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真题(完整word版)(一)

时间:2015-02-09 20:49: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7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A”涂黑;使用2013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B”涂黑。不涂或全涂,均以B卷记分。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A卷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关于“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的研究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哪一个研究领域

  A.团体过程 B.心理发展的规律

  C.个体过程 D.人际过程

  2.________是人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A.自我概念 B.自我图示

  C.自我觉知 D.自我确认

  3.在进行归因时,很多人倾向于把成功归于能力、努力等内部因素,把失败归于外部因素,这属于

  A.基本归因错误 B.他利偏差

  C.自利偏差 D.非动机性偏差

  4.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这种现象称为

  A.侵犯行为 B.兴奋转移

  C.个体化 D.去个体化

  5.促使人们需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这体现的是态度的

  A.效用功能 B.知识功能

  C.自我保护功能 D.价值表达功能

  6.经历了一起负性事件后,负责人小张把起因归于稳定的、内在的与全面性的因素,从而陷入悲观状态。小张的这种状况可以称为

  A.自我效能 B.控制感

  C.习得性无助 D.应对方式

  7.________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

  A.自我确认 B.自尊

  C.自我提升 D.自证预言

  8.东方文化中,自我的主要表现形式为

  A.精神独立型自我 B.自我实现型自我

  C.独立型自我 D.依赖型自我

  9.生物理论强调本能和________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A.遗传差异 B.环境

  C.人际交往 D.暗示

  10.因为有同事在旁观,小王的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工作时好,这种现象被称为

  A.社会交换 B.社会支持

  C.社会影响 D.社会促进

  11.小集团意识常常导致灾难性事件的发生,这种思维模式也称作

  A.团体沟通 B.团体决策

  C.团体极化 D.团体思维

  12.领导的效果取决于领导的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领导者的人格特质与环境的匹配程度决定着绩效。这是________的观点。

  A.特质理论 B.领导与下属交换理论

  C.成就动机理论 D.Fiedler权变领导模型

  13.心身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高血压、心脏病、癌症、溃疡、哮喘等。有学者研究发现,这些心身疾病往往和个体的一些________联系在一起。

  A.成长经历 B.家族病史

  C.工作压力 D.人格特征

  14.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会变得更积极,这种现象叫做

  A.光环效应 B.慈悲效应

  C.曝光效应 D.负晕轮效应

  15.“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这是________的观点。

  A.团体冲突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理论 D.心理动力理论

  16.因为自己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团队的整体业绩,小王的努力水平下降,这种现象体现的是

  A.社会交换 B.社会懈怠

  C.社会影响 D.社会促进

  17.针对一个项目的开发情况,负责人最初的态度很保守,经团体谈论后,负责人的态度变得更加保守。这种情况叫做

  A.团体沟通 B.团体决策

  C.团体极化 D.团体思维

  18.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厌恶那些与不好的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这种现象体现了人际吸引的

  A.联结原则 B.强化原则

  C.社会交换原则 D.公平原则

  19.________指个人运用社会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之上改变他人的态度或行为。

  A.社会交换 B.社会支持

  C.社会影响 D.社会促进

  20.________是以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异同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些异同的文化背景及心理含义。

  A.文化生态学 B.文化心理学

  C.文化人类学 D.跨文化心理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A.样本的代表性 B.实验者偏差

  C.被试偏差 D.心理问题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 自学考试导航 ★ 
 ★ 自考报名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