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分析技术真题(精美word版)(二)

时间:2015-02-09 19:57: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从刺激味感受器到出现味觉,一般需2.0—5.5ms,其中咸味的感觉最快,苦味的感觉最慢。所以,一般苦味总是在最后才有感觉。( )

  2.真空度习惯上用毫米汞柱(mmHg)或厘米汞柱(cmHg)表示,根据国际单位制,压力单位用帕(Pa)来表示,lmmHg=133.322Pa。( )

  3.光线在空气中的行进速度与在某种物质中的行进速度的比值,称为这种物质的相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 )

  4.掩蔽法是利用掩蔽剂与样液中干扰成分作用,使干扰成分转变为不干扰测定状态,即被掩蔽起来。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不经过分离干扰成分的操作而消除其干扰作用,简化分析步骤,常用于有害物质的测定。( )

  5.有效酸度是指样品中呈游离状态的氢离子的浓度,准确地说应该是活度。( )

  6.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 )

  7.化学合成添加剂是通过化学合成和微生物发酵制得的。( )

  8.总酸度的测定时用标准碱液滴定时,被中和生成盐类。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pH=8.2,指示剂显淡红色,要求3s不退色才认为是滴定终点。( )

  9.保存样品的容器应该是清洁干燥的优质磨口玻璃容器或塑料、金属等材质的容器,原则上保存样品的容器不能同样品的主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

  10.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它是由某些难以控制、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其大小与正负值都不固定,又称不定误差。(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感官检验法

  2.检样

  3.分析型感官检验

  4.折光法

  5.总酸度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什么是湿法消化法,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分类检验法,有什么用途?

  3.相对密度计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4.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GB/T5009.5—2003))原理与适用范围是什么?

  5.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GB/T5009.33—2003)原理是什么?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 自学考试导航 ★ 
 ★ 自考报名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