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法学概论模拟试题(四)(二)

时间:2011-01-12 11:35: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复议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2)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3)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4)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5)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6)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答案解析:
1、简述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被告的确定。
  
参考答案: 法治的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1)维护法律的极大权威。(2)完善法律体系。(3)强化民主法治。(4)坚持依法行为。(5)保障公正司法。(6)搞好法律监督。     答案解析:
2、简述实现法治的必备条件。
  
参考答案: 我国婚姻法第1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工资、奖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赠予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18条规定的除外。(5)其他应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     答案解析:
3、简述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论述题
(共1题,每题5分,共5分)
参考答案: 在刑法理论上,时效可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追诉时效是指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超过法定的追诉期限的,就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行刑时效又称判决执行时效,是指对被判刑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判处刑罚而未执行,超过法定执行期限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在我国,没有行刑时效的规定。我国刑法中的时效,专指追诉时效。根据刑法第87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第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第二,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第三,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第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需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上述的追诉期限,都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为了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时效制度逃避法律的制裁,刑法还规定: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对于已经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案件,不应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诉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终止审判。但是,对于犯罪分子犯罪所得的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考责令退赔;被害人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的,应按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办理。     答案解析:
1、试述我国刑法上的时效。
  
案例题
(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对被告人海某不应作犯罪处理,因为犯罪人海某是因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其年龄只有15周岁,按照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承担刑事责任,对其他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过失致人死亡)均不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对被告人海某不应作犯罪处理。     答案解析:
1、被告人海某,女,1980年3月20日出生,中学生被告人于1995年4月6日中午12点30分,骑自行车由学校回家,当骑至市郊东坝乡时,因下坡速度较快,把同方向向前行走的池某(男,58岁农民)右脚的右外踝关节撞伤,被告人池某从自行车上摔下时,又将池某压倒在身下,当时被告人立即抱扶池某,因抱不动,便迅速跑到卫生院求救,但因池某后脑受外部强烈震动的脑颅损伤,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15分死亡。问:被告人海某是否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本案例主要审查当事人起诉条件,根据民事诉讼法108条规定:当事人起诉条件之一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即原告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民事权益,必须是自己的利益或依法受自己保护的利益,本案原告既不是梨树所有人又不是生产队的法定代表人所以无权起诉。(2)本案中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而不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因为本案虽起诉,但法院尚未受理,诉讼程序并未开始,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而不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答案解析:
2、原被告系同村居民,1991年8月17日,原告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屋后有7棵梨树系生产队1958年买来的树种派人栽活的,应属生产队所有,现为被告霸占,要求法院判决,让被告将梨树退给生产队,并将历年收获折价交还生产队,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与本案无直接利害关系,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裁定驳回起诉。问:本裁定是否正确?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 自学考试导航 ★ 
 ★ 自考报名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