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2-17 20:06:56
A.25cm
B.30cm
C.20cm
D.15cm
E.10cm
A.14~16小时
B.7~9小时
C.4~6小时
D.10~12小时
E.12~14小时
A.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B.应用抗生素
C.戒烟
D.口服地塞米松
E.进行体位引流
A.血栓性静脉炎
B.泌尿系感染
C.切口感染
D.肺部感染
E.外科手术热
A.胸前拱手姿势
B.手臂自然下垂
C.手臂向前伸
D.双手放置背后
E.手臂向上高举
A.肠蠕动增强
B.麻醉反应
C.伤口疼痛
D.腹胀
E.肠炎
A.容易形成痈
B.抗生素治疗无效
C.引起海绵状静脉窦炎
D.可并发上颌窦炎
E.引起眼球后感染
A.大肠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梭状芽胞杆菌
E.拟杆菌
A.脓液特殊的恶臭
B.脓液稀薄、淡红色
C.脓液稠厚、恶臭
D.脓液稠厚,黄色,无臭
E.脓液淡绿色、甜腥臭
A.急性蜂窝组织炎
B.痈
C.急性淋巴管炎
D.丹毒
E.疖
A.寒战时
B.静脉滴注抗生素时
C.间歇期
D.抗生素输入后
E.高烧时
A.败血症
B.菌血症
C.脓毒血症
D.毒血症
E.脓血症
A.败血症
B.喉头水肿
C.菌血症
D.海绵状静脉窦炎
E.吞咽困难
A.避免声、光刺激
B.住单人隔离病室
C.定时使用镇静剂
D.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
E.限制亲属探视
A.角弓反张
B.呼吸困难
C.张口困难
D.苦笑面容
E.颈项强直
A.有转移性脓肿
B.寒战后高热,呈稽留热
C.白细胞计数下降
D.常伴营养不良表现
E.血细菌培养阴性
A.中和血液中游离毒素
B.清除毒素来源
C.中和与神经结合的毒素
D.杀死破伤风杆菌
E.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
A.尽早处理伤口
B.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C.应用抗生素
D.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E.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A.全身中毒症状
B.有原发感染病灶
C.血细菌培养阳性
D.白细胞计数增加
E.起病急骤,寒战高热
A.反复抽脓
B.大剂量应用抗生素
C.理疗热敷
D.外敷消炎膏
E.切开引流
A.疖
B.破伤风
C.痈
D.急性胆囊炎
E.脓毒症
A.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B.骨坏死骨髓炎
C.指甲下脓肿
D.甲沟炎
E.化脓性滑囊炎
A.浅部静脉炎
B.网状淋巴管炎
C.急性蜂窝组织炎
D.浅部淋巴管炎
E.深部淋巴管炎
A.急性蜂窝织炎
B.脓肿
C.丹毒
D.疖
E.痈
A.蜂窝织炎
B.脓毒血症
C.败血症
D.海绵状静脉窦炎
E.菌血症
A.全身支持疗法
B.及时应用抗生素
C.高压氧治疗
D.应用气性坏疽抗毒血清
E.彻底清创
A.挫伤
B.刺伤
C.割伤
D.火器伤
E.擦伤
A.扭伤
B.擦伤
C.裂伤
D.挫伤
E.挤压伤
A.36小时
B.60小时
C.72小时
D.48小时
E.24小时
A.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B.对休克患者首要措施是立即送医院抢救
C.迅速将伤员转移出现场
D.做简要的全身检查
E.注意观察有无神志、瞳孔变化
A.冲洗后缝合
B.清创后不予缝合
C.按感染伤口处理
D.清创后延期缝合
E.清创后一期缝合
A.中心静脉压
B.脉搏
C.血压
D.呼吸
E.尿量
A.低蛋白、高维生素
B.高维生素、高脂肪
C.高脂肪、高热量
D.高蛋白、高热量
E.高热量、低脂肪
A.上肢开放性骨折
B.脑挫伤
C.张力性气胸
D.小腿挫裂伤
E.肠穿孔
A.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包扎
B.绷带的固定结应放在肢体的外侧面
C.指、趾最好外露
D.每周应遮盖前周绷带宽度的1/2
E.包扎的部位必须清洁干燥
A.浅平、干净创面
B.肉芽过度生长创面
C.肉芽组织水肿创面
D.慢性溃疡创面
E.脓液分泌物较多的创面
A.8字形
B.蛇形
C.螺旋形
D.回返形
E.螺旋反折形
A.促进肉芽绍织生长
B.控制局部感染
C.促进伤口愈合
D.观察伤口变化
E.保持引流通畅
A.0.02%洗必太
B.0.01%新洁尔灭
C.3%过氧化氢
D.生理盐水
E.0.02%呋喃西林
A.急性阑尾炎术后
B.蜂窝组织炎
C.胃大部切除术后
D.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
E.压疮伤口
A.脓肿形成先兆
B.伤口浅层感染
C.伤口深层感染
D.缝线反应
E.伤口裂开先兆
A.腹部
B.下肢
C.手部
D.胸部
E.头部
A.里层敷料与创面有粘连时,应用无菌盐水湿润后再揭
B.用手揭去胶布和外层敷料
C.酒精棉球只能消毒创面周围皮肤
D.双手执镊操作中,一把镊子被污染时,可用另一把镊子继续换药操作
E.用盐水棉球轻轻拭去伤口内分泌物和脓液
A.用5%氯化钠溶液湿敷
B.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C.用呋喃西林纱布湿敷
D.用鱼石脂软膏外敷
E.用手术剪将其剪乎
A.局部使用2%甲紫
B.每天用肥皂清洁皮肤
C.局部使用0.2%薄荷淀粉
D.局部理疗
E.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A.出血
B.溃疡
C.疼痛
D.肿块
E.梗阻
A.脱发程度
B.恶心呕吐
C.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D.食欲不振
E.皮肤损害
A.胃癌
B.鼻咽癌
C.乳癌
D.食管癌
E.多发性骨髓瘤
A.远处转移
B.原发肿瘤
C.恶性程度
D.预后情况
E.淋巴结
A.若出现药液外渗,应立即热敷
B.用后的注射器和空药瓶应单独处理
C.药液不可溢出静脉外
D.每周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E.药液必须新鲜配制
A.边界不清楚
B.早期出现疼痛
C.表面高低不平
D.质地坚硬
E.固定、不活动
A.病理检查
B.B超
C.MRI
D.CT
E.X线造影
A.X线造影
B.MRI
C.CT
D.AFP测定
E.B超
A.少量输血
B.暂停用药
C.服用生血药物
D.加强营养
E.减少用药量
A.环孢素
B.皮质激素
C.环磷酰胺
D.肾上腺素
E.硫唑嘌呤
A.断指再植
B.心脏移植
C.同种异体肾移植
D.库存骨移植
E.异体肝移植
A.自体输血
B.单卵双生异体移植
C.异体皮肤移植
D.自体骨移植
E.自体皮肤移植
A.喉头水肿
B.气管塌陷
C.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D.切口内血肿形成
E.痰液堵塞气道
A.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
B.气管塌陷
C.喉上神经内侧支损伤
D.单侧喉返神经损伤
E.伤口内出血
A.药物剂量一旦确定终生不变
B.每天按时服药
C.出现畏寒、乏力、精神不振等表现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D.每年来医院复查一次
E.出现心慌、多汗、急躁等表现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A.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
B.给予小剂量甲状腺素
C.补充维生素D3
D.不予处理
E.多食含碘食物
A.情绪是否稳定
B.体重是否增加
C.甲状腺大小
D.脉率和脉压大小
E.突眼程度
A.甲状旁腺损伤
B.甲状腺危象
C.喉返神经损伤
D.喉上神经损伤
E.呼吸困难
A.滤泡状腺癌
B.未分化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