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18 10:52:22
五、课程说明
公共基础课程说明略
1.环境艺术设计(实践)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实践课,主要目的是要综合运用装饰艺术设计的手法和装修技术的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考虑建筑室内外环境条件和影响,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生理和心理要求的理想环境,使环境更加舒适化、科学化、艺术化来源:91 考试网。
教材:《环境艺术设计》,郑曙旸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实践课,是讲授塑料、金属、陶瓷、木材、新型复合材料等在物理特性、化学特性、成形工艺、表面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材料成型与工艺过程中的产品造型特征,来提高和训练考生对材料基础知识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能力,掌握产品设计规律。
教材:《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第2版,程能林等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产品设计研究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通过对产品概念、语义、造型等理论和实践学习,使考生掌握一件产品由概念形态设计走向产品形态的完整造型设计过程。
教材:《产品造型设计:从形态的概念设计到实现》,赵得成主编,海洋出版社,2010年版。
4.产品系统化设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要求考生掌握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与组织、产品系统性设计的内涵、用户研究引导性设计、功能主导原则,树立对产品设计所具有的科学性、系统性、经济性、艺术性、人机性、社会性等多种复杂属性的思想观念。
教材:《产品系统设计》,谢质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工业设计史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考生通过对设计史的学习,理解工业设计观念和方法的发展沿革,透过产品设计理念发展的历史脉络来认识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材:《工业设计史》(第4版),何人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6.互动媒体设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主要讲述多媒体互动软件的设计思路、操作流程、使用方法等,要求考生学习掌握互动媒体设计技能,具备相关互动媒体设计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材:《多媒体互动艺术设计》,容旺乔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设计管理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要求考生通过对设计与经济发展、设计与决策、设计与组织创新、设计与项目管理等知识的学习,掌握设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而正确地理解设计理念、正确地选择设计方向和设计策略,有效地利用设计资源及发挥出设计最大的价值。
教材:《设计管理》(第2版),刘国余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 设计心理学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知觉与艺术及个体的行为、审美心理、社会文化心理现象、设计艺术中的心理研究和方法、造型心理等内容。通过学习与掌握设计心理学知识来帮助考生深层次理解设计的本质目的,从审美、功能与消费的正确关系解决社会需求。
教材:《设计心理学》,张鑫、郭媛媛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企业形象设计(CIS)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实践课,主要讲授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员工形象、组织形象、企业个性塑造以及企业形象的策划和导入等全方位的企业形象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实例使考生掌握企业形象设计的流程环节和操作步骤,强化企业形象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材:《企业形象(CI)设计》,龚正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计算机辅助设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实践课,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基本概念、发展趋势、主要的软件应用以及其间的配合关系。通过大量实际案例的操作演示,生动形象地讲解不同软件在相应设计流程阶段的辅助设计技巧。考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PRO-E、犀牛等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考生在实践工作中的设计能力。
教材:《计算机辅助产品造型设计》,刘永翔、蔡硕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六、必要说明
1.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报考本专业的有关规定按照冀考委自[2010]19号文件和冀考委自[2012]4号文件执行。其中,本专业的衔接课程为:互动媒体设计(04845)、设计管理(04847)、设计心理学(04848)。
2.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职业技术证书对接本专业中的相应课程,具体如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证书名称 | 证书颁发部门 |
1 | (04840)产品设计研究 | 产品设计规划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与考试中心 |
2 | (04842)产品系统化设计 | 产品系统化设计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与考试中心 |
3 | (04845)互动媒体设计 | 互动媒体设计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与考试中心 |
4 | (04847)设计管理 | 设计管理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与考试中心 |
5 | (04848)设计心理学 | 设计心理应用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与考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