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2-15 20:27:00
B.肝素
C.枸橼酸钠
D.氯化钙
E.枸橼酸钙
A.2000m1
B.2500ml
C.1500ml
D.4000ml
E.3000ml
A.被褥曝晒6小时
B.污被服撤下、送洗
C.铺备用床
D.床、床旁桌椅用洗涤剂擦洗
E.脸盆、痰杯用消毒液浸泡
A.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B.给药后要注意观察疗效
C.遵医嘱给药
D.给药时间要准确
E.给药途径要准确
A.褥疮溃疡期
B.局部皮肤感染
C.褥疮淤血红润期
D.局部血栓形成
E.褥疮炎性浸润期
A.及时评论对方所谈内容
B.两眼注视对方
C.全神贯注地倾听
D.言语简单明确
E.倾听中特别注意对方的弦外音
A.仅更换清洁的大单、被罩及枕套即可
B.无须处理和更换床垫
C.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D.用消毒剂擦拭患者使用过的家具及地面
E.将同病室的其他病人转移出病室后对病室空气进行熏蒸消毒
A.测量时,放气速度太快
B.被测者手臂位置高于心脏
C.血压计袖带缠绕过紧
D.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
E.血压计袖带宽度太宽
A.前臂,腕部,手掌,手背,手指,指甲,指缝
B.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指,手背,手掌
C.手指,指甲,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D.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手背
E.腕部,前臂,手掌,手背,手指,指甲,指缝
A.每早一次
B.每晚一次
C.睡前给一次
D.上、下午各一次
E.每日早、中、晚各一次
A.疟疾能通过输血感染
B.成分血中含枸橼酸盐低
C.发热反应重者应停止输血
D.血小板浓缩液22℃保存24h
E.献血员在采血前应多喝牛奶
A.污染的纸张
B.特殊感染伤口的敷料
C.手术刀
D.坐浴盆
E.换药碗
A.被迫卧位
B.特异卧位
C.习惯卧位
D.主动卧位
E.被动卧位
A.磷化锌
B.敌敌畏
C.氰化物
D.敌百虫
E.硫酸
A.半坐位
B.端坐位
C.头高脚低位
D.仰卧位
E.侧卧位
A.每周更换一次导尿管
B.集尿袋位置低于耻骨联合
C.每两天更换一次集尿袋
D.记录每次倾倒的尿量
E.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不受压,不扭曲
A.预防颅内压减低
B.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
C.预防颅内感染
D.防止脑缺血
E.预防颅内压增高
A.鼓励饮水
B.测体温每4小时1次
C.每日口腔护理2~3次
D.冰袋放于头顶、足底处
E.卧床休息
A.用牙膏彻底清洗假牙
B.暂时不用的假牙可置于酒精中浸泡
C.取下的假牙用冷水冲洗干净
D.协助病人戴假牙前,应先浸湿
E.病人漱口后,协助将假牙戴回
A.精神异常者
B.小儿
C.下肢烧伤者
D.腹泻者
E.昏迷者
A.头高脚低位
B.坐卧位
C.左侧卧位
D.屈膝仰卧位
E.右侧卧位
A.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B.供给热量,补充营养
C.纠正酸中毒
D.脱水、利尿,防治脑水肿
E.增加血粘度
A.一个病人只能有一个首优的护理诊断
B.首优的护理诊断解决之后再解决中优问题
C.对于某个病人来说,护理诊断的先后次序常常是固定不变的
D.现存的护理诊断应排在有……危险的护理诊断之前
E.护士可参照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序
A.初次做治疗,向病人解释清楚基本操作方法
B.呼气时松开出气口
C.出气管放入口中,要紧闭口唇
D.将氧流量调至6~10L/mi
E.病人感觉疲劳时,应停止治疗
A.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
B.降低神经兴奋性
C.溶解坏死组织
D.解除肌肉痉挛
E.使血管扩张充血
A.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
B.股外侧,皮下注射
C.三角肌下缘,皮内注射
D.臀小肌,皮下注射
E.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
A.定期检查维修
B.定数量品种
C.定时使用
D.定点安置、定入保管
E.定期消毒、灭菌
A.用温水冲洗会阴
B.用屏风遮挡
C.用热水袋敷下腹部
D.耐心解释安慰
E.协助病人坐起排尿
A.输液器连接不紧
B.输液管管径过粗
C.滴管有裂隙
D.液面压力过高
E.针头处漏水
A.60ml,90ml,30ml
B.60ml,30ml,90ml
C.30ml,60ml,90ml
D.90ml,60ml,30ml
E.30ml,90ml,60ml
A.高压吸氧
B.给予碳酸氢钠静推
C.给予利尿剂
D.取左侧卧位,头低脚高
E.给予抗过敏药物
A.意识不清
B.身体温度接近室温
C.心跳停止
D.呼吸停止
E.各种反射消失
A.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
B.药片应研碎再灌入
C.拔管应夹紧胃管末端快速拔出
D.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E.注入少量温开水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
A.甲醛
B.过氧乙酸
C.碘伏
D.碘酊
E.戊二醛
A.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治疗室
B.病人用过的物品不得放于清洁区
C.隔离单位要有醒目的标记
D.使用过的物品冲洗后立即消毒
E.脚垫要用消毒液浸湿
A.有利于呼吸
B.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
C.减少局部出血
D.减轻肺部淤血
E.使感染局限化
A.一个应激源只可引起一种特异的应激反应
B.应激可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C.应激源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数量
D.应激就是一种主观感受
E.应激反应只包括生理改变和认知改变
A.将压舌板放于上下门齿间,以防咬伤舌
B.适当使用床档或保护具,确保安全
C.室内光线宜暗,动作要轻,以免抽搐
D.眼部可涂凡士林纱布,以保护角膜
E.给予鼻饲或静脉高营养支持
A.15~20ml
B.10~15ml
C.5~10ml
D.20~25ml
E.1~5ml
A.皮肤潮红,呼吸困难
B.喉头水肿,荨麻疹
C.手足抽搐,HR和BP下降
D.皮肤瘀斑,脉速,面色苍白
E.四肢麻木,腰背酸痛
A.待病人痒感消失后再全量注射
B.将抗毒素分四等份,分次注射
C.将抗毒素稀释,分两次注射
D.将抗毒素分四次逐渐增加剂量注射
E.在对侧前臂作对照试验后再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