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2-18 13:10:26
A.自下而上抽吸
B.自上而下抽吸
C.左右旋转向上提起
D.上下移动导管抽吸
E.固定于一处抽吸
A.当颅骨牵引病人翻身时,应先放松牵引
B.休克病人卧位是指抬高下肢20°~30°
C.颅脑手术后,头部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
D.膝胸卧位适用于膀胱镜检查
E.为病人翻身侧卧时,应使其下腿弯曲,上腿稍伸直
A.人是有能力通过学习行为来达到自我照顾需要的
B.支持WHO关于健康的定义
C.环境是人以外的所有因素,对不能满足自理需要的人,人们会提供帮助
D.护理是一种服务,是一种助人的方式
E.自理需要不能满足时,可通过医护活动满足病人的需要
A.直接提供护理
B.管理
C.教师
D.科研
E.协调
A.牙痛
B.痔疮
C.胃痛
D.腰肌劳损
E.腕关节扭伤三天后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蛋白
D.胆红素
E.血红蛋白
A.股神经和股动脉内侧
B.股神经和股动脉的外侧
C.股神经和股动脉之间
D.股神经内侧
E.股神经外侧
A.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教育模式
B.系统化地贯彻护理程序
C.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D.护理方法是执行医嘱和护理常规
E.强调护理是一门专业
A.局部组织受压过久
B.营养不良
C.年老体弱
D.皮肤受潮湿、摩擦等刺激
E.矫形器械的衬垫不当
A.增加营养的摄入
B.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避免刺激
C.经常更换卧位,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D.避免皮肤破损,摩擦
E.局部给予理疗或按摩
A.口温用蓝.
B.腋温用蓝
C.肛温用蓝⊙
D.降温后体温用红
E.体温、脉博符号相遇,体温符号外画红
A.分散病人注意力
B.患者侧卧位时上腿弯曲
C.注射时做到发 二快一慢
D.注射刺激性强的药液针头要长
E.注射2种药液应注射刺激性弱的
A.红钢笔
B.蓝钢笔
C.红铅笔
D.蓝铅笔
E.圆珠笔
A.安全阀:使过多氧气由四周小孔流出
B.流量表:控制氧气流出量
C.减压器:减低来自氧气筒内氧气压力
D.压力表:测知氧气筒内氧气的压力
A.体温
B.脉搏
C.血压
D.呼吸
E.神态
A.体温单
B.医嘱单
C.住院病历封面
D.出院记录
E.病程记录
A.先脱左肢,先穿右肢
B.先脱右肢,先穿右肢
C.先脱右肢,先穿左肢
D.先脱左肢,先穿左肢
A.所注剂量分四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减
B.所注剂量分四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增
C.所注剂量分五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减
D.所注剂量分五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增
E.所注剂量分四等份,分次注射
A.0.9%氯化钠
B.50%硫酸镁
C.0.5%亚硝酸钠
D.1%~2%碳酸氢钠
E.0.1%硫酸铜
A.信息发出者与接受者是护士与患者
B.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性关系
C.沟通的事物应届于护理专业性事物
D.治疗性沟通是以患者为中心
E.患者在沟通中处于主导地位
A.2g
B.4g
C.6g
D.8g
E.10g
A.库血
B.新鲜血
C.血浆
D.清蛋白
E.水解蛋白
A.15~20dB
B.25~30dB
C.35~40dB
D.45~50dB
A.以患者为中心
B.以护士为中心
C.以疾病为中心
D.以护理为中心
E.以病室管理为中心
A.磺胺合剂
B.棕色合剂
C.1%稀盐酸
D.氢氧化铝凝胶
E.颠茄合剂
A.房室传导阻滞
B.心室颤动
C.心房颤动
D.窦性心律不齐
E.阵发性心动过速
A.1、青霉素2、注射用水3、普鲁卡因
B.1、青霉素2、普鲁卡因3、注射用水
C.1、注射用水2、青霉素3、普鲁卡因
D.1、注射用水2、普鲁卡因3、青霉素
E.1、普鲁卡因、2、注射用水3、青霉素
A.朵贝尔溶液
B.0.02%呋喃西林溶液
C.2%~3%硼酸溶液
D.1%~4%碳酸氢钠溶液
A.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
B.应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C.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可注入少量温开水
D.如灌入药物,先将药片研碎溶解
E.拔管时将管末端夹紧拔到咽喉处宜快速
A.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
B.红细胞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
C.血红蛋白变成结晶体,阻塞肾小管
D.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
E.红细胞破环,释放凝血物质
A.向传递
B.双向传递
C.多向传递
D.反向传递
E.正向传递
A.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B.痛觉神经的兴奋性
C.局部细胞的新陈代谢
D.细菌的活力
E.血液流动
A.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B.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
C.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
D.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心
A.低血钾
B.低血钙
C.低血磷
D.高血钠
E.高血钙
A.注射应慢
B.解除思想顾虑
C.减轻疼痛
D.刺激性强药物先注射
E.分散注意力
A.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的护理
B.护理是单纯照顾患者的生活和疾病的护理
C.护理服务对象是患者与健康人
D.护理服务于人的生命全过程
E.护理要面向社会,保持人与环境间的平衡
A.每毫升试验液含500单位青霉素
B.试验液滴在电极板方形头子上
C.试验部位皮肤用注射用水擦净
D.计时开关开5分钟
E.试验部位皮肤出现白斑,也属阳性反应
A.锡类散
B.冰硼散
C.碘酊
D.西瓜霜
E.金霉素甘油
A.年老体弱到医院就诊困难者
B.手术后恢复期病人
C.肢体功能恢复期病人
D.病情不稳定易反复发作的病人
A.使用前和家嘱解释清楚
B.安置舒适的位置,常更换卧位
C.扎紧约束带、定期作按摩
D.将枕头横立床头,以免头部撞伤
E.床档必须两侧同时应用
A.填写尸体卡,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B.撤去治疗用物
C.放平尸体,仰卧,肩下垫一枕
D.依次洗净尸体各部,并穿上尸体衣裤
E.系一尸体识别卡在死者手腕部,包好尸体
A.进食量
B.尿量
C.腹腔抽出液
D.胃肠减压抽出液
E.引流的胆汁
A.青霉素50U
B.链霉素2500U
C.破伤风抗毒素15001U
D.细胞色素C 7.5mg
E.普鲁卡因25mg
A.生理盐水
B.朵贝尔液
C.2%~3%硼酸溶液
D.1%~2%碳酸氢钠溶液
E.0.1%醋酸溶液
A.盛温开水
B.盛冷水
C.盛50%乙醇
D.盛生理盐水
E.不盛水
A.卧床患者佩带墨镜
B.病室应先做清洁工作
C.擦净灯管表面灰尘
D.灯亮后计时
E.照射30分钟
A.每日摄入量主要记录饮水量
B.固体食物只记单位个数
C.病人饮水容器应固定,并测定容量
D.每日排出量主要记录粪便量尿量
E.伤口渗出液需观察不记录
A.0.1%新洁尔灭
B.0.2%过氧乙酸
C.70%洒精
D.2%戊二醛
E.碘伏
A.高热病人
B.便秘病人
C.心衰病人
D.肝昏迷病人
E.肾炎病人
A.上臂三角肌下缘
B.肘关节以上均可
C.上臂内侧肩峰下2~3横指处
D.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A.个人距离
B.亲密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E.距离越近越好
A.强迫体位
B.被动体位
C.自动体位
D.端坐位
E.膀胱截石位
A.全身麻醉未清醒者
B.腹部检查
C.导尿时
D.休克病人
E.肛门检查时
A.降低灌肠筒
B.抬高灌肠筒
C.移动肛管
D.嘱患者快速呼吸
E.嘱患者深呼吸
A.普通饮食
B.软质饮食
C.半流质饮食
D.流质饮食
A.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
B.手不可触及容器边缘
C.用毕立即将容器盖盖好
D.无菌物品取出后如一次未用完,应立即放回容器内
E.无菌容器每周消毒一次
A.南丁格尔
B.佩普劳
C.奥雷姆
D.罗伊
E.纽曼
A.留24小时尿
B.留清晨第一次尿
C.饭前半小时留尿
D.饭后半小时留尿
A.年老、体弱、营养不良
B.局部组织受压过久
C.皮肤受潮湿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