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西招警考试《行测》真题(专家解析版)(二)

时间:2012-11-10 12:46: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虑共性,并且产品及其营销方式单一,符合定义。所以选择C选项。

  96、(1)观察车辆流动情况(2)划出非机动车车道(3)改为单向通行(4)路口堵车严重(5)交通状况好转

  A. 1—4—5—3—2

  B. 3—2—5—1—4

  C. 4—1—3—2—5

  D. 4—2—3—5—1

  正确答案:C

  讲解:本题属于首尾顺序型,“堵车严重”应排在首位,而“交通状况好转”应排在末尾,所以选择C选项。

  98、(1)足球滚入球门(2)双方前锋抬脚轻射(3)教练员愤怒地离开球场(4)报纸抨击球员打假球(5)守门员表现失常

  A. 51234

  B. 32415

  C. 25134

  D. 14532

  正确答案:C

  讲解:本题属于时间顺序型,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射门失守进球离开球场报纸抨击,所以选择C选项。

  99、(1)暗香浮动(2)罗音缤纷(3)含苞欲放(4)珍奇斗艳(5)枝林叶茂

  A. 42315

  B. 31425

  C. 13425

  D. 34152

  正确答案:B

  讲解:本题属于时间顺序型,暗香浮动是形容梅花,本题主要是梅花的生长顺序,梅花先开花后长叶,含苞欲放放在第一位,枝林叶茂放在最后一位,所以选择B选项。
101、蜡笔:画画
  A. 钢琴:琴谱

  B. 镜子:梳头

  C. 杯子:水

  D. 粉笔:写字

  正确答案:D

  讲解:使用蜡笔画画,使用粉笔写字,选项B中镜子应该改为梳子才符合,所以选择D选项。

  102、珍珠港事件:历史学家

  A. 植物学家:水杉

  B. 岩石:地质学家

  C. 歌迷:刘德华

  D. 狗嘴:牙医

  正确答案:B

  讲解:本题考查对应关系,题干中历史学家研究珍珠港事件,选项中只有地质学家研究岩石,选项A中顺序相反,所以选择B选项。

  103、守株待兔:望梅止渴

  A. 唇之齿寒:鸡鸣狗盗

  B. 掩耳盗铃:拔苗助长

  C. 闻鸡起舞:指鹿为马

  D. 不寒而栗:不学无术

  正确答案:B

  讲解: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成语的理解,题干中守株待兔和望梅止渴都含有不付出努力就想要得到成功的思想,选项中掩耳盗铃和拔苗助长都含有不按规则办事,自欺欺人的意思,所以选择B选项。

  104、海洋:水:氧气

  A. 生物:植物:微生物

  B. 军队:战士:武器

  C. 草原:小草:叶绿素

  D. 地球:山脉:森林

  正确答案:C

  讲解:本题考查组成关系,题干中海洋由水组成,水中含有氧气,选项中只有草原由小草组成,小草中含有叶绿素符合,所以选择C选项。

  105、鱼:鳍

  A. 翅膀:飞翔

  B. 人:语言

  C. 象:象牙

  D. 牛:反邹

  正确答案:C

  讲解:本题考查包含中的组成关系,选项中只有C中象和象牙符合组成关系,所以选择C选项。
106、学校向舟曲捐款。周、吴、郑、王中一人捐周说:"不是我捐的。"吴说:"是王捐的。"郑说:"是吴捐的。"王说:"我没捐。"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判断下列哪项为真?
  A. 周真,郑捐

  B. 王真,周捐

  C. 吴真,王捐

  D. 王假,王捐

  正确答案:B

  讲解:本题属于真假推理题。首先找矛盾,由题干可知吴、王所说为矛盾,根据矛盾一真一假的的特性可知,吴、王所说一真一假,可以推出周、郑二人所说为假,则钱应该是周捐的,所以选择B选项。

  107、老洪为大学教师,又写过许多教学论文,则他一定是数学系老师。

  A. 老洪写过许多数学论文

  B. 数学系教员写过许多数学论文

  C. 大学教师中大多数教师写过数学论文

  D. 很少有教师写过数学论文

  正确答案:

  讲解:

  52、甲于夜晚在一条封闭的高速公路上驾车正常行驶时,乙突然翻越护栏横穿马路,

  A.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B. 甲的行为不违法交通法律法规,缺乏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要件

  C. 本案属于意外事件

  D. 甲对乙的死亡结果没有罪过

  正确答案:A

  讲解:本题考查刑法。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而言。其客观要件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题中,甲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并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不符合刑法分则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要件的规定,因为B选项不选;意外事件具有三个特征,即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行为人对损害结果既无故意也无过失,这种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因此 C选项不选;由于甲是在封闭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并不知也不能预见到会有行人出没,也就谈不上对结果的放任或者故意之类,即甲对乙的死亡结果没有罪过。所以D选项不选。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在认定因果关系的时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认定因果关系的同时不受行为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另外,有因果关系只能说明行为人具备对该结果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性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在认定有因果关系的同时还要看犯罪构成的其他方面,比如主体资格,主观方面等因素。所以选择A选项。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招警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招警考试信息汇总 ★ 
 ★ 招警考试真题汇总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