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13 08:03:40
24.A [解析]“培育”是指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培育”和“发展”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理较符合句意。故A项符合题意。
25.C [解析]“流露”是指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表露”是指流露、显示。“显露”是指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见的。爱国之情是不自觉的表现出来的,故选C项。
[名师点评]本题是典型的近义词辨析。考生需要对四个选项的词语做深入的分析,分辨出词语之间用法、语境、涵义上的细微差别。
26.B [解析]B项中用“悠久和丰富”来修饰内容,属于搭配不当。“内容”可以说是丰富,但不能说悠久应该是历史悠久。故 B 项符合题意。
27.D [解析]A项可以理解为“两个城镇”,也可以理解为“两个个体工商业者”;B项单位同意的内容产生歧义;C项可以理解为“他自己存入这笔钱”,也可以理解为“和副总经理一起存入这笔钱”。所以选D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歧义句的理解。
28.A [解析]“亦步亦趋”指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多含贬义,A项不正确;“坐收渔利”比喻利用他人间的矛盾获得利益;“拍手称快”用来形容 因事情有称心如意的结局而高兴的样子;“乱点鸳鸯谱”指领导者不尊重实际情况,强行令人配对组合的做法。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成语感情的运用,根据句意,A项符合题意。
29.C [解析]A项可以理解为“自行车没有安装锁”,也可理解为“自行车有锁,但是没有锁上”;B项可以理解为“他想起来了某事”,也可理解为“他想起床了”;D项可以理解为“独联体国家看不到世界杯”,也可以理解为“独联体国家没把世界杯放在眼里”。
30.D [解析]D项结构不完整,应该改为“中国古代人以人本身、动物和自然界中的事物为描绘对象,造出了很多象形字。”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就是句子成分残缺。
三、阅读理解
31.C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主旨推断题。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及工业社会的形成,对会计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最后一句是中心句,故C项正确。D项题干中没有提到。A、B项是对题干部分内容的复述。
32.B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主旨推断题。从文段中“何谓大气环流”“这就是大气环流”可知主要讲述了大气环流的定义,即大气环流形成的过程。故B项正确。A、C、D项都是对题干部分内容的复述。
[名师点评]考生在备考主旨推断题时,一定运用排除法排除掉对题干内容复述的选项。
33.A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言外之意题型。文段中给出的先行行为的定义和例子都是为了说明先行行为必须是行为人本人所为之行为。故A项正确,B项错误。C、D项是对先行行为内容的描述。
34.D [解析]A、B、C项都是消费主义的具体表现,“生存即消费,消费即目的”是消费主义的人生哲学。
35.D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说明跨国公司的当地化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具体到中国来说,是为中国的妇女带来了一些就业机会,即D项正确。
36.C [解析]这段话的主旨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既不是同三大理论相并列的,也不是同三大理论割裂开的,而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题中之义。
37.B [解析]A项说法属过度推断;C、D项说法都是片面的;B项是本文段主要说明的意思,即情感需要是导致科学家宗教情结的根本原因。
[名师点评]本题是片断阅读中一道比较典型的试题。我们从四个选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考生在应对这类试题时,要观察选项的内容是否带有主观的过度推断,或者是说法比较片面。
38.A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主旨推断题。题干中描述了两层含义:一是崇尚“公开性”;二是“公开性”致使苏联民族分离主义泛滥,即A项正确。B项是对题干部分内容的复述。C项描述片面。D项中引发民族关系方面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公开性”。
39.D [解析]通过对青年知识女性的分析,说明了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双重困境,对青年知识女性的成就动机产生重要影响。故D项正确。
40.B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语意理解题。从题干“我们当然知道用青铜器来生产更有效,但多不一定好。从那个时代开始我们就不愿意用很有效的东西来破坏自然,我们认为自己跟宇宙是一体的、连续的,这一点从那时候开始就是我们整个宇宙观念的基本原则”可知,“多”会破坏自然的和谐与平衡,所以B项正确。
41.C [解析]D项表述不正确;A项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B项从文中体现不出来。
42.C [解析]C项与文意不符,文中提到“它可能是构成我们所在宇宙中最常见的粒子之一”,而不是说“中微子是构成我们所在宇宙中最常见的粒子”,所以C项表述不正确,当选。
43.B [解析]本题是语意推断题。从题干中转折词“但”可以推断,科学并不那么“严格”是因为科学需要形象语言的表述和形象思维的操作,所以选B。题干中是指科学并不那么严格,但不能等同于指科学不精确,故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表明宇宙空间实在太大太远,虽然人类的一切感官都鞭长莫及,但是人类可以设计“头脑模型”,而不是说人类只能设想。故D项不符合题意。C项的因果关系错误。
44.C [解析]由“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价值。那么,儒学是否肯定独立的人格价值的存在呢?回答是肯定的”可知,儒家是认同独立人格的。所以C项理解不正确,入选。
45.D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主旨题。根据题干“从阿福的憨厚……这就是了”可知,该文段主旨是从阿福到福娃的形象变迁能说明艺术的传承与创新。A、B、C项是对题干内容的复述,不是对主旨的推断。 。
46.A [解析]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互动现象,A项谈论的是各种马路消息,与文化无关,不是文化传播故本题选A。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关键信息在于“文化互动现象”。
47.D [解析]回避的主体是侦察、检察、审判人员,而D项主体是鉴定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名师点评]这类理解型定义判断,用排除雷同选项的方法排除其余三个选项来做速度最快。
48.D [解析]D项的行为是丁国与S国的共同行为,不是相互行为,不能从这一行为看出承认的意思,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定义判断中对行为的限制,即行为方式。
49.C [解析]信息过滤的关键是操纵信息或对信息加工、改编,C项不符合这一要件,故本题选C。
5O A [解析]不是完整的就是残缺的,即否定前者必肯定后者,不符合定义中的“否定甲不一定就是肯定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51.B [解析]收集证据的主体是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只有B项中的侦查员符合这一要件。故本题选B。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定义中的主(客)体。
52.D [解析]越级行文是向上一级的上级机关行文,D项中丙镇的上一级是乙区,乙区的上一级是甲市
因此丙镇向甲市直接行文是越级行文。本题正确答案为D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还是主(客)体。
53.B [解析]关键是“倚仗权势或抓住他人的把柄”。A项是倚仗权势;B项不符合这一要件;C项和D项是抓住了他人的把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或”要件。
54.B [解析]实施国际司法协助的主体是“一国法院或其他主管机关”,B项中群众不符合这一要件,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还是主(客)体。
55.C [解析]异卵双胞胎肯定要经过受精过程,其他三项可以不需受精,故本题答案为C。
二、常识判断
56.C [解析]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光辉著作,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第一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学说,标志着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一次新的飞跃。著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