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化市场与营销真题(精美word版)(一)

时间:2015-02-09 17:12: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化市场与营销试题

  课程代码:0412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除了具有市场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外,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市场的基本特征的是

  A.以物质产品销售为主 B.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主

  C.文化市场服务对象的确定性 D.意识形态的属性

  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教育水平和语言文字等的总和,是指

  A.社会文化 B.政治法律

  C.科学技术 D.自然资源

  3.反映文化企业“订单—发货—收款”的循环是营销信息系统中_____的核心。

  A.营销情报系统 B.营销分析系统

  C.内部报告系统 D.营销调研系统

  4.文化企业对已明确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辨别、审核、记录、整理和汇总,作出广泛而准确的描述,这是属于

  A.探测性调研 B.描述性调研

  C.因果关系调研 D.定期性调研

  5.属于文化消费者市场的特点是

  A.稳定性好 B.需求差异性大

  C.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 D.不可诱导性

  6.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市场营销学家_____于20世纪中期首先提出。

  A.菲力浦·科特勒 B.尼尔·鲍顿

  C.罗姆·麦肯锡 D.温德尔·斯密

  7.文化产品市场定位是指

  A.文化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 B.文化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处的地位

  C.文化产品的销售对象选择 D.文化产品的销售渠道选择

  8.文化消费品市场的细分变量主要有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四类,其中使用习惯属于

  A.人口因素 B.地理因素

  C.心理因素 D.行为因素

  9.6Ps是在4Ps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关系与_____在营销组合中的重要性。

  A.产品 B.成本

  C.政治权力 D.沟通

  10.人们购买图书,除了它的阅读功能外,人们还要考虑书的装帧、质量、名气等因素。这属于文化产品层次中的

  A.核心产品 B.有形产品

  C.附加产品 D.期望产品

  11.在文化企业产品定价方法中,随行就市定价法属于

  A.成本导向定价 B.竞争导向定价

  C.新产品定价 D.需求导向定价

  12.文化企业利用消费者具有仰慕名牌商品所产生的某种心理,对质量不易鉴别的商品的定价最适宜用_____法。

  A.尾数定价 B.招徕定价

  C.声望定价 D.反向定价

  13.在广告预算方法中,具有方法简单、但不科学,忽视了广告目标和市场竞争需要特征的预算方法是

  A.倾力投掷法 B.销售额百分法

  C.目标达成法 D.竞争对等法

  14.4Ps是指产品策略、促销策略、分销策略和

  A.品牌策略 B.定价策略

  C.服务策略 D.细分策略

  15.精心服务于文化市场的某些细小部分,而不与主要的文化企业竞争,只是通过专业化的经营来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的文化企业处于_____地位。

  A.市场领导者 B.市场挑战者

  C.市场追随者 D.市场补缺者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文化市场营销环境

  17.市场细分

  18.文化市场需求

  19.消费者行为

  20.市场营销组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1.简述文化产品价格及其形成的市场原理。

  22.简述文化品牌对文化企业的作用。

  23.简述文化企业间接分销渠道的优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论述文化企业市场领导者战略。

  25.论述影响文化企业分销渠道设计的限制因素。

  五、案例题(本大题12分)

  26.《新周刊》:时刻革新的产品战略

  1996年8月18日,《新周刊》创刊号的封面是“中国最重要的两个巨人”的一张照片(毛泽东和邓小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配合《中国可以说不》专题。当时《中国可以说不》震动整个西方世界,中国国内也议论纷纷,这一焦点话题介入市场,是《新周刊》的“时事敏感”取向决定的。

  随后,专题成为《新周刊》的一道招牌菜。六年来,推出了大量的优质封面专题,从《弱智的中国电视》、《城市魅力榜》、《飘一代》、《第四城》、《中国电视节目榜》、《忽然中产》,到《2002生活方式创意榜》及“号外”《中国不踢球》等,每个话题都差不多成了一本书。这使得《新周刊》从早期到现在,都保留着以接近推流行书的方法来运作《新周刊》。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1/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 自学考试导航 ★ 
 ★ 自考报名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