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9-14 14:31:31
A. 构成盗窃罪
B. 不构成犯罪
C. 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D. 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为:B,C。
258. 甲和乙素有矛盾,某日二人在街上相遇,甲对乙破口大骂,并用力推搡乙,乙挥拳打甲,甲拾起一根木棒向乙头部打去,致乙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
A. 正当防卫
B. 故意伤害
C. 应当负刑事责任
D. 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为:B,C。
259.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 )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 放火
B. 故意杀人
C. 绑架
D. 爆炸
正确答案为:A,B,D。
260.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种犯罪负刑事责任?( )
A. 绑架罪
B. 贩卖毒品罪
C. 投放危险物质罪
D. 抢夺罪
正确答案为:B,C。
261. 下列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
A. 李某(15周岁)实施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行为
B. 王某(13周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
C. 马某(17周岁)实施盗窃行为且数额较大
D. 胡某(16周岁)实施抢劫行为
正确答案为:A,C,D。
262. 《刑法》规定为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有( )。
A. 又聋又哑的人
B. 盲人
C. 醉酒的人
D.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正确答案为:A,B,D。
263. 根据我国《刑法》,影响刑事责任能力有无及大小的因素有( ).
A. 年龄
B. 精神障碍
C. 生理疾患
D. 醉酒
正确答案为:A,B,C。
264. 李某制止两名流氓调戏妇女,遭到殴打而被迫还手。双方正在对打时,被害妇女的父亲王某恰好从此地路过,见状抓住李某的肩膀,试图叫李某赶快离开,李某误认为王某是对方的同伙,拔刀刺伤了王某的肩膀,李的行为是( )。
A. 正当防卫
B. 假想防卫
C. 过失犯罪
D. 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为:B,D。
265. 王某与赵某有仇恨,某日王某见赵某手持匕首朝自己走来,于是随手拾起一根木棒猛击赵某头部,打成重伤,后来发现赵某拿的是一把玩具匕首。王某的行为属于( )。
A. 防卫过当
B. 避险过当
C. 犯罪
D. 假想防卫
正确答案为:C,D。
266. 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针对不法侵害人采取的一切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以外的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为:B,C,D。
267. 某菜农赶马车在公路上走,由于汽车鸣笛,马受惊狂奔,该农民采取了很多措施,结果还是轧死了两个行人。则该农民的行为不是( )。
A. 正当防卫
B. 不可抗力
C. 紧急避险
D. 过失犯罪
正确答案为:A,C,D。
268. 对正在进行的( )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 杀人
B. 强奸
C. 抢夺
D. 绑架
正确答案为:A,B,D。
269. 一货轮在海上航行,突起大风,并收到强台风警报,当时靠岸避风已无可能。而气象台预报,台风中心正要经过货轮航行的海域,为使货轮和船员的生命免遭损害,船长下令抛去部分货物(价值3万元),以减轻货轮的负载。但当台风刚刚接近该货轮航线海域时,突改方向,并未殃及货轮安全,对船长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A. 紧急避险
B. 假想避险
C. 避险不适时
D. 事前避险
正确答案为:C,D。
270.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 )处罚。
A. 减轻
B. 免除
C. 从轻
D. 从重
正确答案为:A,B。
271. 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
A. 为实施杀人行为,而准备工具
B. 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
C. 为了杀害仇人,将仇人的汽车刹车油管割断
D. 将毒药投放被害人饭碗中
正确答案为:A,B。
272. 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其停止犯罪的情况可能是(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为:A,C。
273. 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
A. 某甲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忽听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跳窗逃走
B. 某乙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周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周某负轻伤
C. 某丙煽动群众抗拒国家法律的实施,被群众送到公安机关
D. 某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后逃离现场,由于发现及时,火被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正确答案为:A,B。
274. 下列行为中,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 )。
A. 张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杀人,走到半路因身体不适而返回
B. 甲欲前往乙处行窃,甲不知乙已将保险箱中的钱款存入了银行。甲在撬窃保险箱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罢手
C. 丙欲杀丁,连击数枪而未击中,因子弹用光,只得悻悻回家
D. 王五正在赵六家行窃,忽闻屋外有人经过,便慌忙逃离
正确答案为:C,D。
275. 以下行为属于犯罪未遂的有
A. 犯罪分子误用空枪去杀人
B. 某乙正在实施犯罪,看见晃动的树影,以为有人来了,拔腿就跑
C. 某甲误把白糖当毒药去投毒杀人,或者使用失效的子弹去射杀他人
D. 误把男子当女人强奸的
正确答案为:A,B,C,D。
276. 下列选项中,()可以认定为犯罪未遂中的“着手”。
A. 筹措犯罪资金
B. 练习犯罪技能
C. 将毒药投入他人粥碗中
D. 将手伸进他人口袋窃取财物
正确答案为:C,D。
277. 犯罪未遂的特征有()。
A. 犯罪分子已经接近着手实行犯罪
B. 犯罪没有得逞
C. 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D. 犯罪分子不愿意继续实行犯罪
正确答案为:B,C。
278. 某甲与某乙有仇,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属于( )。
A. 犯罪未遂
B. 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C. 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 行为误差
正确答案为:A,C。
279.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 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为犯罪中止
B. 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C. 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见其可怜,将其送到医院治疗而脱险。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 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其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治疗而脱险。经查明,毒物质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为:B,C,D。
280.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
A. 甲在盗窃某单位的枪支时,突然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