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安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四)

时间:2015-09-14 18:31: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B. 刑事违法性

    C. 应受法律惩罚性

    D. 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且触犯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正确答案为:A,B,D

251. 以下关于间接故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对结果是否真的会发生处于一种不能肯定的状态中,且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态度

    B. 行为人在实施某种犯罪行为时,同时放任另一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C. 行为人在实施一个非犯罪行为时,而放任某种犯罪结果的发生

    D.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引起什么样的危害结果,主观上没有明确认识,但对客观上可能产生的任何结果,却抱着无所谓的放任态度

正确答案为:A,B,C,D

252. 间接故意能发生在(  )情形中。

    A. 行为人为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犯罪结果的发生

    B. 行为人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一个犯罪结果的发生

    C. 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

    D.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正确答案为:A,B,C

253. 甲为了防止其果园被偷,就在其果园周围拉了一道电网,也没有采取其他任何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结果导致小学生乙在附近玩耍时触电身亡。甲的心理态度不能是(  )

    A. 过于自信的过失

    B. 疏忽大意的过失

    C. 直接故意

    D. 间接故意

正确答案为:A,B,C

254.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具有下列(  )情形之一,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A. 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B. 疏忽大意

    C. 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D. 轻信能够避免

正确答案为:A,C

255. 甲与其嫂乙有仇,意图杀害乙,某日,趁乙生病之时,甲煮好一碗面条给乙后离开。乙怀疑面条有毒,而将该面条给前来玩耍的邻居小孩丙食用,丙食后2小时死亡。本案中(       )

    A. 甲有杀丙之间接故意

    B. 对乙而言,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 乙有杀丙之间接故意

    D. 对丙而言,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

正确答案为:B,C,D

256. 甲向被害人乙的房间开枪射击,但乙已于2小时以前避开,因此未遭杀害。此案中,甲(  )

    A. 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B. 犯罪的成立只要求甲对犯罪事实有所认识

    C. 甲的认识必须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才能成立故意杀人罪

    D. 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为:A,B

257. 王某(男,1982104日生)于199892日在某市人民商场见一妇女出手大方,即尾随至商场外存车处,趁该妇女开自行车之际,将其裤袋中的钱包(内有现金3800元)偷走,后被抓获。王某的行为(  )

    A. 构成盗窃罪

    B. 不构成犯罪

    C. 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D. 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为:B,C

258. 甲和乙素有矛盾,某日二人在街上相遇,甲对乙破口大骂,并用力推搡乙,乙挥拳打甲,甲拾起一根木棒向乙头部打去,致乙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

    A. 正当防卫

    B. 故意伤害

    C. 应当负刑事责任

    D. 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为:B,C

259.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  )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 放火

    B. 故意杀人

    C. 绑架

    D. 爆炸

正确答案为:A,B,D

260.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种犯罪负刑事责任?(  )

    A. 绑架罪

    B. 贩卖毒品罪

    C. 投放危险物质罪

    D. 抢夺罪

正确答案为:B,C

261. 下列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

    A. 李某(15周岁)实施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行为

    B. 王某(13周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

    C. 马某(17周岁)实施盗窃行为且数额较大

    D. 胡某(16周岁)实施抢劫行为

正确答案为:A,C,D

262. 《刑法》规定为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有(  )

    A. 又聋又哑的人

    B. 盲人

    C. 醉酒的人

    D.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正确答案为:A,B,D

263. 根据我国《刑法》,影响刑事责任能力有无及大小的因素有(     ).

    A. 年龄

    B. 精神障碍

    C. 生理疾患

    D. 醉酒

正确答案为:A,B,C

264. 李某制止两名流氓调戏妇女,遭到殴打而被迫还手。双方正在对打时,被害妇女的父亲王某恰好从此地路过,见状抓住李某的肩膀,试图叫李某赶快离开,李某误认为王某是对方的同伙,拔刀刺伤了王某的肩膀,李的行为是(  )

    A. 正当防卫

    B. 假想防卫

    C. 过失犯罪

    D. 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为:B,D

265. 王某与赵某有仇恨,某日王某见赵某手持匕首朝自己走来,于是随手拾起一根木棒猛击赵某头部,打成重伤,后来发现赵某拿的是一把玩具匕首。王某的行为属于(  )

    A. 防卫过当

    B. 避险过当

    C. 犯罪

    D. 假想防卫

正确答案为:C,D

266. 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针对不法侵害人采取的一切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以外的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为:B,C,D

267. 某菜农赶马车在公路上走,由于汽车鸣笛,马受惊狂奔,该农民采取了很多措施,结果还是轧死了两个行人。则该农民的行为不是(  )

    A. 正当防卫

    B. 不可抗力

    C. 紧急避险

    D. 过失犯罪

正确答案为:A,C,D

268. 对正在进行的(  )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 杀人

    B. 强奸

    C. 抢夺

    D. 绑架

正确答案为:A,B,D

269. 一货轮在海上航行,突起大风,并收到强台风警报,当时靠岸避风已无可能。而气象台预报,台风中心正要经过货轮航行的海域,为使货轮和船员的生命免遭损害,船长下令抛去部分货物(价值3万元),以减轻货轮的负载。但当台风刚刚接近该货轮航线海域时,突改方向,并未殃及货轮安全,对船长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A. 紧急避险

    B. 假想避险

    C. 避险不适时

    D. 事前避险

正确答案为:C,D

270.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  )处罚。

    A. 减轻

    B. 免除

    C. 从轻

    D. 从重

正确答案为:A,B

271. 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

    A. 为实施杀人行为,而准备工具

    B. 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

    C. 为了杀害仇人,将仇人的汽车刹车油管割断

    D. 将毒药投放被害人饭碗中

正确答案为:A,B

272. 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其停止犯罪的情况可能是(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为:A,C

273. 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

    A. 某甲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忽听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跳窗逃走

    B. 某乙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周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周某负轻伤

    C. 某丙煽动群众抗拒国家法律的实施,被群众送到公安机关

&n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31/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招警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招警考试信息汇总 ★ 
 ★ 招警考试真题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