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0-18 19:34:29
22.下列《论学问》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证明“学问变化气质”的有( )
A.史鉴使人明智 B.缓步有益于胃
C.诗歌使人巧慧 D.射箭有益于胸肺
E.一定的运动有益于一定的病患
23.《张中丞传后叙》中,刻画南霁云形象的典型细节有( )
A.食而舍肉 B.拔刀断指
C.抽矢射塔 D.射石没簇
E.背诵《汉书》
24.《香市》的主要艺术特点有( )
A.整体构思以小见大 B.通过对比彰显主题
C.人物描写个性鲜明 D.场面描写层次清楚
E.拟人手法形象生动
25.下列《前赤壁赋》中的语句,属于对偶的有( )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E.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邦域:
27.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适观:
2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宜:
29.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顾:
30.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
31.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是:
32.中贵人走广。
走广:
33.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不足:
34.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
一泓:
35.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赋闲: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庄子《秋水》开头的一段描述: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请回答:A.这里所描绘的“河水”与“北海”两种景象形成怎样的关系?
B.庄子展现这种关系是为了阐发什么道理?
C.从这里看,庄子的文章有哪些特点?
37.阅读曹操《短歌行》的首二章: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请回答:A.从全诗看,作者这里所说的“忧”的内涵是什么?
B.能不能说诗人感叹“人生几何”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C.指出其中的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38.阅读《嘱咐》中的一段文字:
冰床跑进水淀中央,这里是没有边际的冰场。太阳从冰面上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扑到这里来,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敌人在这里,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得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
请回答:A.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何象征意味?
B.这里表现出水生嫂怎样的思想感情?
C.这里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39.阅读屠格涅夫《门槛》的结尾:
姑娘跨进了门槛——一幅厚的门帘放下来掩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个回答。
请回答:A.“姑娘跨进了门槛”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一幅厚的门帘放下来掩住了她”意味着什么?
B.咒骂“傻瓜”和赞叹“一个圣人”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C.除了象征外,这里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40.阅读茅盾《谈独立思考》中的一段文字:
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能力。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
请回答:A.这里的“井底之蛙”、“应声虫”、“日驰数百里的驿马”分别指的是哪类人?B.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五、作文(30分)
41.请以《脚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