立
A.将病人安置在危重病房
B.立即测量生命体征
C.建立静脉通道
D.配合医生共同抢救病人
E.配血
A.减轻肺部淤血
B.减少局部出血
C.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
D.有利于呼吸
E.使感染局限化
A.减少局部出血
B.有利于静脉回流
C.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
D.防止颅内压降低
E.减轻伤口疼痛
A.膝胸位
B.头高脚低位
C.端坐位
D.半坐卧位
E.俯卧位
A.中凹位可减轻肺部淤血
B.俯卧位可减轻臀部伤口疼痛
C.半坐卧位可减轻腹部手术后伤口疼痛
D.端坐位可减轻呼吸困难
E.肢体蜷曲可减轻腹痛''
A.约束带固定膝部
B.床档
C.约束带固定双肩
D.约束带固定手腕及踝部
E.支被架
A.翻身后更换伤口敷料
B.两人助翻身时手的着力点分别在肩、腰、臀和膝部
C.病人只能侧卧于健侧
D.翻身前必须夹紧引流管
E.翻身后上腿伸直,下腿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